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前言:這篇文章我在其它號上發過,但是內容挺好的,也很適合投資股票的朋友看,就改下發下。


最近,易方達張坤的易方達優質企業要發行了,限額80億。張坤是非常可圈可點的投資明星,他是怎樣做投資的?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這篇文章一萬多字,大家耐心閱讀。


在投資圈裡,張坤有這麼兩個特質。


第一,取得的業績,非常豐厚。


張坤的任職回報,大家都有目共睹,我們就簡單提下吧(易方達新絲路,張坤與祁禾共同管理)。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4月30日)


管理時間最長,回報最豐厚的:


當屬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


張坤是從2012年9月,開始管理易方達中小盤。截至2020年4月30日,累計任職回報389.18%。


年化回報23.07%,超越業績基準373.28%。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4月30日)


易方達藍籌精選,超額收益也很靚!


藍籌精選成立於2018年9月,不到2年時間超越業績基準72.64%,跑贏了同期滬深300指數62.62%。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第二,在易方達一待,就是12年。


2008年,張坤加入了易方達基金,先後任職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


12年證券從業經驗,都在易方達。其中近8年的基金產品管理經驗也在易方達,且業績非常出色。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自從業、管理基金以來,一直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的,屈指可數。很顯然,張坤是其中的佼佼者。


實際上,在一個地方待的久的,都容易獲得成功。比如,市場上投資年限長、回報給力的公募大佬,其實跳槽都不頻繁。多是沉下心來,專心做研究,與研究團隊們默契配合。


截至6月9號,張坤管理著310億,投資者高達數百萬。相信大家都想了解,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今天,我們試著對張坤重點分析下。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截至2020年6月9日)


第一,把公司研究做到極致。


如果我們觀察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可以很明顯發現,張坤對重倉公司押注足夠驚人。


先看易方達中小盤:第一大重倉公司,佔到基金淨值10%;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位的重倉公司,持倉佔基金淨值比例,均超過了9%。


前10大重倉公司,合計買入了80%。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再看易方達藍籌精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重倉公司,持倉佔基金淨值比例均超過9%。


前10大重倉公司,合計買入了82%。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簡單去查了一下,同期富國朱少醒37.36%;傅鵬博是50.14%。張坤的持股集中力度,可見之高了。


問題來了,張坤為什麼敢這麼重倉?


張坤認為:真正優質的企業,是很罕見的。他的理想是陪這些優質企業,10年、20年一路走下去。


首先,對投資的公司,張坤有著硬性標準:


財務指標。張坤要求公司較長時間,如過去5至10年,平均ROIC不低於10%且沒有大幅波動。


剔除高負債公司。比如負債過高公司,或者頻繁股權融資的公司。張坤說,自己喜歡那些依靠自身經營積累現金流成長起來的公司。


排除行業中地位不高、對上下游議價能力不強、營運資本高的企業。


其次,A股3800多家公司。


能通過他的初選標準的,不超過兩百家!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最後,再從兩百家裡精選,優中選優。可以說,選到最後,張坤看好的公司,已經是千里挑一了。


選到這個時候,當然值得重倉投資!如果這個時候不敢重倉,說明對這些公司,研究的不夠深入。


張坤說:“市場很容易低估重倉持有一個公司的難度,但這是對持有人水平很重要的一個考量。”


實際上,張坤重倉投資的公司,也都是市場歷經牛熊考驗的公司,或者行業龍頭,或者績優白馬。


是否倉位過重?張坤的觀點很堅定:


“什麼叫極端?比方一個行業配70%,叫極致。


之前有些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是某一個行業,可能完全地走向了一個極端。但我覺得撒胡椒麵,什麼都配一點,這是另一種極端了。


最終想要獲得收益,就必須承擔波動。又不想承擔波動,又想獲得收益縷,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第二,50%時間看年報,50%時間讀書。


同時,張坤對自己所選擇的公司力求吃到最透徹。針對所選中的公司,他會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


除了平時很少一些事務性事情外,張坤的時間安排的很緊張,一般50%時間看年報,50%時間讀書。


張坤認為:


