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专业的陪伴者 用心写故事

9月上旬,我参加了自强总社开展的“看见专业”的线上直播培训。本次培训特邀了华东理工大学费梅苹教授、上海法制报融媒体副主任王菁老师。通过这次特别的培训,我“看见”了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戒毒故事背后,我们自强社工这么多年以来辛勤地付出和敬业精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是因为我于今年6月参加了由上海市禁毒办指导,《上海法治报》主办的“2020最打动人心的禁毒故事”征文评选活动,并有幸入围,所以对本次培训感悟颇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当我们遇到服务对象或者家属的冷言相待,个案辅导中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听了朱玥老师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中。对于我们社工来说,任何一种理论模式的运用都离不开专业信任关系的建立。我很佩服朱玥老师的勇气,身怀六甲的她第一次上门,就遇到服务对象家人的排斥,甚至差被推摔倒而流产。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再次敲响服务对象家门,找到突破口,逐步建立专业关系。而正是因为朱玥老师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家属之间的良性沟通,帮助服务对象重构了家庭支持系统,原本疏离的家人关系得以修复,家成为了服务对象戒毒路上最坚强的后盾。整个故事叙述的过程中,画面感油然而生,对象从极度排斥到真心接纳,我能够感受到在这一路,朱玥老师作为专业的陪伴者,运用 “冰山理论”等专业方法为对象和他的家庭植入希望。这也是帮助我今后在面对有难度的个案,特别是遇到阻抗时,如何面对开拓了思路。马宏艳老师在陪伴女性服务对象的过程中,从女性角度出发,并不是空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和适度的自我披露打动了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愿意与她分享最隐私的内心深处。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之后的服务对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马老师聊天,这份信任难能可贵。很巧的是今年我写的故事就是一位涅槃重生,走过十年康复历程的女性同伴辅导员。感同身受的是在开展女性对象的个案辅导中,针对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敏感,我在陪伴她的过程中更注重细节,哪怕是一杯热茶,一个关注的眼光,我希望社工的专业陪伴让经历人生黑暗的她尚有一丝暖意,社工是她这段路上最重要的那个人。而这十年,我也从懵懵懂懂的新手社工成长为自强的助理督导。

写好一个故事难,用心写好一个故事更难。正如来自上海法制报融媒体副主任王菁老师的点评——“传播故事的目的是让社会认识禁毒社工这个群体,并传递正能量。通过曲折的康复故事,让社会认识到戒毒人员康复的不容易。”两位老师分享了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遗憾的是马老师的故事未能入选。合上密密麻麻的日志,我也在思考,我们社工每天忙忙碌碌,开展了那么多个案辅导,当收获到来自服务对象的一声“谢谢”,来自对象家庭的一张“全家欢”,这些都是我们自强社工的工作成效,体现我们自强人的社会价值。所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社工很有必要通过各种媒体多发“声音”,让社会大众更了解我们社工的工作,给予社工更多的理解,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包容。当然,相比平时撰写案例,如何写故事也是件头疼的事情。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在撰写故事时,开篇的导语非常重要,导语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第二、在撰写时要找一个读者的阅读点,可以是曲折性的故事,可以是自我矛盾的改变,这样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绪,推动读者在阅读时的情绪。之后的我也会在工作上当一名有心人,积累素材,聚集问题,从一个切入点出发,让一个个体现社工专业元素的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更为立体丰满,扣人心弦,打动人心。

「学习体会」专业的陪伴者 用心写故事

精彩的分享,意犹未尽。以后的我将以优秀社工老师们为学习的榜样,秉持社工理念,做好服务对象的专业“陪伴”者,“看见”陪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写好每一个故事。我也十分期待之后的第二次系列培训,学习永远在路上!

嘉定工作站嘉定镇街道社工点 卢瑜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