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算不算侵略行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過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第一個在當皇帝期間,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外擴張上的。有一個說法,他當了54年皇帝,有44年在打匈奴。而漢武帝也通過對外擴張,極大地擴大了自己的地盤,把整個河西走廊一大片地域,都劃歸到了漢朝的名下。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算不算侵略行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過

(漢武帝畫像)

那麼,漢武帝這樣做,算不算一種侵略行為呢?我認為,漢武帝的做法,並不算侵略行為。理由有以下幾點。

其一,都屬於中華民族。

從整個中華民族的大歷史來看,中華民族的形成,顯然是有多個起源的。這多個起源,既包括中原地區,又包括巴蜀地區和江南地區,還包括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

既然這些地區,都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自然,漢朝與匈奴之間發動的戰爭,只能稱為是中華民族的內部戰爭。這種內部戰爭自然是不算侵略的。

其二,有共同的起源。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講到,匈奴屬於夏朝的後裔,漢朝和匈奴屬於同根同源,同一個老祖宗。只不過後來生活的地域不一樣,一個生活在條件好的中原地區,一個生活在不毛之地的漠北邊關。

既然匈奴和漢朝是同根同源的,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當然也就是內部的紛爭。也就是說,相當於兩兄弟打架。既然是兩兄弟打架,漢武帝討伐匈奴,自然就不能說是侵略了。

司馬遷曾在《史記》中,寫了一篇《匈奴列傳》。這足以證明,當時的人是把匈奴看作是中原國家家庭成員裡的。否則的話,司馬遷也不會給匈奴作傳了,在寫本國曆史的時候,哪有給外國作傳的道理呢。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算不算侵略行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過

(匈奴畫像)

其三,同屬於朝貢體系圈。

古代中原國家和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其實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周邊的國家,和中原國家,構成了一種朝貢體系。

其實,在這種朝貢體系以外,還有一種宗藩體系。皇帝把自己的子孫或者親戚封為藩王,他們按時向中央繳納一定的稅賦,承認中央的管理。

這種宗藩體系,自古以來就有。比如周朝時候的分封制,實際上就是一種宗藩體系。漢朝的時候也延續下來了,只不過漢朝時候的藩國都是劉姓子孫,周朝的藩國還包括功臣們而已。

宗藩體系和朝貢體系是沒有絕對區別的。舉個例子,周朝時期的楚國,它和周朝之間,是宗藩關係,還是朝貢關係呢?其實並不完全確定。實際上,在周王的眼裡,有時候也是把楚國當成是“外國”的,甚至周王還發動軍隊,前往攻打楚國。楚國和周朝的矛盾,一點兒也不亞於漢朝和匈奴之間的矛盾。

由此可見,匈奴確實不能和漢朝絕對分開,把他們之間的矛盾,說成內部矛盾,似乎更恰當一些。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算不算侵略行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過

(攻打匈奴)

其四,匈奴並沒有對土地實質佔有。

現在對於“侵略”一詞的解釋,是說對別國土地和主權的侵害。

古代是沒有“主權”這種說法的。因此,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對“國土”的侵犯。

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漢武帝對匈奴,真的就是一種侵略行為。因為漢朝在和匈奴發動了戰爭以後,實質性地佔有了河西走廊一帶的土地。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匈奴屬於遊牧民族。我們知道,遊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哪裡有水草,他們就搬到哪裡去住。因而,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地域。

再說,漢朝所佔領的河西走廊一代,有一部分並不是匈奴的,而那一部分的國家,是認可漢朝朝貢體系,乃至認可宗藩體系的,是自願加入漢朝懷抱的。就算本來是匈奴的土地,但匈奴也是從別的民族那裡搶來的。就算是搶來,也並沒有明確就是匈奴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朝並不算對佔領匈奴的土地,當然也就不算侵略了。

不過,話也說回來,雖然漢武帝的做法,並不算侵略,但是,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的戰爭中,卻給匈奴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過程中,匈奴唱的一首哀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就是漢武帝對匈奴傷害的明證。

而且,這首歌,我們從“失我祁連山”“失我焉支山”這些話中,還可以看出,匈奴自己是把漢朝的這種行為,看成是一種侵略的。

同時,漢武帝發動的戰爭,不但對匈奴老百姓構成了極大的傷害,對漢朝老百姓,同時是形成了極大的傷害。這一點,我們也是要認識到的。

(參考資料:《史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