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整理菌棒


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流水作业


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打理菜园


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搬进新居


春天里的希望 好日子在路上

桂花树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过去,贫困户“穷在深山无人问”,因为穷,亲戚间来往少;因为穷,贫困户失去生活的方向。近年来,易地扶贫搬迁等住房政策让困难群众住上好房子,产业发展到户、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公益岗位向深度贫困群众倾斜……一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天里,本报聚焦一线,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听听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里,他们有些什么精彩故事。

  产业发展 产业多点开花 富路越走越宽

眼下,正是银耳翻棒的关键时期。天还没亮,通江县空山镇凤凰村里,贫困户向斌和妻子已开始忙碌起来,四五十斤重的菌棒,向斌左手抱住,用仅剩大拇指的右手辅助,一弯腰,不到十秒,他便翻好一根菌棒。“今年我们点了1800多瓶菌种,将近2万根菌棒,必须隔十天就翻一次。”向斌说,一天工作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虽然累,但能挣钱,向斌夫妇很满足。

2017年之前,向斌和妻子在外地的工地上打工,一次意外使他右手手指只留下了大拇指。不能打工了,上有老要赡养,下有三个孩子读书,向斌一家人的日子越发艰难。

回到村里,在帮扶干部的建议和帮助下,向斌来到通江古蔺银耳公司学习银耳种植技术,决定发展银耳种植。“刚开始缺资金,村里利用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给我入股3万元,我自己凑了2万元,平整了土地、买回了菌种。”向斌说,请不起人,他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自己干,终于攒下了第一桶金。“去年我们点了700多瓶菌种,净收入4万余元。”

在凤凰村,像向斌一样尝到发展产业甜头的村民不在少数。村主任黄光德介绍,这两年,村里全面发展小产业,像银耳、魔芋、药材、黄牛、土鸡、土猪等产业遍地开花。“可以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发展两三亩种植业,养几十只鸡。”黄光德说,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几年前,这些好光景大家想都不敢想。凤凰村从来名不符实,因为交通条件差,村民大多都住在陡峭的大山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山里的人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清汤寡水的苦日子。扶贫干部来了以后,劝说山上的村民搬到公路沿线,修起了聚居点。

“我们村生态好,做菌棒的青杠树长得漫山遍野,还有接起来就能喝的山泉水,从村里蜿蜒而过的高庄河,肥沃的土地,这些都是发展产业的大好优势。”凤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鹏程说,驻村以后,他天天往田坎上跑,帮助村里规划适合发展的产业,然后再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让村民种的东西有人指导、成品有人收购,彻底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我家山林好,青饲料不愁,我觉得养牛适合我。”贫困户赵俊明圈舍养有20多头牛。“黄牛效益好,去年我家挣了5万多元,前几天技术员万自超又专程过来给我讲黄牛养殖技术,叮嘱我这段时间要把圈舍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我全记在心里了。”

“目前,我们村54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干,看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黄光德高兴地说,前几天村里刚开完会,准备把村上凤凰洞的历史遗迹开发出来,依托空山景区连成一片,走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之路,为村民再增加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本报记者何欢/文 付海旭/图)

  扶贫车间 农民变身工人 挣钱顾家两不误

每天早上8点,在恩阳区柳林工业园好彩头扶贫车间里,工人们身穿蓝色工作服,统一站在流水线上,动作娴熟的对产品进行包装。每天从这里生产的小样食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无劳力,无法外出转移就业等情况,近年来,恩阳区不断探索就业扶贫模式,通过企业送岗上门,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让处在农村的就业边缘人士变身产业工人。2017年,四川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扶贫车间”,成功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听说企业专门针对农村就业难人群招工,我就马上报名了。”今年50岁的董俊华,是最早一批进入好彩头“扶贫车间”的工人之一,如今已经在车间干了3年,每月有3000元工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

