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看到这个问题,许多人已在心中默念答案,穷人最缺的就是钱嘛。

这只是一个看到表象的答案。

曾有一个法国人,年轻时穷困。后来,他用十年时间,以推销肖像画起家,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可惜,他后期患上前列腺癌,于1998年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遗嘱。

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奖金,奖给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这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遗嘱刊出后,有近五万人寄来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最多的答案就是钱,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技能。

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原来,他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的答案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而她之所以能够猜中,竟是从姐姐那里得到启发。

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际,她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这之后,法国上下都在谈论这个问题。一些新贵、富翁均坦率地表示:野心是治疗贫穷的特效药,是一切成就的原动力。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缺点,那就是缺少成为富人的野心。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如果你也曾仔细观察身边的富人和穷人,你会发现,他们之间所差的真不仅是钱。比财富之差更加悬殊的是思维、眼界以及行为习惯之间的差异。

比如,对待时间的态度。富人往往花钱买时间来赚更多钱,穷人则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如何省钱。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大街上,商场里,凡是不厌其烦地逛街的都是时间价值感薄弱的人。

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那样的日子,无处安放的青春,大把的时光,不知怎么打发,就会为了买一件体恤逛遍整条购物街,甚至是毫无目的的闲逛。

因为不重视自己的时间,不认为这些时间可以换来更多的价值。所以在花费了大把时间精力后,淘到一件性价比高的体恤就会欣喜满足。荒废最宝贵的时间精力而不知,却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意识。

对待时机,对待风险,穷人和富人的眼界与习惯迥然不同。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我记得看《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时,屡屡被其中的情节和台词逗笑。其中有个片段却让我笑过后陷入深思。

夏洛穿越回1997年的高中年代,他告诫自己的好哥们大春,千万别把精力浪费在学习上,让大春他妈把准备供他上学的钱拿去买房,买二环内的房子。

时光飞逝,毕业几年后,两人重逢,见大春仍旧一副屌丝样,夏洛问他当年是否听自己劝去买房子。大春点头称是,夏洛不解他为何还是穷嗖嗖的。

憨厚的大春说:“我听你的买了两套,买的时候两千七,刚过半年就涨到了两千九,我和我妈觉得这涨的太不正常了。于是就把房子都卖了,租房住,等房价便宜了再把房都买回来。”

夏洛瞠目结舌,简直想把这个笨蛋胖揍一顿。

你看,即使有高人指点,即使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未必接得住,因为你根本没有那个眼界。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为什么人和人的思维、眼界如此不同呢,除了先天的智商差异,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恰恰就是那份野心的有无,导致了这一切的最终差别。

因为安于现状,就不会在怎样致富的问题上深思细察,久而久之也就对机遇等因素钝感十足。当机会来临的时刻,反而会因为无知而惶恐不安,无动于衷甚至是做出错误的行为,进而错失大好良机。

而具有野心的人,即使身陷困窘,也会心系进步,尽可能改造现状,洞察一切自己能抵达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一旦有机会走近,他们就能有勇气抓住,有毅力去坚持。最终即使得不到大富大贵,也能彻底改变贫穷。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其实,若能够做到电影里大春那样,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因为人家心态好,知足常乐,不攀比,不仇富,至少人家的幸福指数高。怕就怕那些没行动没野心,却总是满腹牢骚的穷人。

这些人不仅穷,心底深处还自卑怯懦,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更不想直面生活。习惯于将一切归因于不公,一副怀才不遇之态。

网上曾流行过这么一个段子:“高考来临之际,祝学子们高考成功,多年后你会清楚,今天的奋斗和努力……,其实并没什么卵用,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爹和你们家那边是否要拆迁。”

段子之所以迅速流传,正是因为它为广大穷苦屌丝找到了一个貌似精辟的开脱理由。

无可否认,家世背景对于一个人立足社会非常重要,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即使别人的成功依仗父辈的庇佑,那也是因为人家的爸爸、爷爷、太爷爷有过野心和行动。

在他爸爸、爷爷、太爷爷为他们的野心而与天斗,与人斗的时候,你的爸爸、爷爷、太爷爷又在做什么呢。

天底下的事情,大致是平衡的,只不过这平衡要往广大长远里看。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就说拆迁这回事,的确有人因此而一夜脱贫致富。但是若对这些人长久追踪观察,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其中那些“穷人思维和习惯”根深蒂固的人来说,即使因为拆迁有了钱,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千金散尽不复来。

我听朋友讲过这些人的故事。

这两年,我所在的城市大力开发建设北郊,于是那里出现很多拆迁户。朋友的表姐刚好在一个即将拆迁村。

朋友感慨地对我说,得知村子即将被拆迁,村子里各种怪事层出不穷。矮挫的小伙子带回了漂亮气质女友,亲兄弟为了还没到手的利益举拳相向……,最让她不解的是村子里那些女人们的反应。

有关拆迁的具体政策还没有公布,很多女人已经按捺不住,纷纷辞掉了原本的工作。改变了早起的习惯,睡到自然醒,穿上睡衣,慵懒地吃点东西,整日聚在一起打麻将。

在她们看来,反正就要拆迁了,马上就有钱了。拆迁费还没拿到,回迁政策还没落实,她们已然做起了想象中的包租婆。

若是这种心态和行为,拆迁所得那些钱又能撑过多少年呢,能够不被人蒙骗拐走钱财,能够不好吃懒做而花光家产已算不错。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后来,听朋友讲,她表姐不听自己的劝,也加入了“包租婆麻将团”,坐吃山空。反倒是她那个已过中年的伯伯,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日出车招揽乘客。

有一回,日头高悬,天气酷热。她去看望伯伯和伯母,看到家里的高级轿车停在院子里,而那辆电动三轮车却不在。她知道,伯伯又去拉活儿了。

日过中天,伯伯才回来吃午饭。看着晒得黝黑的伯伯,她不解地问他到底图什么,手里那么多钱,本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

伯伯感慨地笑了,说他没了田种,其它的什么也不会,就这个跑三轮车的事情还可以胜任,所以能跑几趟就跑几趟,多少也是个收入。

这个伯伯,虽没有大富大贵的野心,却保持着自己动手的踏实,还有未雨绸缪的危机感,已是难得。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吗?


诚然,大富在天,小富在勤。能成就大富大贵者不仅仅要有野心和能力,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那毕竟是少数人,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在每一次艰难抉择时,能够有那么一点点野心,拿出相应的胆识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善,这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这点野心的催生下,我们能够做到:当我们的父母年迈生病时,我们能够拿得出钱给他们治病。当我们的孩子入学时,我们有能力让他享受到不错的教育资源。当我们面对人生伴侣时,能够摆脱“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魔咒。当我们面对羞辱和不公时,能够不因为穷困而忍气吞声。

直面生活,努力争取到能属于自己的那点财富和自由,于我们大多数而言,便是岁月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