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不一样的角度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发生在东欧的苏德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1943年7月爆发的库尔斯克大会战是苏德战略进攻防御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其实这场战役的影响远比一般人认识的要深刻,可以说这场战役的影响不仅仅是苏德战争的结局,对于二战之后国际格局的影响更是深远。我们从大战略的眼光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新的启示。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埃里希·冯·曼斯坦因

库尔斯克大会战爆发前的苏德战场格局

1942年七月至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德军的伤亡人数超过百万,尤其是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苏军在取得斯大林格勒之战胜利后乘势发起大反攻,此时的德军在南线几近崩溃。曼斯坦因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终结局早已料到,在这个方向对顿河集团军与B集团军进行了合并,并成立了南方集团军。此时的苏联红军经过几个月的激战,战斗人员已经疲惫不堪,战线拉的过长,曼斯坦因看到这一点后于1943年2月19日发动了哈尔科夫反击战。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哈尔科夫位置图

反击战从2月19日开始到3月15日结束,德军以10万兵力以少胜多大败苏军西南方面军,并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因为哈尔科夫重新回到了德军手中,哈尔科夫以北的库尔斯克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战略突出部,突入德军的防线之中。德军虽然在斯大林格勒下受到重创,然而在这次哈尔科夫反击战中体现出了纳粹德军依然具有强大的实力,希特勒也从哈尔科夫之战中受到了鼓舞,事实上德军的整体军事优势在库尔斯克大会战前还是优于前苏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为什么会在库尔斯克爆发大会战

库尔斯克的地理位置经过哈尔科夫反击战后变得非常关键,在莫斯科以南450公里,突出部正面宽250公里。北部奥廖尔的莫德尔德国中央集团军与南部哈尔科夫的曼斯坦因南方集团军将库尔斯克夹在中间。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激战哈尔科夫

希特勒认为库尔斯克地区一马平川,非常适合坦克作战,而此时德军最先进的虎式坦克已经投放前线,因此如果能一举消灭苏军的库尔斯克战略突出部,对于稳定南线非常利,同时又可以进一步的进攻莫斯科。为此德军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于5月份发动进攻。然而苏联事先得到了安插在德军高层间谍发送的作战情报,因此在库尔斯克地区预先进行了军事动员与作战准备,这也就是为什么库尔斯克会爆发大战的原因。

双方统帅及军事实力对比

德军的统帅是曼斯坦因,在库尔斯克南北两个方向,集结了95万军队,2700辆坦克,其中虎式坦克800辆,2100架飞机。而苏军的统帅是被称为"救火队员"的朱可夫,包括总预备军共180万兵力,总计36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对于苏军的兵力部署,德军事先是低估,尤其是作为预备军的草原方面军,然而从武器装备上看,尤其是虎式坦克的大量使用,足以弥补德国人数上的不足。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战略位置

苏德两国高层对于库尔斯克战役的战前分析

斯大林认为苏军凭借着优势兵力应该主动进攻,然而朱可夫认为德军实力还很强大,苏军应该在库尔斯克地区进行防御战,以求最大的消耗德国有生力量,斯大林批准这一计划。因此苏军构筑了大量的反坦克工事,在正面及侧翼深挖壕沟,布设了五万枚反坦克雷。

希特勒主张实施主动进攻,再次利用南北夹击,铁臂合围的战术全歼苏军。对于希特勒的构想,德军最高层至少有三个明白人,一个是古德里安,他认为现在进攻不足取,因为目前德装甲部队损失较大,应该进行重新补充。第二个是莫德尔,认为对库尔斯克主动进攻会遭受巨大损失,莫德尔派出的航空侦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苏军已经在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与其进攻不如防守,等待时机反击。第三个是曼斯坦因,他认为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迂回到苏军的后方罗斯托夫,吸引苏军主力再设法围歼之。但希特勒还没有从失败中清醒过来,固执地认为应该直接攻取库尔斯克,最终领袖的意志不可动摇,库尔斯克战役势在必行,德军将攻势取名为"堡垒行动"。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希特勒与高级作战参谋

