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1


近期,青海省格爾木G315國道U型公路頻頻上了熱搜,只是這次的熱度無關它特殊的地理環境,而是人們為了拍出一張好看的“網紅打卡地”,不惜將自己陷入險境之中。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雖然當地交警進行了闢謠,這條網紅公路上發生的幾起交通事故與拍照無關。可其中存在的危險因子,依舊無法忽視。

有人認為不過是拍兩張照片,何至於這麼誇大其詞。要知道,這裡並不是什麼旅遊專線,是連接青海、新疆的交通要道,經過的大多是重型貨車,車速快,而且長下坡路段,部分路段無通訊信號,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救援相對困難。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遊客們全然不顧社會秩序以及來往車輛,擺拍姿勢,有的甚至直接躺在了馬路中央。

遊客們的交通意識薄弱,拍照的意念卻極其強烈。

當車輛飛速的從人群中穿過時,遊客竟然還在嬉笑——難道一張照片,真的值得拿命冒險嗎?

你在影響道路正常使用的同時,更是把個人和他人的生命放在危險邊緣。

就如白巖松所告誡的:“千萬別把‘網紅’變成‘血紅’,出去玩還是安全第一。”

別讓一時“潮流”的拍攝,成為你最後一張照片。


2


當網紅文化盛行,盲目的追隨已經成了一種“病態”

網絡的發達,湧現出大批的“網紅”文化。

“網紅景觀”“網紅商品”“網紅主播”比比皆是。凡是與“網紅”掛鉤,便會成為潮流,扎堆打卡成為常態。

但盲目的追隨,也產生了大量的問題。

三年花海,因為掛上“網紅”的標籤,“粉黛”幾近於毀。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為了追隨所謂的潮流,拍出好看的照片,他們不顧管理員的警告,肆意踩踏,甚至人為折彎。

“你拍出的照片很美,但你的行為很醜。”管理員辛辛苦苦種了三年的花海,三天被毀。

你的追捧,不僅可能毀掉景觀,有時還會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為了體驗一把火遍全網的“網紅搖擺橋”,張先生不顧自身條件上橋,不慎從橋上跌落在氣墊上,經搶救無效死亡。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女研究生為追隨潮流,體驗一把被網紅們戲稱為“床上運動”的遊戲——“蹦床”,意外摔成完全性截癱。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這種扎堆的現象被稱之為羊群效應——盲目的跟群參加一些毫無意義甚至對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動。

不要讓追隨潮流,喪失了自己的理智。


3


低俗文化的走紅,是滋長的社會毒瘤

在這個“流量為主”的時代,部分網紅為了吸引眼球,無下限作秀。

前段時間,“家暴妝”突然走紅,引起“網紅”們紛紛效仿。甚至有人直呼“太酷了”。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這酷從何而來?我看不到。

“家暴妝”本可作為一種宣傳手段,反對家暴,但由於他們的無知,錯將痛苦當娛樂,故作姿態,沒有對受害者們的基本尊重與同情,我只覺得,這模樣很醜。

家暴有多恐怖?可能是一個人終其一生無法走出的陰影。據統計,全世界有將近70%的女性曾受過伴侶虐待,而在中國,平均每7.5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如果你無法幫助他們,請也不要在傷口上撒鹽。

有人在前線抗擊肺炎,就有人以新冠肺炎妝為樂;有家庭被小三破壞,就有人興起了綠茶妝;有人遭受到枕邊人的破壞,就有人以絞肉機警告為流行語。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在自己的著作《模仿律》中提出:“模仿是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本能。”

但將模仿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用以吸引流量,是自私的,也是可惡的。

低俗的網紅文化不僅不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更是頻頻挑戰法律底線。

為吸取流量、博得關注,“大胃王”們浪費糧食,透支身體,揮霍健康。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為博眼球,直播跳江。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為炫車技,危險駕駛。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網紅”之路,除了“值不值”,還要拷問“能不能”。


