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草莓种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图和农药防治方法

前言

草莓白粉病——草莓种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图和农药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为真菌病害,是草莓上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条件,由于温、湿度比较适宜该病的发生,发病比露地重。该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移栽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该病可迅速蔓延成灾,损失严重。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环境适宜时,病菌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从叶片表皮侵入,附生在叶面上,病菌侵染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0%以上。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湿度大利于其流行,低温也可发病,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病源时易大流行。

症状特征

草莓白粉病——草莓种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图和农药防治方法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叶柄、花、花梗及果实。叶片染病,于叶背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后致叶片坏疽或幼叶上卷(图);花、花蕾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上覆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图)。

草莓白粉病——草莓种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图和农药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 物理防治 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不仅可防止病菌侵入,还可造成缺氧条件使病菌死亡。一般隔5~6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4%四氟醚唑水乳剂800~1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9000倍液。棚室栽培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00m3空间用硫黄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一夜;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地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点燃发烟时闭棚,第二天早晨通风。采收前7d停止用药。

草莓白粉病——草莓种植上重要病害之一,附病害图和农药防治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草莓白粉病相关知识,对此广大农民朋友有什么看法呢?或需要补充相关知识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私聊小编,谢谢各位的阅读,喜欢小编的文章,就给个“赞”吧!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