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清平乐》热播,宋史立时大热。这部剧在基本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绎,大多细节都有来源和出处。但历史毕竟与电视剧不同,史书上的曹皇后确实相貌平平,也不被宋仁宗赵祯喜爱,但她能够屹立后宫45年、辅佐仁宗、英宗、神宗三代帝王,曹皇后究竟靠的是什么?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曹皇后

从“二婚”媳妇到当朝皇后,曹氏究竟有什么后台?

史书上对曹氏的名字无从考证,但电视剧《清平乐》给了她一个好听的名字:曹丹姝。历史上的曹氏可不如江疏影这般漂亮,剧中丈夫新婚之夜见了一面就跳墙逃跑是真的,曹丹姝相貌平平也是真的。

古人为逝者讳,对于他们的容貌描写是有“套路”的:长相俊美或者某一点很出众的一定要大书特书,诸如身材伟岸、容貌甚伟之类的话一定会出现在史书上;第二种是长相实在太丑就一字不提,比如曹操身材矮小相貌猥琐,史书上没有一处形容他长相,因此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相貌丑陋是他没有自己称帝的一个原因;还有第三种就是既称不上漂亮,也不至于丑陋,身上还没有一点可以夸赞的特征,也就只能以容貌平和、端庄贤良之类的词语来掩盖事实真相。曹皇后的相貌就属于第三种。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历史上的曹皇后可没有江疏影这么漂亮


历史上的宋仁宗绝对是“外貌协会”的重要成员,既然曹氏容颜平庸又是二婚媳妇,为什么能当上皇后呢?其实,在程朱理学盛行天下之前,国人对于妇女婚姻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就是“二婚”嫁给了汉景帝;唐代杨玉环更是李隆基把儿子的媳妇搞到自己身边。在宋朝,仁宗名义上的母后娘亲,那位临朝称制的刘娥太后,也是“二婚”跟了宋真宗,真宗不但没有恼怒她的前夫,还让那个卖了媳妇的银匠当了军官。

曹丹姝爷爷是大宋开国将军,名门望族,曹氏自己又颇有才名。《清平乐》对这件事也叙述的很清楚,废后是宋仁宗盛怒之下的“打破传统”,选皇后就成了朝臣们用各种“标尺”选择母仪天下人选的机会,一废一立,其实是皇帝与朝臣之间妥协的结果。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一代明君宋仁宗


帝后关系不是柏拉图,相敬若宾只是在演戏?

朝臣挑出来的皇后,并不是仁宗喜爱的对象,“貌丑不至惑君”才是重点。皇帝选后宫,是为了让他枯燥和高压的生活寻找一个愉悦身心的去处,一个有些才华却毫无容颜亮点的女人,天天在耳边“逼逼叨”着你应该如何做明君,相信任何皇帝都不会喜欢。

但是,宋仁宗不敢轻易得罪这位皇后,一方面曹氏深得群臣民心,另一方面曹家也是名门望族,在军中颇有盛名,不喜欢只能放在心里,表面上看起来一定要彬彬有礼。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影帝和影后


电视剧《清平乐》把帝后没有入洞房演绎成了两人的矜持和骄傲,但事实上仁宗对曹氏并不是柏拉图的爱情,若是长期不宠幸曹氏,那群臣也是要议论纷纷的。仁宗来曹皇后这里,也只不过是完成任务走走过场,至于发生过什么,是否发生过,那只有天知道,只要《起居注》上写明某某日皇帝临幸皇后就可以了。宋仁宗一生虽然没有一个成年的儿子,但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曹皇后陪伴赵祯28年竟然没有生出一儿半女,其中滋味读者自己品评。

在这场演出中,仁宗和曹丹姝都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在人前时夫妻恩爱帝后美满,两人独处时彬彬有礼互相尊重,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才是拷问灵魂的时刻。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拷问灵魂


草蛇灰线,仁宗是否害怕曹皇后?

《清平乐》中王凯曾对江疏影说过一句话:在你面前我特别拘束,生怕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做错,你就如同范仲淹一样批评我。这个细节特别值得推敲,仁宗与曹皇后的无性婚姻可以维持这么久,曹丹姝可以跨越三朝得到尊重,若是一个普通女子怎能做到?赵祯对皇后的恐惧,就在一些细节中体现出来。

第一,宫廷叛乱,真的是曹后布局?

《清平乐》中有一次京城地震,曹丹姝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各处救灾。史书中这件事情的原型是一次宫廷政变,几个卫士突然在宫中搞事情,恰逢宋仁宗在曹皇后处就寝。事发突然,但曹皇后指挥若定,不但扑灭了几处火灾、指挥着守备和太监们迎敌,还亲手给侍从剪掉头发以便论功行赏,如此心思缜密举重若轻,让仁宗惊掉了下巴:到底是曹皇后真有才能还是她故意“做局”?若是前者那此人将来必是刘娥第二;若是后者就更可怕,曹皇后到底掌握了多少暗地里的力量?