四川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汪兰介绍,目前“扶贫车间”共吸纳132名当地周边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实行两班倒,同时统一进行上岗机能培训,公司在节假日和工人生日时,会根据情况为他们送上福利,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关心。

“企业送岗上门,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能从农民变成工人。”今年42岁的贫困户李琼香,是恩阳区下八庙镇石鼓梁村人,丈夫手部残疾,两个女儿还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得夫妻俩喘不过气来,通过“扶贫车间”李琼香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除了在企业上班,李琼香还和丈夫发展起了小果园,种起了桃树和梨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本报记者杨佳)

  公益岗位 家门口就业 日子有奔头

春日暖阳下,一路向恩阳区上八庙镇白庙村行进,一条条道路平整通达,一栋栋新居整洁亮丽。公路边,脱贫户彭训介手拿扫帚,认真打扫着聚居点公共区域卫生。自从被聘为白庙村保洁员后,他每天早早的扛着扫帚“上岗”,一丝不苟地做着道路清扫工作。

“脱贫前,我们家长期过着‘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盐巴钱’的日子。”彭训介说,妻子常年患病,小外孙也跟着他们生活。一家人挤在低矮的小平房里,夏天热,冬天冷。2013年,彭训介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按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白庙村村“两委”决定先帮助彭训介解决住房问题。2017年12月,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彭训介一家搬进了新房,为奔向幸福的日子开了一个好头。“多亏了好政策,住上了好房子,干净又敞亮,用电也方便,家里也通了自来水。”彭训介高兴地说。

为了让贫困户稳定增收和早日脱贫,白庙村驻村第一书记龙志平介绍,在公益性岗位的用人方面,白庙村坚持对贫困户人员“优先使用,能用尽用”,切实解决贫困户因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缺乏、不能外出就业等问题。目前,白庙村5个公益性岗位中有3人是贫困户。

“每个月有60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挣钱,我感到很满意。”走上保洁员的新岗位后,彭训介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2017年,彭训介一家摘掉了“穷帽子”。彭训介还发展起了家禽养殖。“原来我们都是靠着一亩三分地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彭训介养了鸡鸭共200只、鹅100只,加上其他收入,年收入2万余元。他说,以后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好。(本报记者彭敏)

  易地扶贫搬迁 搬新居住新房开 启幸福新生活

4月15日,临近中午,在窗明几净的厨房内,贫困户韩术贵在冰箱里拿出两根青笋,忙着准备午饭。天然气管线目前已经铺到村里,再过几天,她就能用上天然气了。

韩术贵今年59岁,因病致贫,是巴州区平梁镇桂花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7年年底搬进桂花树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是她在新居里的第三个年头。

住上了好房子,韩术贵对原来的老时光依然记忆犹新。1981年,韩术贵出嫁,当时条件有限,跟公婆住在一起。第二年,韩术贵与丈夫一起动手,建起了三间土坯房。“有个地方可以落脚了。”当时,对于刚成家的韩术贵来说,住进自己亲手修建的房屋,她已经非常满足。

房子修起来了,问题却不少。因为是土坯房屋,时间一长,墙体就裂,房顶漏风漏雨。后来,丈夫去世,韩术贵再嫁,新房修不起,只能在原来的房子安家。不仅住房条件差,家里陈设也简陋,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转机出现在2017年。当年,桂花树村规划了5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政策,韩束贵的安置房在桂花树田安置点。“那年,我看着安置房一点点修起来,心里美。”

2017年底,韩束贵一家四口搬进了新居。“自己筹了8600多元,政府补助了10万元。”家里的家具也一点点置办起来,冰箱、洗衣机、空调、沙发,电视也换成了彩色大屏的。“原来的泥房子,怎么打扫都是老样子。住进新房子了,我时常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自己看着也舒服。”

今年3月,丈夫和二儿子一起去了广东湛江打工。丈夫没太多技术,做些零工,去年往家寄了2万多元;儿子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做学徒。对于以后,她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李云良)

责编岳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