研究公司中,閱讀甚至比調研更重要。


“實地調研,大多以被動接受上市公司想傳遞的信息為主,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不能完全反映真實。


通過大量閱讀資料,不斷交叉驗證。


可以去偽存真,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為了加強自己對行業和公司的理解,張坤每年會閱讀800-1000份公司的年報。他也會讀幾乎所有可以找到的深度報告、相關人物傳記,以及一切能和公司關聯的資料。


張坤還會涉獵海外市場,


閱讀有關海外企業的大量資料。


張坤認為:“海外的優質公司是值得研究的,對於中國有哪些企業能夠長大,有指導意義。你只有看過好的,你才知道什麼是糟的;看過糟的,你才知道什麼是好的。


對我來說,我知道A股什麼是好的。


但這些是不是在全球範圍也是好的?需要跟那些最好的去比。比過之後你才知道,它是最好的嗎?


是不是還能再優化下?把最好的公司選出來,再從全球視野的角度,來考慮調整自己的投資配置。”


第三,重倉茅臺、五糧液已經7年。


前面,曾經跟大家提到了張坤的話:


“真正的優質的企業,是很罕見的。他的理想,是陪這些優質企業,10年、20年的一路走下去。”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選出了優質公司,張坤又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陪著自己所選的公司,10年、20年,一路走下去?


張坤是否言行一致?用數據來說話:


實際上,張坤的持股週期確實很長。比如,張坤是在2012年9月28號,開始接手的易方達中小盤。


那個時候,張坤就重倉了貴州茅臺。


之後,茅臺從未離開過十大重倉股。


再從其它重倉公司來看,在易方達中小盤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五糧液,已經連續持有了25個季度;瀘州老窖,連續持有了20個季度;上海機場,連續持有14個季度。


伊利股份、格力電器,重倉14、13個季度。這些長期重倉持有的公司,也為基金貢獻了大量利潤。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截至到現在,茅臺已經重倉了7年。


實際上,這7年裡,茅臺並不平靜。


剛重倉茅臺,遇到白酒塑化劑風波。


對於當時的經歷,張坤記憶猶新:2013年的時候,買了茅臺之後,跌了30%。扛著,繼續買茅臺。


2015年槓桿牛破裂,股市崩盤,茅臺也出現了大幅下跌。以及2016-2020年,茅臺最榮光的時刻。


看起來簡單,但波折不是一點半點!


可以說,買茅臺後,張坤熬過了最深的寂寥,也熬過了最深的榮光。現在,張坤依然在重倉茅臺。


如果用夫妻關係來衡量,會很貼近。張坤和茅臺,一起走過了糟糠歲月,也一起走過了繁華高光。


世俗社會里,幾人能有此堅定信念?


說實話,對人性的考驗,莫過於此。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對選定的公司,張坤會長期、堅定地持有,也可以從基金交易頻率也就是換手率,可以看出端倪。


Wind統計顯示,張坤管理以來,易方達中小盤換手率,每年在所有公募基金中,均位於最低10%。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6月9日)


文章來源:股市也可定投。工作很忙碌,外部平臺不常更新內容,大號V信那裡,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搜哈關注。


一些張坤的投資觀點、投資訪談,亮點非常之多。簡單的,從網上給大家摘錄重點,給大家寫下: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1,問題:能總結下你的投資方法嗎?


張坤:我願意跟生意模式很好、競爭力很強的企業非常長期地一起走下去。我願意陪他們走很多年,可能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


很多人更關注企業的邊際信息,這個季度、這一年業績怎麼樣,這一年行業有沒有貝塔、有沒有5G或者投資主題拉動,等等。


但對我來說,一個事情發生,如果三年後回頭看它不重要,那它在這個時間也不重要。


另外,我不太願意撒胡椒麵,願意比較集中地持有一些行業企業,一定要優中選優。


2,問題:你通過什麼方法來找到確定性?


