雷軍:快能掩蓋很多問題,這時風險最小,一慢下來,問題就會出來

雷軍取“小米”這個名字,是源於一句佛語:“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不難看出,雷軍有著借小米成就一番偉業的雄心。從mi這兩個字母上看,首先它是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的簡稱,意思是小米要做移動互聯網公司。其次它是mission impossible的縮寫,意味著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務。也許,雷軍還有他另一層深意,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槍”的方式來征服世界,來成就自己的創業夢想。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小米科技成立後,公司的工作氛圍是非常親和的,而且很有家庭式的感覺。在公司裡上班,員工上班不用打卡,累了可以穿拖鞋。公司裡面的每個會議室,都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比如“香米”、“紅米”等。但鬆弛、開放的背後,卻是異常緊張的工作場景。這裡的每個人,每週至少都是6×12小時的工作強度。

雷軍:快能掩蓋很多問題,這時風險最小,一慢下來,問題就會出來

剛開始,小米從擅長的軟件入手,做了基於安卓的MIUI系統,8月16日,發佈了MIUI第一個版本。產品發佈時,只有一百個用戶,但是第二週就變成了兩百個,第三週四百個,每個星期翻一番。10月份,MIUI就被開發者論壇XDA推薦,從國際上火起來,當年就獲得了安卓最佳產品的提名。所以說,做產品要相信口碑。

雷軍仔細研究過在Facebook上Farmville和德州撲克,是兩款非常火的遊戲,都是社交遊戲公司Zynga旗下的遊戲。Zynga是一家非常快的公司,Zynga把遊戲產品當作互聯網產品快速經營,每週對遊戲進行數次更新,儘量發佈更多遊戲、快速試錯。

2007年6月,由馬克·平卡斯等6人創辦了這家公司,他們只花了一年半時間,月度活躍用戶數即超過了2億。在2011年12月上市時,市值超60億美元。

“有時候,快就是一種力量。你快了以後能掩蓋很多問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往往風險是最小的,當你速度一慢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所以,我們MIUI堅持每週迭代,因為每週迭代就是對自己很大的推動,你出新版本,要有什麼功能,就推動你自己非常快的推陳出新。”雷軍說。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主動提及他的一個投資項目:UFO邁眾。這家公司是2009年1月在淘寶開了第一家網店,經營時尚女鞋,8個月成為女鞋銷量第一品牌,每月銷售額環比增長30%。雷軍說這家企業是典型的互聯網模式:每天機器都自動上網抓取新發布的鞋款,放入數據庫,設計師根據數據庫資料設計鞋款,放到淘寶店等待客戶下訂單,訂單量大的鞋款則被快速生產。這個過程將傳統企業120天到180天的生產流程縮短到30天之內。

UFO邁眾跑得太快,導致後端供給不上,處於巔峰的太美該何去何從?2010年8月31日,UFO店鋪首頁換上了“太美網站建設中”的界面。幾個月的停滯運營後,UFO沒有續交淘寶商城費用,店鋪和品牌正式成為了歷史,不再出現在搜索結果中。

雷軍:快能掩蓋很多問題,這時風險最小,一慢下來,問題就會出來

根據太美內部高管的數據,UFO在8個月的銷售期內,銷售了23萬雙鞋,而庫存只有200多雙,而且是開膠、爛皮等品質有瑕疵的鞋,實際上已經達到了閆丹想要的零庫存狀態。

關掉UFO店鋪、停止公司前端銷售的決定來自於閆丹,在他看來,持續的供應鏈掣肘會砸掉自己的品牌。前端的模式已經得到驗證,不如先停下來,做好後端的工作。

這個決定遭到了來自公司內部和投資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把一個正在快速發展、潛力巨大的品牌停掉實在太可惜,但強勢如閆丹,這項決策還是執行了。

在閆丹的規劃中,太美的角色相當於一箇中央廚房,有製造標準,也有標準化的機器,所有的鞋子由代工廠進行加工製造。與傳統代工不同的是,代工廠需要用太美提供的機器,根據標準化的操作手冊來進行加工,生產出來的每一雙鞋都是需要與設計圖一模一樣的,儘量減少人工操作所產生的誤差,這就是數字化的工業。

構想並不複雜,麥當勞做到了,7-11也做到了,但放在傳統的製鞋業,卻是不小的挑戰,不僅數字化生產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而且一個工廠不同生產線尚有標準差異,要推行一個在行業內通行的標準更是難度巨大。

在經過了多次尋找合作廠家遇阻後,太美決定自己建立工廠,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沒能堅持下來。

關於再度終止運營,閆丹本人並沒有就此回覆,其圈內好友及公司高管給出的理由不出其三:

1.做了這麼多年,閆丹累了,沒有精力再繼續做下去;

2.公司的資金鍊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後期再繼續轉動這個全產業鏈的大盤子,融資不易;

3.再度歸來時,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追趕難度太大。

雖然UFO邁眾最終沒有成功,但是它的前端的模式已經被證明了是非常不錯的。

雷軍:快能掩蓋很多問題,這時風險最小,一慢下來,問題就會出來

“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同樣會對傳統工業造成顛覆。”雷軍說。“我幹小米時,就想走一條不同的路:我們做產品的材料,要全部用全球最好的。誇張地說,我們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貴的肯定是有道理的。”

小米要贏得成功,一定要做一家全能型公司,軟件、互聯網、硬件面面俱到,面面都要強。為此,雷軍提出一個目標,就是每個領域的領軍人物,都要有絕對的優勢。

後來雷軍通過跟各個牛人攜手,小米最終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