此事过后,仁宗找不到曹皇后作乱的证据,但疑惑却从未消除,他对皇后毫无赏赐,让事情不了了之。从这件事起,赵祯开始警惕或是惧怕曹皇后,这样一个人物在身边,若是不安抚好,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影响的是赵家的江山社稷。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有胆有识


第二,骄纵张贵妃,真的是曹后宽和?

《清平乐》那个美丽张姓舞女的原型,就是宋仁宗的张贵妃,凭借其个人的美貌深得赵祯宠爱,而且她是个侍宠骄纵的女人。张贵妃凭借着皇帝的宠爱屡屡逾制而行,衣食住行都比照皇后,仁宗也睁一眼闭一眼。张贵妃不仅不把皇后放在眼里,还屡次挑战皇后位置,甚至干预朝中大臣的任命,按说女人的嫉妒可以毁灭一切,曹皇后怎么隐忍下来?可她偏偏忍了。

有一次张贵妃想用皇后的仪仗车撵出行,央求了仁宗半天,赵祯说你去找皇后,借她同意就好,这原本就是婉拒,没想到张贵妃真的去开口了,更没想到曹皇后真的答应借。张美人归来高兴的跟宋仁宗说起时,却引起了仁宗的怀疑,借口不能逾制让张贵妃打消了这个念头。

宋仁宗为什么不敢让张贵妃乘坐皇后车撵?因为他深知曹皇后绝对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后宫曾有一个宫女跟侍卫私通被发现论罪当杀,宫女去求张贵妃,原本宋仁宗都答应了结果曹皇后凤冠霞帔前来见皇帝要求严惩,仁宗只得杀了宫女。曹皇后哪里是好说话的人,借给张贵妃仪仗分明就是挖坑,若是张贵妃真的大胆妄为,那朝臣的议论,吐沫星子都能淹死张贵妃和宋仁宗!想当初张贵妃想给亲戚求个官做,被包拯骂得口水都喷在皇帝脸上,若是张贵妃逾制妄为,那下场会如何?张贵妃蠢仁宗不傻,曹皇后挖这么一个陷阱让人跳,赵祯哪能不害怕?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曹皇后险些成为刘娥第二?


第三,仁宗疯魔,真的是胡言乱语?

嘉佑元年(1056年)仁宗患了重病,神志不清,在朝堂上当着外国使臣胡言乱语,左右朝臣不得不解释说昨日皇帝喝多了酒还没醒呢。精神混乱之时,仁宗竟然高喊“皇后和张茂则联合谋反”,吓得张茂则要上吊自杀,后来有人劝他,你要是上吊了,那皇后咋整,是不是要跳井啊?

皇帝疯魔,看似胡言乱语,但其中奥妙又怎么不引人深思?我们知道,人在潜意识里都有惧怕的东西,酒醉之后、梦中之时甚至病重之时都会不由自主的透漏心计。如果没有蛛丝马迹,如果没有平日的恐惧积累,赵祯怎么会喊出如此让人匪夷所思的话语?皇帝天天操持国政,即使担心社稷安危,也可能是敌兵扣关、地方不靖、军方造反,突然喊出皇后和自己的贴身内侍谋反,难道就不值得怀疑吗?

张茂则在史书中的戏份绝对没有《清平乐》中那么抢眼,在仁宗病中的突然出现,不禁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只是皇帝的胡言乱语。张茂则要自杀被丞相文彦博亲自劝解,显然是在演戏,他真的想死还会当着别人的面死吗?同时,曹皇后在后宫深孚众望,在朝堂也群臣敬服,这次仁宗病后胡言,曹皇后躲得远远的,等到仁宗病愈此事也就无人再提起,但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没有背景和日积月累的猜疑乃至惧怕,仁宗的病来的突然,之前没有类似病症、之后也没再犯,谁知道赵祯到底是假疯魔还是真敲打?


宋史不是《清平乐》!琐事细思极恐,赵祯对曹皇后竟然深深惧怕?

怎样的皇后?


无论如何,宋仁宗在位期间,曹皇后也稳如泰山,牢牢占据皇后位置28年,赵祯死后又辅佐英宗和神宗,在宋代历史上是非常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皇后人物。相貌平平能稳坐中宫,让朝堂内外都对她宾服认可,这样的女人,岂能不让人惧怕?


关注笔者,看不一样的《清平乐》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关注在上点赞在下,走过路过告诉笔者你来过


#清平乐#

#清平乐心疼曹皇后#

#清平乐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