張坤:最重要是看企業的歷史。


短期看,所有東西都會波動或者有周期。長期看,可以確定,中國經濟增速會慢慢穩下來,長期會走到3%、4%甚至更低增速。


一個經濟體的增速越低、越穩定。


帶來結果是,企業的逆襲會非常難。


2000年以後,美國這20年真正誕生的新的大公司,只有Facebook。微軟和蘋果都是四十幾歲的公司。科技公司40歲,相當於100歲的消費品公司。


我們要找的確定性是:


第一,商業模式非常好的公司,有很強自由現金流,自己能夠滾得起來,這種公司在A股很少。


第二,這家公司有很強的競爭力。


可以對同行、上下游都很強勢,這種優勢過去會面臨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未來經濟增速越來越慢,這種優勢在無形中是被放大的。


舉個例子:


大家看重需求的變化,因為這很閃耀,但對於供給變化沒有那麼關心。但是我認為,一個行業供給側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賺多少錢。


比如,美國菸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全球很多政府,90年代開始禁止香菸企業打廣告。
消費品企業不能打廣告,就是災難。


大家第一反應是這很糟糕,但長期看,它卻把這個生意從good,business(好企業)變成了great,business(偉大的企業)。


不讓打廣告,就意味著新品牌沒有任何成長起來的可能性。


會強化消費者心中最強的品牌,因為大家已經看不到第二名打的廣告了。


菸草公司每年大量的營銷費用不花了,變成股東的利潤了。


可以確信的是,只要全球對菸草廣告不友好,誕生一個新的菸草品牌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消費品也一樣,從確定性投資來說,我更多會從行業的供給端、競爭格局找到未來可持續的東西。


能確定的東西不多,但我們能找到確定性的東西。我們也不需要找到很多,找到幾個,就足夠了。


3,問題:你曾經提到,你就看兩類行業:一個是不變的行業,另一個是變化最快的行業。


張坤:變化最快的行業,像互聯網有些超高速成長,也會看。它最有魅力的一點是,可能建立一個優勢,迅速地把它轉化成統治性狀態。


投資這種公司,屬於高難度動作。


第一,你不能經常做高難度動作。


不能整個組合,都是高難度動作。


第二,這種你要看得非常準。它會有一種的魅力,短期內把它的高回報變成再投資,然後再高回報,這樣反覆循環,最後讓企業迅速長大。


4,問題:它可能快速長大,也可能會失敗。


張坤:是的,所以它是不是有統治性地位,行業地位是不是足夠強,這一點就非常關鍵。


大部分所謂的高成長,


行業歷史不夠,不可替代性不夠。


什麼叫強的企業?


簡單說,就是你敢跟客戶說不,我不跟你做生意了。有篇寫中美貿易戰的文章寫的挺好:“如果你沒有掀桌子的實力,你不會在談判桌上得到任何東西。”但中國大部分企業,沒有到這個地步。


這種(快速成長的)公司先天就是少的,我主觀上也不願意選很多這樣的公司。


因為選中一個可能要以選錯幾個為代價,而作為基金持有人,沒有人會關心某個個股的表現,只會關注整個組合的表現。


5,問題:某些機場股和旅遊股都有免稅概念,但機場是重資產,旅遊是輕資產,你怎麼選?


張坤:我沒買你說的相關旅遊股。


還是要看議價能力。買一個公司,一定要看在談判過程當中,誰是敢掀桌子的那邊,誰更不依賴誰,誰更不怕這個合同做不成,誰更難找到替代者。


機場是流量方,它不依賴於別人,只需要找一個變現方而已。旅遊公司可以做變現方,但是離了流量方,非常艱難。從海外的經驗來說,流量方最終拿走了利潤的大部分,變現方拿到的很有限。