網絡從來都不是法外之地,法律的底線與紅線,誰都不可任意踐踏和逾越。

低俗文化的橫行,源於人們的獵奇心理,然而不良的傳播,容易引發他人效仿。你可以吸引粉絲,但不能為了流量變現而不擇手段。

通過喊麥而走紅的天佑,被稱之為“喊麥第一人”,身價直逼娛樂圈眾多明星,卻突然銷聲匿跡。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究其原因,李天佑在直播中故作賣弄、低俗惡搞、辱罵他人,更是在平臺中傳播涉毒歌曲,被認為公然教唆青少年吸毒,如此低俗且觸犯法律的東西出現並傳播,危害是極大的。

所以,一夜之間,天佑被全網封殺,冤不冤?一點也不冤。網絡不是你肆意發洩的場所。

如今的網絡受眾大多是青少年,錯誤的價值觀輸出,會直接汙染青少年的觀念發展。

網紅們在傳播信息的同時,要清楚自己會給受眾們帶來什麼。


網紅文化的崛起,不應該僅僅為了吸引眼球和斂財。



4


網紅不是原罪,理性表達,做正能量網紅

網紅只是一種社會現象,如同一把雙刃劍,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正確的引導才是網紅真正價值所在。

提起正能量網紅,不得不提的便是將中國文化傳到世界的李子柒。

央視曾評論過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李子柒究竟有多紅?她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萬的粉絲,僅在Youtube上,粉絲就超過七百萬。

一百多條視頻幾乎每條都是爆款。

即便是看不懂中國字的外國友人,也無法妨礙他們追捧的腳步。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你以為的李子柒只是個美食家,但她還是一個生活家,不僅會做飯,養蠶、繅絲、刺繡、染色、竹藝、木工樣樣都會,更是於將自制的筆、墨、紙、硯送給了馬拉西亞的國王,讓各國網友瞭解中國的文化同時,也激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不是為了喧譁奪寵而擺拍,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安安靜靜的傳播美好。

正如白巖松所說,這樣的李子柒太少了。

我們需要更多能夠傳播正能量的“網紅”。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期間,一名“網紅”醫生悄然走紅。

“硬核主任”張文宏,來自來自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他的走紅,源於一段“硬核”發言。

“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把所有的崗位的醫生都換下來,換成誰?換成科室所有的共產黨員,沒有討價還價,因為我自己也上去!”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不是譁眾取寵的演講,也不是假話空話,而是真正的走在了抗疫的一線。

張文宏醫生不僅專業過硬,語言也過硬:“共產黨員宣誓的時候不是說了嗎,要為人民利益奮鬥終生,我不管你當初入黨時什麼目的,現在就得給我上。”

用詼諧幽默的話語,將專業知識科普給大家。

“現在開始,每一位都是戰士,這點很重要,我們只要悶兩個星期,就把病毒給悶死了,所以,你現在在家裡,在幹什麼呢?你在家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你是在悶啊,把誰給悶死了?你很悶的時候,也把病毒給悶死了。悶兩個禮拜,事情就解決了。”

張文宏的走紅出於意外,但他並沒有藉此大肆宣傳,謝絕媒體的採訪,寧願多花時間救一個人。

這才是我們該追隨的網紅模樣。

隨著網紅文化的不斷髮展,我們身邊湧現出不少正能量網紅,

“90後梗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爺爺,在接受採訪時頻頻拋梗,讓我們看到他質樸的背後還隱藏著可愛的一面。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金句頻出的央視boys,作為傳統媒體圈粉無數。主持人康輝表示:粉聯播,您有眼光!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還有引無數人瘋狂迷戀的“外交天團”,霸氣有力,盡顯大國風采。

白巖松怒斥“網紅”變“血紅”:作死的人,攔都攔不住


他們的走紅,不是靠炒作,更不是為了流量,而是時代的精神力量。


人民日報曾評論過:“網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初衷的才華、獨特的個性、可貴的人格魅力、端正的價值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多一些這樣的網紅群體,以多種方式傳達正能量,對互聯網文化乃至健康社會風氣營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要讓“網紅”變成低俗的代名詞,它就像一面鏡子,會表達出民眾真實的心聲。對比那些極力炒作、毫無下限的網紅來說,有積極價值和正能量的網紅才是我們應該追隨的美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