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助力贾跃亭满血回归?先看贾跃亭的公司治理吧

最近的热点新闻,除了“药酒”和贸易战,那就是贾跃亭旗下的法拉第未来汽车公司(FF汽车)的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在广州拍下大片土地。这是贾跃亭满血回归的第一步。

许家印助力贾跃亭满血回归?先看贾跃亭的公司治理吧

据新浪报道,FF汽车身后的战略投资方是注册在香港的时颖有限公司(SEASON SMART Limited),其公司董事Jackie Wah表示与贾跃亭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时颖出资20亿美金,占合作公司45%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贾跃亭以FF公司作价,占股33%;公司管理层占股22%。投资款将分期分批投入到该合作公司,专款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及在中国广东南沙设立生产基地。而据市场传言时颖公司的股东与许家印所在的圈子有一定的交集。

当然,具体情况暂时还不清楚,双方签署的协议还在保密期。

但是在FF公司,有一件事值得企业家们注意。法拉第未来汽车公司的员工已经成为FF公司的主人了,因为他们现在持有FF公司的股份!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乐视控股的股权激励,2015年11月18日,乐视在公司内部发出一封名为《全员激励计划正式启动》的邮件,乐视全员股权激励计划付诸实施。

当时乐视控股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总量,原则上员工不需要出资购买,公司员工转正以后便可获得股权。激励分四年生效,每一年生效25%。实际生效比例与个人业绩挂钩,强化激励的业绩导向。同时,未来业绩优秀者可有机会获得追加授予。

非常可惜的是,4年时间未到,员工们又收到一封邮件通知,而通知的内容与2015年的内容刚好相反,这次是股权激励协议失效的通知,员工被授予的激励股权——失效,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当然,这次邮件的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妥,是合理合法的,相关的详细介绍在股权架构师张飞老师之前写的文章里有分析《乐视终止股权激励协议,员工持股被清零,为什么没问题?》。

2015年的那次股权激励,是全员持股,动作非常大。据说那次股权激励源自贾跃亭一次大病(身体)之后,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而这次FF公司的股权激励,依然是一次大病(事业)之后。

在美国这段时间,贾先生想必是经过了非常深刻的反思总结。据其本人表示,自己确实错了,错在节奏太快,同时开展的项目过多,致使资金跟不上。但客观地说,乐视的业务确实还是非常厉害,技术产品领先,战略领先,而不仅仅是跟风。所以,乐视的经验依然被应用,比如FF公司的股权激励。

这次FF公司的股权激励依然是全员激励,不同人的授予数量会根据工作年限、职级和贡献有所不同。据FF公司内部员工介绍:贾总比较大方,他甚至拿出自己股权的很大一部分,放进员工股权激励的池子(期权池)。目前授予的价格很低,不仅仅是低于企业的估值,甚至低于贾先生的个人投资成本。

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的一点,所谓的全员股权激励,并不一定是100%的合法员工享受股权激励。而很多创业者在计划实施股权激励的时候,想当然地让全部员工持股,这么做是弊大于利的,风险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而目前大家经常听到的全员持股,其实并非字面意思。比如有人说华为全员持股,但其真正的“持股”员工也只是在50%左右;还有人说方太全员持股,但其真正能“持股”的员工最起码要达到一个基本条件,比如在公司工作满两年。

更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持股”两个字是有引号的,因为他们的员工持股并不是让员工成为公司的实股股东。华为股权激励模式是“虚股”,员工只有分红权和股权升值后的增值权,并没有其他股东权利。而方太公司的激励模式是身股,也就是在职股,只享有分红权。

所以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由浅入深(从虚拟股权到实股),由内向外(从核心层到中基层),逐层逐级循序渐进。公司选用模式的影响,由公司业务类型、所处发展阶段等决定。

还是回到FF公司与贾跃亭身上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大家别把劲都使在对企业家的穷追猛打上,企业家是这个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是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资源的整合和调度者。加油!贾跃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