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系列之《粮改饲》篇(一)

“粮改饲”是我国为农业结构调整新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保证口粮安全的前提下将粮食作物饲用化,也可以因地制宜的种植优质牧草,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之前单一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草料”组成的多重种植结构。

1.1.1 “粮改饲”概念的提出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粮改饲”。文件中提到“要加快发展草地畜牧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牧草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饲草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在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区大量秸秆资源以及草食动物消化特点,进行种养结合,实现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的草畜养殖发展,优化种植结构。


农业政策系列之《粮改饲》篇(一)


1.1.2 “粮改饲”试点工作提出的基本背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对牛羊肉等动物性产品需求量增大,而我国牛羊肉供应量严重不足,只能够保证部分消费群体的最低需求(梁宝文 2015)。但因为国内优质饲草料不足,只能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而很多地区秸秆等农副产品都未得到有效利用,这导致养殖成本增加了,阻碍了我国牛羊养殖业发展。因此,国家推行了“粮改饲”。

(1)我国粮食形势出现新变化,粮食尤其是玉米生产面临巨大的阶段性库存压力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农业生产的目的都是在解决人民“肚子吃饱”问题。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我国农业都是以种植业的主粮生产为主,畜牧业种植业的附带产业,用于家畜生产的仅为剩余粮食或农副产品(张勇和王春霞 2019)。直到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中供人们直接食用的比例仍高达67%,饲料用量仅占10%左右。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但人均口粮消费持续下降,饲料用粮快速增加。然而近年来,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单位亩产不断提高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实现的连年增收,加之近年来的农产品国内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粮食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国内外背景下,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国内增产、国家增储、进口增加、国家再增储”的反常现象,从而使国内粮食库存规模普遍处于高位水平,一些粮食作物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性库存积压问题,在主要粮食作物中,以玉米的阶段性库存积压问题最为严重(赵长和和钟钰 2016)。


农业政策系列之《粮改饲》篇(一)


(2)玉米作为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作为世界三大谷物中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粮,不但具有成熟快、亩产高、耐寒强等特点,而且营养价值较高,相关产业链较长。虽然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目前产量也处于三大主粮之首,但根本用途已经发生改变。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原料,其用量约占玉米产量的65%~70%。此外,深加工用量约占25%,居民直接消费的比重不足10%(卞靖 2019)。因此,玉米在我们日常饮食结构中已经不再是直接食物来源,而是我们用于生产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的中间生产资料。


农业政策系列之《粮改饲》篇(一)


(3)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严重滞后,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剩余部分,其营养丰富,能值与牧草相当(宋红军 2017)。反刍动物以其独特的消化能力,特别是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Visser 2005)。反刍动物养殖潜力大,而牧区草地破坏以及种植强度的增大,造成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巨大缺口,使反刍动物对秸秆等替代性饲料资源的利用迫在眉睫(Vishal Mudgal et al.2018)。我国是一个种植业大国,每年产生很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中,秸秆处理方式为风干后收集作燃料或直接饲喂家畜,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量使用清洁能源,秸秆作燃料的情况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秸秆数量众多,体积庞大,散布于田里,影响后续的土地耕作。而大捆收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因此,焚烧秸秆便成了最为方便快捷又经济划算的处理方式。同时,由于农业种植时间上的集中性,全国各地都会在冬播和夏种时呈现烽火连天的景象。这样造成了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的集中释放,并伴随着SO2、NO2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而且使空气质量迅速恶化,更是对秸秆的浪费。同时,焚烧秸秆会将土壤浅层有益微生物杀死,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大量有机质的燃烧殆尽是对营养物质的极大浪费,燃烧也给农村民房带来安全问题,更容易引发山林火灾。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崔喜等 2015)。

农业政策系列之《粮改饲》篇(一)


(4) 玉米利用方式的单一化,一定程度增加了畜牧业生产成本

我国的玉米总产量占世界的1/6,其中的65%~70%用作饲料,占饲用谷类总量的50% ,是主要饲料原料。大量的玉米籽粒产出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如:秸秆、玉米轴、玉米皮(壳)等。我国虽然“粮改饲”试点工作已经进行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试点区和非试点区域,玉米的利用方式还是以籽实玉米种植为主,利用模式还是直接收获籽实,秸秆等农副产品一般处理方式为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少部分会等自然风干后作为粗饲料直接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直接饲喂反刍动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但干秸秆适口性差,牛羊不喜食,饲喂效果较差,利用率相对较低,造成饲料资源浪费,同时也使得土地产出相对较低。玉米轴也是玉米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副产品,其潜在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纤维素含量较高,适口性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很少有人直接饲喂(葛文霞 2017)。马君峰(2010),王利华(2011),何春玫(2010),岳斌(2011)等人分别研究了添加酶制剂、发酵等方法处理后的玉米轴饲喂肉牛、肉羊、奶牛等反刍动物,均取得了较好的饲喂效果。但农户对于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利用方式关注度不高,只寻求其带来的最大经济利益,最终多是以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刘雅心等 2018)。大量的农副产品浪费,养殖企业又因饲草料数量不足或质量不好需要进行大量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成本。

因此,实行“粮改饲”势在必行。今天到的分析就到这里,下期介绍,“粮改饲”政策推行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