在行業景氣週期當中,你可能看不出議價能力強弱的差別。但一個企業會遇到順利的時候,也會遇到不順利的時候,議價能力會保證它在困難的時候,穩定性會高很多。


6,問題:除了輕重資產,有沒有什麼樣的行業是你完全不碰的。


張坤:大部分週期行業我都不會碰。


金融也是,這個行業大都帶很高槓杆,任何時候它都要特別警惕,一旦出現任何不想出現的情況,這個槓桿會殺死它。


而任何時候,我要確保我的投資、我的組合一定不會暴露在一個極大的風險裡。漲的慢這件事從來不會困擾我,但我沒法接受一筆投資一下跌很多。


我特別不喜歡那種依賴借錢的公司,最好你能完全靠自己滾起來。任何時候把公司所有的債務全部都斷掉,它都可以靠自己。
投資最怕的,就是永久性的損失。


最糟糕的就是遇到像花旗銀行這樣,它在遇到一個很大困難、跌了很多後,一把被人在底部攤薄掉,你的投資就接近於零了,永遠翻不過身來。


這跟分級基金下折,是一個道理。


7,問題:當年伊利的毒奶粉事件你怎麼看,你當時有買伊利嗎?


張坤:沒有。


那個確實要更難些,伊利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問題:你是否想過,如果當時有伊利,你會怎麼做?還是與你無關,你根本就不會去想?


張坤:投資就是這樣,做不出來的決定,可以不做。就像芒格說的,我們把公司分為三類:Yes/No/Too hard。


想不出來的,就放到Too hard裡面好了。


我一直的觀點是,錯過一百個機會,都不是你的錯,但做錯就是你的錯。


所以,核心要做的是,有把握的時間才出手,沒把握時就看著。不要看別人賺錢眼紅,他賺他的,我賺我的,我賺到該賺的錢,就可以了。


8,問題:化工行業比較強的w公司,怎麼看?


張坤:這是高難度動作,我傾向不碰這種公司。


同質化生意是非常高難度的,w公司也是奇蹟。我回到過去的任何一個時點,我都判斷不出來w公司會有今天。說實話,它是一個奇蹟,這是個高難度動作,不是我能力範圍內的。


就像巴菲特說的,做投資,不要跨七英尺高的欄杆,這家公司屬於七英尺的欄杆,雖然你跨過去了,贏了很多錢。但我覺得難度太高了,我去跨一英尺的欄杆就行了。


9,問題:你學生物,為什麼沒有重倉H醫藥?


張坤:階段性我持有過,但是我沒在這個公司上賺過大錢。


藥還是蠻難的,它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比較短,另外它需要不斷研發出新產品,不斷有重磅產品獲批上市,這並不容易。


10,問題: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醫藥一定會出偉大的企業,如果有,H醫藥的概率比其他更高?


張坤:會高。


但我是這麼看的,全球來看,消費品、醫藥、科技是三個最大的產生大公司的領域。消費品是品牌和渠道推動,在消費品行業小公司難有機會。


科技企業,大部分是渠道(平臺)推動的。


比如,微信、阿里巴巴是最牛逼的渠道,所有人都要來從這走,脫離開巨頭的平臺支持,小公司要成長起來非常難。


醫藥是所有行業裡唯一一個,小公司可以有機會獨立變大的。因為醫藥是產品驅動,產品驅動的公司,穩定性要比品牌驅動和渠道驅動弱得多。


只要做出一個特別牛逼的產品,公司叫什麼無所謂,能治病就行。所以,美國有大量小的生物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大藥廠反而要去高價併購。


H醫藥也是個產品驅動的公司,


看五年十年,確信度沒辦法那麼高。


可以說H醫藥是個很優秀公司,我百分之百同意。不過這種優秀來自於極其勤奮的選中下一個新藥,不錯過任何一次行業風口,才能持續成長。


H醫藥從小到大成長到今天,早年做仿製藥,後面做me-too藥、小分子、大分子,踏對每個浪潮。


但即使今天的H醫藥,這麼大公司,除了銷售方面,在產品方面,它也沒辦法確保在未來的產品上,它跟小的公司有絕對大的優勢。


藥是個很好賽道,我也投了很多。


但我確實覺得,它難度更高一些。


11,問題:有大佬很看好新能源,你會看嗎?


