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有人说:县城是富二代和官二代待的地方,没有背景最好还是到一线大城市去。

还有人说:老家贫瘠的土地开不出理想之花;在拼关系和背景的县城,没有出头之日。只有到一线大城市才有无限可能。

……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县城缺少机遇,但很多游子每逢佳节还是会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去看看。因为,它至少是安全的,温馨的。

凡事总有例外。

浙江25岁女子宵夜摊上拒绝强行搂抱骚扰,当街遭遇5名男子拳打脚踢,报案后两名涉案男子被行政拘留13天。

这个事情发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凌晨3点钟。那时很多保洁师傅应该已经在马路上开始工作了吧。

女事主是一个女个体户。不知是情怀还是什么原因让她在一个小县城坚守。她带动就业、贡献税收、方便居民生活。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清楚:涉事人员是五人不是两人,他们寻衅滋事、猥亵妇女、故意伤害等,应该数罪并罚且赔偿女事主的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

此刻,女事主躺在医院里,糊里糊涂地签了个字,案子结了。

人难免犯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地面难免出现不法之徒,能表明态度立场、公正处置就会给歹人以震慑、良善以信心。

不然,人口流失、商户迁移会成为不可挡的趋势。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离开是因为治安环境不理想

凌晨,天已经蒙蒙亮尚且遭遇危险。那么为了多赚点加班补助的夜班族是否也会遭遇不测呢?更不用说有夜跑习惯的健身女士和上晚自习的中学生了。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重点是,遭遇不测后,还找不到主持公道的地方。

万一遇到不得不深夜外出的情况,如领导通知开会、半夜身体不适就医,是否要随身携带防身设备呢?遭遇歹徒,防卫过当在所难免,届时法院会如何认定还是个未知数。

是要继续纠结?还是换个地方生活?

也是因为营商环境太恶劣

小县城的经济体量本来就不够大。夜市经济贡献的比重也不可小觑。

夜市经济的众多市场主体是否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撤资迁移呢?虽然“福贵险中求”,但个体户、摆地摊跟福贵还差着距离,风险的概率和危害程度已不可忽视。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个体户吃夜宵的人会越来越少;卖夜宵的生意会越来越差,随之关门歇业;其他胆大的、长得安全的也没地方吃夜宵了;………

虽然混夜场的人也经常会去夜宵摊捧场,但人数相对太少,不足以撑起众多夜宵摊老板的生计。

虽然夜场、夜班、商场可以开内部食堂解决夜宵的事情,但成本和食客的体验不得不考虑。

从县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营商环境?还是为了更潇洒的生活?

看不到富贵,风险已然存在。作为商人,应该跟着利润走;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情怀已经被现实逼退。走还是不走?

小县城是大多数人的出发地,它虽然贫瘠、虽然活力不够,虽然缺乏机遇,依然有不少人在坚守,依然有很多人会常回去看看。

正是这些人气,它才是一个城。如果连基本的治安和营商环境都没有,人气将很快泄露殆尽。走出去的人又该到哪里找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