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只亭亭玉立好漂亮

一只只亭亭玉立好漂亮

这几天,缙云仙都景区迎来了一群黑翅长脚鹬,它们身材修长,黑黑的翅膀,长长的红脚,尖尖的黑嘴,喜欢成群结队居于浅水,成了游客和摄影师镜头中的“明星”。

仙都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群黑翅长脚鹬是4月12日被发现的,有近20只,每天早晚比较活跃。资料显示,黑翅长脚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和景区环境好肯定有关系。国家5A级仙都景区经过数年创建,森林郁郁葱葱,河滩草木植被茂盛,空气清新,生态环境非常好。据专业部门监测,仙都景区空气质量和噪音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规定,PM2.5年均浓度为10微米/立方米,空气中平均负氧离子含量达到3595.56个/立方厘米,比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1000至500个/立方厘米的清新空气标准高出2-3倍。”据工作人员介绍。

眼下正值仙都群山吐翠,远近满眼嫩绿的最佳赏春期。早晨或傍晚,景区绿树丛中,空旷地面上,游步小径边,常有各种鸟儿轻巧跳跃觅食,林中处处鸟语花香。有了景区的保护,鸟儿们安心玩耍、生活,仙都成了它们自在的家园。

记者了解到,黑翅长脚鹬因其体貌特征得名,为涉水候鸟,迁徙鸟类,也是留鸟。高跷鸻,鸻形目, 反嘴鹬科,长脚鹬属,身长约40厘米,腿长约25厘米,腿呈红色或粉红色,故有红腿娘子之称。它的翅有黑色也有灰色,从颈部到腹部呈白色,嘴黑而细长。在色系单调的鹬类里,它有着少见的鲜艳体色。由于腿较长,它可在水位较深的池塘中涉水觅食。

■新闻+

除了黑翅长脚鹬,丽水还有哪些稀奇的“天外来客”?

去年年底,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启动“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首期启动遂昌县、龙泉市、庆元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崔鹏研究员牵头,张文文助理研究员和雍凡助理研究员分别带领鸟类和哺乳动物调查工作队共18人先后赶赴遂昌、龙泉、庆元等地,开展冬季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此次鸟类调查工作按照《县域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要求,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拍摄法进行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5科117种,包括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是鸳鸯、白鹇、红隼、斑头鸺鹠、松雀鹰、鹰雕、林雕、普通鵟(kuáng)、黑翅鸢、领鸺鹠,其中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易危(VU)等级鸟类1种,近危(NT)等级鸟类7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15种,另外本次调查还记录到冕雀等丽水地区罕见鸟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