張坤:不會,除非公司在行業已經有很強的壁壘,贏家已經出來了。


我不在意我買得晚,我可以等,等這個東西明確了之後,就像製造業買臺積電一樣,你等它2009、2010年之後再買,一樣可以漲三五倍。


晚買可能讓你錯過前面的10倍20倍,但你也避免了買錯、跌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性。


新能源公司的龍頭現在還沒有那麼強,如果真的強,會從它們的報表反映出來。


不管是製造業還是其他行業,任何一個強的企業,報表一定要足夠強。


但新能源行業,包括大家公認的幾家龍頭企業,我不覺得報表非常強,沒看到有很強議價能力的。


12,問題:重倉股裡,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加起來大概有30%,會不會擔心行業風格比較極致?


張坤:會,但好東西也要配夠量才好。


問題:配夠量和均衡間,你怎麼取捨?


張坤:這是一種主觀感覺,並沒有定量數據。


什麼叫做極致?


比方說一個東西配70個點,叫極致。


之前有些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是某一個行業,可能完全地走向了一個極端。但我覺得撒胡椒麵,什麼都配一點,這是另一種極端。


你最終要獲得收益,就必須承擔波動。又不想承擔波動,又想獲得收益率,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對我來說,比方去年(2018年)下半年,白酒都很差的情況下,我有一些東西可以平衡住我的組合,我不要求說那種時候一定要正收益,這我做不到,它跌得少一點,就可以了。


13,問題:兩個基本面很不錯的公司(*地產和*水泥公司),它們也是行業龍頭,供給越來越集中,但是它並沒有進入你的前十大重倉股,因為它們是週期股?


張坤: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在海外,好的公司的CEO,有很強的資本配置能力,有自由現金流的公司能投到可以有最大產出的地方,而不是進入到一些越來越低產出的地方。


但是,中國大部分價值股的企業家喜歡做大收入,哪怕犧牲資本回報。這對股東是一個傷害,做大,對股東沒有任何意義。
企業的資本配置能力的缺失,導致在中國投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股是比較吃虧的。


比如,企業會把錢投到了更低迴報的主業,去海外建廠之類。其實算賬,算你ROIC(資本回報率),這時候最簡單的是回購自己的股票。


14,問題:2018年基金虧幅在20%以內,就算虧得少。你只虧了14%,是怎麼控制回撤的?


張坤:我還是選中了一些比較好的公司,我選擇強勁的、最好是沒有槓桿的,內生產生現金流強、資產負債表乾淨的公司。
這種公司跌的時候,大家自然看得到。


市場也不傻,會有人買。


如果你的東西跌下去都沒人要,要說它是個很好的東西,我覺得也不太對。


因為跌的時候,大家才會用真正意義上用最挑剔眼光去看一個公司。好的時候,大家可能都看亮點。


去年下半年跌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剖開來看,把所有公司的弱點全部看一遍。這個時候大家還願意接受這個企業,說明這個企業真的好。一個公司跌得少,我覺得大概率企業的質量還是不錯的。


另外,不能讓你的組合裡,所有的股票都一起衰。我在2017年表現沒那麼亮眼的重倉股,2018年都表現不錯,這代表了組合的非相關性。


15,問題:你重倉A公司(某醫療服務公司)的原因是什麼?


張坤:它足夠強,在它這個繁榮的行業,它的競爭對手過得並不好。


在中國,通常一個增長15%、20%的景氣行業,一定有大量錢往裡衝。


但是在A公司這個行業,你發現衝進去的錢很少,而且錢衝進去以後,它很難做好。


因為,它有很多很強的無形的東西。


比方說,你需要有足夠多的醫生建立起一個品牌。消費者要運營五、六年沒問題,才會去你那裡。


這恰好就把那些想掙快錢的業外資本,擋在外面,因為培育的時間很長,初期會很累。願意做長期正確的事情的人很少,大家都願意短期見效。


它在自己對行業比其他競爭對手強太多,形成了一種最強生存。


在一個很好的賽道里面,你比別人強一個數量級,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非常好的投資標的了。


其實我買得也不便宜,我是40倍買進去的,但是沒辦法,好企業你不可能永遠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去,合理就可以了。


16,問題:假設你不是在它40倍PE的時候看懂它,而是在現在70倍PE的時候看到了,怎麼辦?


