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发现孩子有秘密了,家长除了偷看日记,还可以这样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秘密和隐私也越来越多。他会用写日记或是书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及情感发展,而不愿意主动和父母交流里面的内容。

如果父母想单纯地通过窥探孩子的隐私,来把握孩子的成长轨迹,只会加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要是发现孩子有秘密了,家长除了偷看日记,还可以这样做!

案例:

丹丹刚上初中,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上初中后的她依旧会把自己的心事写进日记本里。有一天,丹丹回到家之后发现自己的日记本被换了位置,丹丹不敢相信爸爸妈妈会翻看自己的日记,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来检测爸爸妈妈。

她当天晚上把日记写完正好放在了书桌的边缘处。平时丹丹写完日记之后,就会把日记本放在书架的最左侧,因为妈妈每天都会帮丹丹收拾房间。然后丹丹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日记本被放到了书架的左侧。丹丹觉得自己对妈妈很失望,明明自己是最相信妈妈的,没有想到妈妈还是会偷偷地翻看自己的日记本。

妈妈在翻看完丹丹的日记本之后,发现丹丹对一个男生有了好感,于是就到学校单独找了这个男生,并告诉她离丹丹远一点。丹丹知道后回家和妈妈大吵了一架,于是丹丹决定以后再也不写日记了。

要是发现孩子有秘密了,家长除了偷看日记,还可以这样做!

对于孩子的隐私,家长到底该不该看?

大多数家长肯定都说不该,因为要尊重孩子,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如果孩子愿意告诉我们就告诉,如果不愿意就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自由,允许孩子有着那个年龄段该有的“小甜蜜”和“小秘密”。

但是,又有几个家长能够做到这点呢?尤其是妈妈,知道孩子有小秘密之后就会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等到“东窗事发”,就开始搬出千年道理——你都是我生的,我看你日记怎么了?这话耳熟吗?

要是发现孩子有秘密了,家长除了偷看日记,还可以这样做!

如何才能做到不看孩子隐私呢?

首先我们要端正一个思想:即便你看了孩子日记,或者翻查他的小书包,看看有没有纸条或者“情书”,也不一定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心思。

父母其实可以主动和孩子交流,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把重点放在对的地方,既然你想要了解孩子的心思,就该养成从小就在他身边,观察他的想法、做法,时刻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做法,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和父母说自己的秘密,以期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引导。

要是发现孩子有秘密了,家长除了偷看日记,还可以这样做!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尊重他们的隐私,让孩子在日记或是信件中自由舒展自己的心灵,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会健康成长。所以,父母不要轻易去动孩子的日记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