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誤解的中國風

珠光寶氣 衣袂飄飄 青瓦紅牆

中國風 交織融合

傳統文化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外國人都知道中國人喜歡過年,喜歡生肖,每當辭舊迎新的新年到來他們也會跟隨生肖的變化,專門為中國人做一些中國風的設計。當然這樣的設計大部分時候讓人忍俊不禁。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近年來,中國風似乎在國際上流行了,但大部分時候流行的卻有些尷尬,不明所以的元素,莫名其妙的等同,以及清奇的畫風,當大牌們不經思考就開始設計運用中古元素的時候,對中國風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事實上,外國人對於中國風的追捧不僅僅的當下,早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末的歐洲就曾長時間的流行中國風。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風迷,不僅僅曾身著中國式服裝舉行舞會,更是以中國的八抬大轎形式出場,可見對中國風的喜歡。因此歐洲的中國風尚在18世紀中葉時達到頂峰,直到19世紀才慢慢消退。

雖然國外對中國風很欣賞,但由於文化差異,加之中國文化內涵的博大精深,國外設計師在不瞭解中國文化的情況下常常也只是“畫皮” ,難以到達真正的融匯貫通。

什麼是真正的中國風想必外國人自己也是一頭霧水,如果說中國元素是中國風,那也只是形,而中國風的精髓在於風骨,在於韻味。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雙龍合璧,民族之魂

合璧:古稱日月同升為日月合璧。是祥瑞的徵兆,後世稱會合雙方的長處,吸取兩者的精華。作引用《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聯珠。” 顏師古注引 孟康 曰:“謂 太初 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此指日、月、五星會集。 唐 楊炯《渾天賦》:“重明合璧,五緯連珠。” 前蜀 韋莊《〈又玄集〉序》:“雲間分合璧之光,海上運摩天之翅。”

作品採用了外方內圓的設計理念,圓為天之形、方為地之態,天地產生了萬物自然也產生了人類。圓象徵著平等、包容、和諧的道,方象徵著尊卑有序、鬆緊有度、遠近有別的理。人在天地之間繁衍生息,一切行為和觀念都應該遵循天地之道。作品呈現古韻味十足,龍和饕餮為古代祥瑞之物,具守護安全、助長財運之吉祥意。古樸華美,大氣磅礴。從古代到現在流傳它們的出現就能帶來祥瑞。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輕描淡寫之中,透漏出的用歷史和傳統,塑造民族之魂,演繹東方之美。無需美鑽閃耀的裝飾,無需彩寶絢麗的裝點,一方美玉,便是溫潤、內斂,都無需修飾些什麼,就悄悄潛入人的內心,欲罷不能,這就是來自東方的含蓄之美。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房屋高建,青瓦紅牆

恢弘大氣在建築

雲霧繚繞之間,透露出房簷上掛著的紅燈籠,雲霧散去,建築的整體露了出來,青瓦與紅牆交相輝映,莊嚴肅穆。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精緻雕花繪畫之中是中國工匠精湛的技藝,中軸對稱的設計即便是婉約的江南水鄉,也是透露著大氣。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玉石、服飾、建築也只是中國風的一部分,中國風的美不在於外形多麼的花俏,而在於以它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根基,隨著時間的流失不浮於表面,而是深深地融入到骨血之中,是經過洗禮,經得起考驗,如山間清泉甘甜可口,如空山新雨沁人心脾、如垂暮老人睿智大氣,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出的舒適大氣。

還有很多中國風采等著我們去挖掘,紮根於這片土地,融入這片土地,去發現這片土地之美。

關於中國風這件事,我們可以坐下來聊聊

莫衛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莫氏古玉雕”第一代創始人、中國玉雕藝術大師、廣東省著名玉雕設計師。

莫衛國老師的作品,用歷史和傳統,塑造民族之魂,演繹東方之美。以全新的設計風格,以及特殊的玉雕工藝在業界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和極高的讚譽。

他的作品融合了古玉文化,青銅文化,傳統木雕工藝,以及古建築藝術。

他取精用宏,借用中國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結合當代翡翠玉雕工藝,創作出了具有鮮明的東方文化特色和獨特的中國人文精神內涵的“翡翠仿古玉雕”系列作品。

他不僅秉承了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還融合了西方雕塑藝術,作品凝重而不呆滯,強烈而不生硬,極具含蓄內斂的藝術效果和內在美。

毫無疑問,莫衛國老師是當代仿古玉雕的領軍人物。他的風格融古貫今,承前啟後,每一件作品因材施藝發揮到了極致,每一件作品都賦予了極深的思想內涵和極高的人格力量。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嚴於律己的工匠精神。

每件作品精雕細琢線條優美,剛韌有餘,引人入勝,回味無窮。細微之處,精美絕倫,動人魂魄,彰顯著獨一無二的尊貴氣質和高雅的風範。

他的作品:承載著當代治玉人的情懷;代表著中華民族向上的精神;傳承著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創造著傳世和不朽的玉雕藝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