張坤:可能會等一下,等它緩一緩。


或者說,我壓根就錯過了。


問題:你已經重倉它,它現在已經70倍PE了,有沒有想過賣掉部分,等跌下來再補倉?


張坤:那不會。萬一價格不跌呢?如果你判斷它的競爭力沒有問題,長期的天花板沒有到,那可能陪伴就是更好的選擇。


問題:當它在讓人難受的位置的時候,會不會用一部分倉位來做選擇?


張坤:我不會這麼做。


這麼做,很耗費精力,也未必會有好的結果。未必能做得對,很容易做反了。萬一做錯了,它又漲上去了,你願不願意做個負價差買回來?


17,問題:這幾年,你的持倉逐步穩定了下來了,跟三年前的自己相比,你有什麼進步?


張坤:我的知識面拓展了,公司看得更多,我更加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2016年之前,我沒買過PE40倍以上公司,連30倍以上公司都極少買,本質上,是我對自己的判斷,沒有很強信心。買貴的公司,需要對自己的判斷有很強的信心。


看得多了,研究積累得多了,你才敢於下手去買一個很貴的公司。A公司是我買的第一個比較貴的公司,我在40倍PE買的。我原來,也是對靜態估值很看重的。但現在,如果企業的質量足夠好,我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換取長期的收益。


18,問題:這批公司已經漲不少了,你現在會不會擔心估值會跌下來,有沒有考慮調結構?


張坤:需要跟蹤公司的邏輯。


如果是需求的週期問題,我不會在意,需求側的問題我不擔心,包括去年經濟下滑白酒跌很多,我並不在意,它是經濟下滑帶來的需求側變化。


我只要確定供給側永遠是這幾個玩家在,需求側只是一個週期的波動,長期仍然是波動向上的,而不是一個結構性下去的變化,就行了。


比方說,經濟危機的時候,LVMH股價也跌很多,也跌50%。沒關係,2009年、2010年全漲回去,漲得更高,比2007年的高點又漲了幾倍。


週期判斷,不是我擅長的事情。


如果我確定這個股票的長期邏輯沒錯,它應該是一輪一輪波動起來創新高的。如果一輪一輪波動下來沒有創新高,那說明我的判斷是有問題的。


19,問題:很多人更關心需求,你卻關心供給。


張坤:需求很刺激,它很影響短期的股價波動,大家對這個東西特別敏感,但供給影響才是長期。


問題:你後來有總結*水泥的虧錢原因?


張坤:週期股特別難做。


週期股是當所有邏輯,都指向你應該賣一個股票的時候,這時候你應該買。當所有邏輯都指向你該買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賣。


20,問題:品牌是護城河嗎?


張坤:是的。


但有很多虛假品牌,消費者輕易會背叛。


你可能會比同品質多一點點溢價,但這一點點溢價不能阻止那些價格殺手把你摧毀掉,因為它會用便宜很多的價格,去把你的客戶搶走。


問題:很多人說,低價是護城河,因為它一個結果,反應管理能力。你怎麼看?


張坤:我覺得不算,因為你不能確保市場裡面所有參與者都是理性的。


比如,你低價賺錢,我低價不賺錢行嗎?非理性的參與者可以用虧錢來把你的客戶搶走。


21,問題:管理算是護城河嗎?


張坤:絕對不算,管理可以加強或者減弱護城河,但形成不了護城河。


就像巴菲特說的,如果你以超長期的視角看,任何一個公司一定都會遇到一個很爛的管理層,只是早晚的問題。你看美國或者全球,沒有一個百年企業死在一個糟糕的管理層身上。


簡單說,糟糕管理層也造不死這家公司。


一定要找那種造不死的公司,要很皮實。


22,問題:造不死也五臟六腑廢掉了,有意義嗎?


張坤:有意義,虧50%還是虧100%的區別。


一個股票如果造死了,你就虧的一毛錢都沒有了。造不死的話,你可能虧掉50%,還可能還能走掉,差別挺大的。


23,問題:你寫過一篇手記《獨立思考》,根據《人類簡史》這本書提出,人類的概念、理念和規則都是虛構出來,很多可能存在謬誤,你會思考,這些虛構概念到底哪些是正確的、可持續的。


在你看來,A股有哪些法則是人造的謬誤?


