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山東的酒

《莊子》上有“魯酒薄而邯鄲圍”一說,《淮南子》上也記載魯地酒薄。古時候,薄酒就是淡酒。《詩經.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求)眉壽”。這種酒的釀造期短(詩經周曆、夏曆混用,這裡言月的是用夏曆,言日的用周曆,王先謙考證的),所以度數低、酒味淡。到了唐代則以“春”為酒,見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中的“黃泉釀老春”,李白也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說,“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白居易在《雜感》中有“魯酒薄如水”的感慨。

專欄

長短經解讀

作者:慧道葳蕤

39幣

0人已購

查看


聊聊山東的酒

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有“魯酒無忘憂之用”的感慨。山東人好酒,酒度數又低,所以給自己和給別人造成了特別能喝的錯覺。武松能喝18碗,喝的是黃酒,度數低。低度酒更容易讓人喝醉,因為它能讓人不知不覺間喝多了。然而武松喝醉對著老虎發酒瘋,成了英雄故事,有的人對著人發酒瘋,就不堪一提了。《世說新語》中有用“青州從事,平原督郵”代指酒的優劣。因為青州有齊縣(肚臍),平原有鬲縣(膈膜),膈膜在肚臍之上,可略知酒力高下。蘇軾有詩“從今遍踏青州麴,薄酒知君笑督郵。”青州曲這麼好的名字沒人用?此可授權為酒名啊。
景陽芳酎透瓶香,壯士豪飲十八觴,酒助神威降猛虎,誰道三碗不過崗?
還是薄酒,否則誰能喝那麼多。酎,春釀秋熟。雖說是祭祀祖先時喝的酒,然遠在黑黍米鬱金釀製的鬯酒之下,鬯酒是祭祖祭神的。倒是以金代酒的酎金制度,讓漢武帝靈活運用,繼用刀戟削藩後,再用酎金制雞蛋裡挑骨頭,多的時候一次廢了一百多家諸侯。


聊聊山東的酒

山東人酒桌上的規矩大,被稱為酒文化,極具影響力。山東的酒文化,本質是地域的俠氣加上儒家的禮節,夾雜法家謀略的一種發洩,與歷史過程中的戰爭侵伐、嚴刑酷法等有關,都是文化浸潤的文化中人。齊魯,東夷之地,殷商故土。周滅殷,東夷反抗尤為激烈,反抗是集體反抗,需要聯絡手段,酒成為最好的媒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殷商的覆亡也是因為酒。後來的綠林好漢、響馬文化都與此相似。

管蔡之亂,也就是三監之亂後,周公遷殷貴族到成周,封同母弟康叔做衛侯。衛是當時的封地最大的諸侯國,康叔的責任也最重,另封外祖父呂尚為齊侯,都營丘(今昌樂阿陀),長子伯禽為魯侯,都曲阜,來鎮壓東夷系的奄和蒲姑(奄已為周所滅,故地在曲阜,蒲姑後為齊所滅,故地在壽光)。臨行前,周公作《酒誥》告誡康叔。《酒誥》的內容很簡單,就是管好酒,首先是康叔自己不要酗酒,走了紂王的老路;其次是管好殷人,不讓他們酗酒,因為酒壯慫人膽,他們會發酒瘋,發起瘋來就會搗亂。
《詩經.大雅.蕩》中,有這樣描述商朝紂王酗酒醜態的,當然不排除周人的刻意誇張。“天不湎爾以酒,不儀從(縱)式(法度)。既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老天不曾用酒去灌你,你就不應該自失法度。你喝起酒來,沒日沒夜,又呼又叫,從晚上喝到白天。)結果商朝的國政呢?“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喪。人尚乎由行。”

專欄

易理與處世

作者:慧道葳蕤

99幣

0人已購

查看


聊聊山東的酒

周公

故周公用文王的口氣對康叔說,“祀茲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
這段話的意思: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可以用到酒。上天的意旨,賜給人類酒就是為了祭祀。現在上天對殷降下處罰,是因為殷人大亂喪德,究其原因,無非是人會酒後亂行。還有大大小小滅亡的諸侯國,也是上下酗酒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