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文化從《安家》就能瞭解

中國家文化從《安家》就能瞭解

最近在看一部叫《安家》的電視據,觀眾對於這部劇的評價好壞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它體現出了中國人對於家的純粹觀念,那就是中國的家文化,房子對中國人來說不光光是一種資產,裡面裝的是一個溫暖的家,利益觀念淡化了,而人間溫情得到了凸顯。

父母為了給孩子買房,省吃儉用,辛苦一輩子攢錢。最後房了是買了,辛苦一輩子攢錢以花完了,可是後來自己卻沒有住的地方。父母為了小孩得到跟好的教育省吃儉用,為了不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上下學的路上房子都可以換,有的企業老總因為資金緊張不得已把祖上的老洋房賣了,有的企業老總因為做生意賺了想盡辦法買老洋房賣了等等故事。無論如何你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房中介作為一個受人鄙視的行業,他們卻是人們與房子最直接的聯繫。然而希望幫人們找到安家之所的同時,更渴望的是自己也能在城市中有一個容身之所。無論你的職業,你的社會地位,你的學位,只要身為一箇中國人總會對於家有一種特殊的執念,一個房子才是家之所在,萬家燈火有自己的那一盞才能讓自己更努力地拼搏。

“不論哪個國家,都有遮風擋雨的房子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感情就在這房子下誕生。”房子,是人和家庭的根,“房事”就是社會事。家,對每個中國人都意義非凡。家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灣,是個人情感的依託。在崇尚人文精神與世俗生活的中國文化中,家作為飲食起居的場所、親情血緣的紐帶,具有極高的地位。而產生於家庭關係基礎之上的倫理規範,更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成為中國人治理國家的“典範”。可以說,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基因”。讀懂了家文化,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中國家文化從《安家》就能瞭解


中國人的家文化有著悠久的文化,早在古時候黃帝統治時期,天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天下是一家人,他則是最大的家長,由他制定家規、家訓,進而形成了最早的家文化體系。皇帝是家長,老百姓是子民,渴求的是安家樂業。所以最早的家文化思想是維繫社會秩序和國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中國人的精神源泉和連接紐帶,有效地穩定了中國幾千年來的社會秩序。直到現今,這種骨子裡的家文化觀念得到了變遷,國人奮鬥一輩子最後只是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一棟空虛的房子不等同於中國人眼裡的家,只有當這個毫無生氣的家經過中國人的手變得有了煙火氣,這才是屬於中國人的家。相較於西方社會,中國人更加渴望的不是金錢,而是追求在平淡的居家生活中“享福”,子孫滿堂,溫飽有足,一家人能常常圍坐在一起吃幾頓熱氣騰騰的團圓飯,這就是具有煙火氣的家。套用一句“舌尖體”的說就是:在同一屋簷下,他們生活、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與每個中國人心中最敏感、柔軟的位置有著最緊密的聯繫,承載著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中國人的家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心酸,理想,家人,負擔,幸福。它不是一房一居的得與失,而是生活的根基。有父母妻兒的關心,有陽光的客廳、有熱氣的廚房、有呼吸的臥室。當你有所成就時,有家人為你分享喜悅,當你傷心難過之時有父母的陪伴與安慰,你可以在家裡釋放心中的一切情緒,家也是你前進的基石。這樣的房屋才是中國人的家。

中國家文化從《安家》就能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