哪些是可持續、有效的?


張坤:大家覺得增長就是好的,這是最大的謬誤。


企業不能適當增長的時候,從對股東負責的態度,公司就要選擇停下來。如果做那種ROIC小於WACC的增長,不僅摧毀社會價值,也摧毀股東價值,沒有任何意義。


另一個謬誤就是,大家太看重盈利,但同樣是賺一塊錢的盈利,含金量是千差萬別的。


很多時候,一些公司的盈利變成股東的錢,但另一些公司的盈利只能變成機器、設備,變成一堆固定資產,沒有任何價值。
我們股東,要的是真金白銀。


另外,對於free cash flow,(自由現金流)的不夠執著,也是一個謬誤。


在港股,基本上,沒有free cash flow的公司,估值都特別低,低到讓你無法忍,都是零點幾倍PB。只要你說需要融資,估值就無限低,你說永遠不需要融資,估值可以特別高。


但A股現在沒有到那個階段,股權融資成本這麼高,還有很多企業,輕易地選用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是特別需要謹慎的事。


在成熟市場,一個公司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動用股權融資的。一個偉大企業一定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斷了股權融資。


能夠斷奶,靠自身滾動起來。


24,問題:那些被我們忽略太多的正確、可持續的法則,除了長期投資,還有什麼?


張坤:其實,很多東西也在慢慢地變正確。


比方,最近市場發生一個變化,提出股權融資那些公司都跌挺多的,大家開始對這件事反感。


另外,公司要專注,專注於自己能做的那件事情,把它做到極致,不要看到別人賺錢,就衝過去做,這種公司沒有什麼價值。


25,問題:好的投資人應該有哪些品質?


張坤:獨立,不要聽別人說。


就像Joel,Tillinghast在《Big,money,thinks,small》書裡面寫的一樣,至少應該在你從業歷史上,有過兩三次敢於對抗全市場。


在全場都說不好的時候,你敢於說好。


哪怕最後失敗了,至少你對抗過了。


問題:你對抗過?


張坤:對抗不止一次。


問題:最激烈的是哪一次?


張坤:2013年的時候。我買了茅臺之後跌了30%,又再加,當時就是很大的對抗。


問題:你當時沒買滿?


張坤:買滿了,倉位跌掉了,再加回來。


2017年買華蘭生物也算是跟市場對決。中報業績低於預期後跌停又跌5%,連續買了很多天。


類似這種,你至少應該有幾次,你肯定會有失敗,但這代表你獨立思考過。


因為獨立思考的次數足夠多,會跟別人產生些分歧,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但你也不能永遠地想對抗,否則,肯定死得都沒處找地方。(笑)市場大多時候是非常有邏輯的。


有時候,你在跟市場對抗,有時候,你順著市場,但一定要跟市場對抗過。


26,問題:很多人說不要對抗市場,應順應市場。


張坤:我不認同。


因為作為一個主動投資人,你就是要戰勝市場。戰勝市場,意味著你要跟市場有分歧,這才可以。


市場好的時候,你說更好,市場差,就覺得更差。這也是不行的,拐點的時候,你就會死得很慘。


27,問題:假設身邊親友有500萬資金,請教你現在配什麼,你會怎麼說?


張坤:如果你沒研究股票,就去找幾個你比較認同的投資人買點基金(股票類基金)。


28,問題:房子呢?


張坤:No,這個位置我絕對不買。


太貴了,60-70倍的估值、5%的成長性,這麼高的估值又很低的成長性,靠什麼,去消化它的估值?


分析是我兼職撰寫的,很多時候不發文。但只要發文,一定有值得閱讀之處!大家可以關注下。


文章來源:股市也可定投。工作很忙碌,外部平臺不常更新內容,大號V信那裡,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搜哈關注。


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長達7年!易方達張坤,是怎樣做投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