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 日光是首屈一指的画师,在他的色彩浓艳的笔下,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黑夜那么漫长,是为了更渴望,迎接清晨第一道曙光。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光落在你脸上,可爱一如往常。


光 是 什 么


不知道,京京这两天看了什么书?或者听到什么语音文字?最近一直问我,什么是光?


光是什么?猛然间,我还不知道怎么给他解释了。


中国古代神话中描述有:盘古开天辟地后,眼睛化为日月有了光。西方基督教里面也描述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而对于光学知识来说。我国古代墨子,在其《墨经》中记录有关光学知识。

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景不徙,说在改为。

两句话翻译成现代语是说:

第一句:在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

第二句:说影子是不动的,如果影子移动,那么就是光源或物体发生了移动。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而在西方古罗马时期,克莱修在其《物性论》中提出,光是从光源直接到达人的眼睛的。这个观点一直不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伊斯兰科学家 阿尔·哈桑 提出光反射学说后,才形成:原来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只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结果。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而对于光的运动特性,人们一直假设光一直走直线。我国古代的励志故事凿壁借光其实也能说明光直线传播的特性。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但是,光的本质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光 波 粒 二 象 性


基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人们对光的认知产生了一个微粒说认知。认为光是由一些特别微小微小的粒子流组成。因此,微粒说能更好的解释出,光线为什么总是沿着直线前进,以及光的反射现象也能用微粒说更好的解释。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1704年,在他的科学巨著《光学》中,详尽的描述了光的色彩叠合与分散,从粒子角度解释了薄膜透光、牛顿环等现象。一举奠定了光微粒说的科学地位。


京京问我:“是不是被苹果砸到头的那个人?”

“对,是他。” 我说着。他不仅被苹果砸了,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生有很大科学贡献,你上学后别讨厌他就行。O(∩_∩)O哈哈~。


随着时间的推移,1773年,在英国出生了一个名叫托马斯·杨的小孩。他在光的微粒说的晴朗天空,带去了一丝乌云。并且在1807年,这个乌云不断增大,一个霹雳,光的微粒说地位被震撼了。


1807年,杨在《自然哲学讲义》中,描述了其名扬四海的的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也叫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了光的波动特性。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我和京京模拟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在一张A4纸上剪出2个小缝。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在一个关灯,黑暗的房子里面。用一束小光束,直射这个小缝。投影到墙面,在墙面上果然出现了和双缝干涉差不多一致实验结果。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由于我们光源或者拍摄水平,导致图片不怎么清晰。不过也能清晰的看到图像成像中多条缝隙间隔。也就是一个光源射出光线,穿过2条平行的狭缝后,在墙体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


波动说认为,这2条缝隙距离墙体上某点的距离有所不同。当这个距离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光波正好互相加强,形成亮带。相反,距离差刚好造成半个波长的相位差时,两列波互相抵消,就会形成暗带。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波相消形成暗带


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 就有了光

波加强形成亮带


光的波动说出现后,加上之前人们认识到光的微粒特性。暂时可以称为光是粒子和波的结合体。故此,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