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在崇尚全民阅读的今天,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9年4月,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国民的综合阅读率得到提升,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12.3%的成年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阅读人群持续增加。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但在如此好的阅读形势下,依然有很多困扰人们阅读的重要问题,比如很多人没有时间阅读、阅读后没有任何收获、阅读方法存在问题等等。在知乎上,阅读问题总是被不断的浏览和关注。比如“读完一本忘一本,阅读后感觉完全没有收获,该怎么读书?”被浏览11万次之多,“平时看书太慢,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被浏览13万次之多?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纳在三个方面:如何合理分配读书时间、如何在读书方法上下功夫、如何善用书中知识。针对这些困扰人们的阅读问题,赤羽雄二结合自己在麦肯锡工作和读书的经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这本书中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赤羽雄二是一名机械工学类硕士,起初在小松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因为阅读大前研一先生的作品,受到启发,跳槽进入麦肯锡公司工作14年之久。麦肯锡的咨询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支持,为了胜任这份工作,赤羽雄二阅读了大量的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作品,无论多么忙碌,每个月坚持读10本书以上。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率,他系统的总结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技巧,形成了《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对人们阅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详细阐述了读书的好处,分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忙碌的成功人士是如何分配读书时间的、什么样的读书方式能够让人觉得“读书十分有效”、以及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方法。

这本书革新了我的阅读观,下面重点介绍对我有影响的三个部分,与大家分享共勉。

1、阅读时间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合理分配”出来的。

说到为什么不阅读,很多人的回答是工作太忙碌,没时间读书。每天工作8小时,还要吃饭、睡觉、陪孩子,除此之外,还想自己休息一下,真的挤不出时间了。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对阅读的认识问题,一个是阅读的定位问题。大部分人认为阅读是可有可无的,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影响,因而被定位为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

工作中,大部分人能够清晰合理的利用四象限法则,首要完成重要和紧急的任务。当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排位靠后时,自然就很难被想到,更谈不上去做了。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提高阅读的重要紧急程度,将阅读的优先级提前,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承认阅读的重要性,如果要成长、生存、工作,就必须读书。二、分配合理的阅读时间,将阅读变成自己每天的任务,和工作一样,而不是可有可无。

提高重要紧急程度,就有了紧迫感,给阅读分配了合理的时间,就能够做到恰到好处的去执行。

2、广泛撒网,不如专注一本的“集中读书法”。

知乎问题“读完一本忘一本,阅读后感觉完全没有收获,该怎么读书?”受到众多关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很多人并没有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完就忘。《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提到了“集中读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集中读书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中时间和精力读书、集中读一本书、阅读后及时整理笔记

集中时间和精力:指的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标记,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重读。这样读书可以节省读书时间,作者赤羽雄二认为过分的聚焦于一些片段知识远不如把握整本书的主旨更重要。

集中阅读一本书:很多人都有同时阅读5~10本书的现象。但是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这种感觉:没读完的书、读到一半的书,这些书再拿起来重新阅读的兴趣远不如读新书带来的趣味,所以一定要坚持阅读完一本书,避免书籍被搁置。当然如果这本书自己读的特别吃力或非常不感兴趣,也不要过分勉强自己。集中一本书,更利于减轻阅读压力,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后及时整理笔记: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人读书后没有效果是因为没有做笔记,很多人阅读时更倾向于阅读他人观点,殊不知结合个人思考阅读更有价值。

亚瑟·叔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都体现了阅读的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就无法记忆甚至运用书中的知识,更谈不上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的改变了。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指出,利用A4纸整理知识要点的方法,既利用自己的头脑做了组织思考,又记录了作者的观点,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做笔记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A4纸横放,左上角写主题,右上角写日期,每页写4~6行,每行写20~30个字。在一分钟内将想到的事情全部都写在纸上,每天写20~30页纸。可以写一本书的读后感、感到震惊的事,也可以写读完一本书后设立的目标等等。

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至关重要,这样不会让人盲从于他人思想,也不会让人读过就忘。

3、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而是将阅读量控制住合理的范围内。

前些天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那些一年读书2000本书的人是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姑且不论能不能做到,但普通人对于2000本的数字确实是望而生畏。

全民阅读的时代,很多人迷失了方向:阅读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以阅读量来标榜自己读书多,为了阅读而阅读?而阅读之于人们的最正确的意义应该是提升认知、开阔视野、学习知识。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赤羽雄二认为要将阅读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30岁前读300本,30岁后每周读一本,如果阅读量超过1000本,阅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达到基础阅读量后,我们阅读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积累阅读量,而是将书中的知识抓化为自身的能力,这个时候,实践远比阅读重要。

300本书中,一半应该是商务书籍,如能够提高专业技巧,给思维带来启发,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等内容的书籍;另一半则是小说,阅读小说能够通过了解他人的人生和想法来丰富我们的经历,从而变得更加成熟。

所以,千万不要追求阅读量,而要看有多少知识转换成了自己的实际行动。

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书中介绍的“读书档案”可以很好的帮助读者将书籍知识落实到行动上。

读书档案可以记录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读书后的感受、读书后会采取哪些行动、以及3个月后的改变等,也从另一个层面帮助读者将知识落实到行动。很多人觉得读书后没有收获,大抵是因为,读的太多,但做的太少的缘故。

读了就忘、没时间、不会做笔记……麦肯锡精英带你重新认识阅读

乌申斯基说“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

”读书是一个人最划算的自我投资,如果你想获得精神追求的自由、广阔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充盈的人生,建议大家培养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好好读书。并且希望《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