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紀錄電影《二十二》上映23個月後,部分"慰安婦"子女公開向導演郭柯討錢,認為郭柯未兌現承諾,將影片盈利捐獻給受害者或家屬。而郭柯回應稱,討錢的家屬未出現在片中、未給予配合,"於情於理,我也不該給他們錢"。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事件經過:

多名"慰安婦"受害者家屬表示,郭柯曾承諾紀錄片如有盈利,將捐獻給受害者或其家屬,但現在該片賺了很多錢,郭柯卻未兌現承諾。這些家屬稱,雖大部分老人已去世,沒有直接在《二十二》中出現,但該片系"慰安婦"題材紀錄片,沒有她們的努力便沒有這個電影,質疑:"拿我們母親的名聲賺錢,反而把錢給別人花。為什麼?"

另外,被稱為"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曾予以《二十二》拍攝協助的張雙兵也認為自己的勞動沒有得到尊重,"哪怕不給我那麼多錢,一點辛苦費總該給吧。"

《二十二》導演郭柯回應稱,2018年1月,影片中出現的李愛連、曹黑毛、駢煥英、郝菊香、任蘭娥、李秀梅、張先兔、劉風孩、劉改連等9位山西老人,他都給了援助金,"或本人或直系親屬或養子養女,都簽了收條。影片頭尾葬禮中的老人張改香、陳林桃,2019年1月,將援助金給了家屬"。除山西外,其他地方的、在影片中出現的受害者或家屬也已給了援助金,加上《二十二》影片頭尾的兩位老人,一共給24位老人或其家屬發了援助金。

郭柯稱要錢的人並未在《二十二》內出現,"我拍攝時,這些老人已去世,我也沒見過他們的家屬。去年,他們不斷給我打電話,想法設法要錢。我只負責我拍到的、在影片中出現的老人或他們的家屬,他們曾給予我配合"。郭柯表示,未在影片內出現的受害者或家屬可通過合理途徑申請救助資金,比如向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提出書面申請。"未在影片中出現的人,未給予我配合的人,於情於理,我也不該給他們錢。"

2018年10月,紀錄電影《二十二》通過官方微博進行捐款公示(圖3),影片資助人張歆藝、導演郭柯、出品方四川光影深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製單位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共同決定向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10086003.95元,並在基金會內設立"慰安婦研究與援助"項目專項基金。在捐款公示中,導演郭柯捐出導演個人收益400萬元,兌現此前做出的捐獻承諾。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通過整段事情的回顧,只有前文中提到的拍攝協助的張雙兵認為自己的勞動沒有得到尊重,這件事情沒有得到郭柯導演的回覆之外,其餘慰問金商討一事,均做了有效處理和正面回應。張老師所提供的協助究竟是多少,目前只有張老師的單方訴求,我們無法翔實核查。郭柯方面重點回應的是有關承諾和落實方面。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對於被質疑用老人的名聲去賺錢這一說法,郭柯導演做了詳細回應。我們在回應中重點注意到他的一句話:"未在影片中出現的人,未給予我配合的人,於情於理,我也不該給他們錢。"本身電影拍攝出來,援助金也應發放到被拍攝者身上。按照勞動即所得的道理,我們也應該清楚這一點。在影片中出現的老人,她們或者她們的直系子女或者家屬均收到了收條。在這次討要費用中,我們看到這樣一批人。他們沒有出鏡、沒有配合拍攝,甚至有些人從未出現過。他們為什麼要討要基金?他們沒有權利去要求別人贈予他們金錢。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道德綁架,惡意碰瓷。某些家屬稱,雖大部分老人已去世,沒有直接在《二十二》中出現,但該片系"慰安婦"題材紀錄片,沒有她們的努力便沒有這個電影。當別人冒著風險去拍攝的時候,不予理睬,現在看到票房高收入卻想著道德綁架,來碰瓷。將老人悲慘的經歷當作要挾的資本,站在道德制高點,甚至將自己標榜為默默無私奉獻並給予了巨大推動的人。他們對票房、對歷史、對出鏡老人都是一種不尊重。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票房的高收益真正的來源是,全國人民的支持和媒體輿論自發地宣傳。當院線和民眾選擇走到一起,用愛國情懷去為老人點贊,為導演初心點讚的時候。他們還不曾為之所動,但是當高收益的蛋糕呈現出來時,即使是場外人員,也想著能夠分走一部分。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捐款和票房我們應該分開來看。

某些人認為,自己參與到了為自己親人去日本討要說法,將這件事情推到輿論面前,為之堅持了很久,並將其寫進了歷史。他們是有功之臣,他們使得大家真正瞭解到還有這樣一群老人存在。但這和分瓜票房收入無關。他們的付出,終究是被歷史銘記。他們的行動,也是在歷史上得到記載。他們為老人去日本抗議和爭取權益,使得大家認識到這一群體,這是他們的功勞。同樣的,在得到國家和社會民眾重視之後。同海外華人一起給國際施壓,爭取建立慰安婦紀念雕塑等等行為。均可看作是對他們付出的回報。電影票房不應因道德制裁而被肆意瓜分,本著初心為影片預先墊付或無償支持的人才可愛;有勇氣出鏡並講述過往的人才可敬。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設立了慰安婦基金會,沒有出現在影片的老人,可以去基金會申請。導演也拿出自己個人所得400萬元用於捐助。這兩點,就是影片取得成功後票房和導演對於全社會慰安婦人群的有力支持和聲援。索要錢財的子女,獲取看到這一點或許沒有。但是從他們的要求中,我們看得出,他們所針對的就是影片的票房收入。基金在票房過億的總數字面前顯得微乎其微。一種"我弱我有理,你強你幫扶"的無賴感,顯露無疑。

《二十二》羅生門:“慰安婦”子女嚮導演郭柯討要票房,一地雞毛

很難想象人性的弱點,在金錢衝擊下暴露地如此徹底。他們口口聲聲擺出道德至上的架子,並歇斯底里地爭要收益,這是我們最為痛心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