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草莓種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圖和農藥防治方法

前言

草莓白粉病——草莓種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圖和農藥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為真菌病害,是草莓上重要病害之一,特別是在保護地栽培的條件,由於溫、溼度比較適宜該病的發生,發病比露地重。該病在草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移栽不易成活,果實染病後嚴重影響草莓品質,導致成品率下降。在適宜條件下,該病可迅速蔓延成災,損失嚴重。病原菌是專性寄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殘體中越冬或越夏,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環境適宜時,病菌借氣流或雨水傳播落在寄主葉片上,從葉片表皮侵入,附生在葉面上,病菌侵染適溫為15~30℃,相對溼度80%以上。種植在塑料棚、溫室或田間的草莓,溼度大利於其流行,低溫也可發病,尤其當高溫乾旱與高溫、高溼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病源時易大流行。

症狀特徵

草莓白粉病——草莓種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圖和農藥防治方法

該病害主要為害葉、葉柄、花、花梗及果實。葉片染病,於葉背面出現白色粉狀物,後致葉片壞疽或幼葉上卷(圖);花、花蕾染病,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果實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乾枯,若後期受害,果面上覆白色粉狀物,隨著病情加重,果實失去光澤並硬化,著色變差(圖)。

草莓白粉病——草莓種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圖和農藥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
  • 物理防治 採用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於發病初期噴灑在葉片上,形成一層薄膜,不僅可防止病菌侵入,還可造成缺氧條件使病菌死亡。一般隔5~6d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農藥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4%四氟醚唑水乳劑800~1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4000~5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9000倍液。棚室栽培可採用煙霧法,即用硫磺燻煙消毒,定植前幾天,將草莓棚密閉,每100m3空間用硫黃粉250g、鋸末500g摻勻後,分別裝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內,於晚上點燃燻一夜;也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地200~250g,分放在棚內4~5處,用香或捲菸點燃發煙時閉棚,第二天早晨通風。採收前7d停止用藥。

草莓白粉病——草莓種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圖和農藥防治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草莓白粉病相關知識,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