希特勒犯的第一个错误,强攻库尔斯克

二战德军在早期之所以能势如破竹,横扫西欧与东欧,与其闪电战使用密不可分。闪电战是一种战略,决不是战术,因为闪电战的主体战争思想就是速战速决,但是到了苏德战场的后期闪电战已经不适应了,主要原因是苏军已经适应了德军的作战方式,同时战争进展到中期,德军机械化部队损失过大,闪电战的基础产生了某种形式的动摇。希特勒在库尔斯克依然还想用闪电战来消灭对手,殊不知朱可夫在库尔斯克纵深布置了200公里的阵地,配备的兵力远超过德军。放在1942年是没有问题,就实力而言,以此时德军通过速决战一口吃掉一二百万苏军根本不能,此时苏军士气和装备,以及战斗素质,将领指挥水平皆非一年前可比。

既然摆在眼前的是敌人铜墙铁壁般的防御,那么与其强攻不如不攻,让苏军的防御工事形同虚设,此时德军已经不可能在一二年内解决苏联,当时唯一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大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因此莫德尔的防守反击策略无疑是正确。而曼斯坦因的迂回战略也要比硬碰硬的进攻更理智,以德军的实力依然足够应付东线,利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综合实力强于苏军的长处,绕开库尔斯克防御区,向北佯攻莫斯科调动苏军,或是向南迂回亚速海一线,吸引苏军分兵南下,找机会歼灭之,比打这种攻坚战要有效的多。因此说,库尔斯克大会战,无论德国是因为装备不足还是因为天气原因延后了二个月,但只要开战,德军必然讨不到什么便宜。对手早就重兵等在那里恭候大驾光临,这可以说就是一个圈套。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战役作战图

希特勒的第二个战略错误以及库尔斯克大会战中德军的失败

7月5日,会战正式开始,德军开始南北夹击,然而北路德军进攻不利。南线德国猛攻,苏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7月12日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进行了坦克大战,在此次坦克大战中,虎式坦克表现出了优越的攻防性能并重创苏军坦克集团军,然而苏军坦克数量上占据三比一的优势,最终德军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此役依然可以证明,尽管德军在人数上绝对下风,然而部队的战斗力,以及装甲部队的实力仍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

1943年7月10日,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登陆,这一消息让希特勒深感不安,他此时认为库尔斯克就是个泥潭,德军在此激战得到不应有的结果,为此他下令放弃进攻,将主要的党卫军装甲师等一部份精锐部队抽调到意大利以保卫西欧安全。这一决定虽然遭到曼斯坦因的激烈反对,但最终还是执行了,希特勒的这一决定对于第三帝国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原本战场上势均力敌的德军,自全面撤退开始,就遭到了苏军的全线反攻,北线奥廖尔被苏军收复,南部哈尔科夫再次被苏军收复,德军自此在库尔斯克完全败退。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其实真正的损失并不是在彼此进攻中,而是一方在溃败时遭受的损失最大。德国整个攻势中的损失远低于苏军,甚至苏军的总预备军都投入了战场,然而当希特勒决意中止堡垒行动后,德军整个战线才出现全面的崩溃,最主要的是将领心灰意冷,军心更是涣散。因此库尔斯克之战后,德军在东线已经无力反击,整个苏德战场出现了决定性的反转,苏军开始了全面的反攻,直到打到柏林取得胜利。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东线战场势力图


库尔斯克会战的对于现代国际格局的影响将有多大?

苏德战争是二战的主要部份,对于德国来说,东线是关乎整个战争的关键所在,美国是天生的战略大师,之所以选择在7月10日登陆意大利,与库尔斯克会战德国处于被动局面有关,在双方激战之时,希特勒竟然选择放弃,无疑再一次让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的综合实力还是占据一点优势,即便无法取胜,最大限度保持东线精锐部队的实力,最大可能提升东线将领与官兵的士气,重新审视作战思路,力求在东线尽可能的杀伤苏军有生力量,对于当时的德军来说还是完全有可能,而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东线战争有可能往后拖一到二年,甚至有可能会与斯大林签订某种停战协议。更主要的如果能拖一到二年,那对于东方的政治格局很有可能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1945年二战结束和1947年甚至是1949年结束相比较,对将来世界大格局的影响肯定会是不同的,这就是库尔斯克会战之所以影响现代政治格局的原因。

攻防角色互换的转折点,再看二战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美军与日本激战太平洋战场

总结评价

库尔斯克会战,希特勒选择了教条式的作战理念,一成不变的应用战法,颇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如果重新选择并灵活的制定作战方案,回避库尔斯克陷井,不碰硬骨头,也不从东线抽调大量精锐支援西线,在西欧增调后备军进行大西洋防御,那么历史很有可能会改写,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纳粹德国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