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相信不少頭條的朋友跟我一樣小時候因為調皮沒少挨爸媽打,雖然都說不要打罵孩子,但是在我們調皮 任性的時候,總是會被父母胖揍一頓。這個我們也能理解,父母的恨鐵不成鋼總是在左右他們的思維,可是能暴打自己孩子一個多小時的事件還是不成多見。

前不久一則發生在海南省萬寧市的報道讓我很是傷心。一名年僅六歲的小女孩小蕊在冰冷的擔架上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讓人們憤怒的是,女孩的離世不是因為疾病,不是因為交通意外,而是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活活打死!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可憐的小蕊

到底女兒做了什麼天理不容的事情,才能讓父親如此狠心下這麼大的毒手?

當這位父親抱著遍體鱗傷的女兒來到醫院時,女孩其實已經沒有生命特徵,但是醫務人員真的不忍心看到女孩就這樣離開。

依然實施了一系列的搶救,希望能夠有奇蹟出現,只是一切都是徒勞,女孩還是走了。

醫生憤而報警,警察介入調查後得知起因,父親因為常年在外,剛回家沒幾天,2012年的時候蔣某未婚妻懷孕後,蔣某參與了一宗搶劫案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孩子母親生下孩子後就離開了他們,從此滅有出現過。孩子從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知道半年前才第一次見過自己的父親。和父親也就見過幾次面。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最近他抽空回了趟家,在陪女兒寫作業時一直罵罵咧咧,女兒忍不住頂了幾句嘴,於是悲劇便造成了。

家裡所有硬件物品都成為男子毆打女兒的對象,最終女孩只留下了一句:"爸爸,我起不來了。你拉一下我吧。"然後就再也沒有說過話,讓人聽了忍不住溼了眼眶。

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打完孩子的蔣某讓躺在地上的女兒起身洗澡,女兒說了一句:

“爸爸,我起不來了。”

“你這麼厲害,怎麼起不來?”

“真的起不來,拉我一下吧!”

蔣某說他當時以為女兒在裝,回了一句:“你這麼厲害還需要人拉嗎?”後就不再理她。等他意識到女兒身體異常再送到醫院時,已經來不及了……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情緒失控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是什麼導致父母總是暴躁如雷呢

1.父母因為夫妻關係不和或者自身原因發怒

早在去年三月份,就有一個新聞報道,湖南一個媽媽再在與前夫電話吵架之後,一生氣就將4歲的兒子從賓館中扔了出去。孩子從4樓掉下的時候,還好有一根電線做了緩衝,然後掉進了樓下的泡沫盒子中。隨後前夫趕來將孩子送去了醫院。

甚至就是最近8月,一個在山東的7歲女孩,因為吃飯太慢,被母親不斷催促,甚至最後拿鐵棍活活打死。而在之前,女孩母親也老是打她,有一次還將女孩的耳朵都擰爛了。

良好的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但如果父母真的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那就請給孩子一個安寧而有愛的單親環境,而不是無休止的冷戰抑或撕心裂肺的爭奪。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2.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

簡單點說就是孩子不聽話,不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事,叫認真做的事,不做。明文禁止不能做的事孩子偏要做。

開篇說的小女孩小蕊就是因為和父親頂撞了幾句,就遭到如此黑手。

孩子頂嘴就真的那麼罪大惡極嗎?當然不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頂嘴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的狀況。

這恰恰是他們思想發育越來越成熟的一種表現。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意識,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

所以才會對父母的一些言論提出不同的看法,當然也許表達方式未必合適。

王小波說過,"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孩子頂嘴讓很多父母無法忍受,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而在他們的意識裡,在孩子面前必須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一旦父母覺得自己的地位被動搖,便會勃然大怒,選擇把孩子當做他們的發洩對象,只是因為孩子最弱小無助,能夠讓他們找回父母的權威。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如果孩子總是頂嘴,父母應該怎麼做?

1.自我反省,找一找自身的原因

曾經看過一則泰國小短片《先別急著罵孩子》。

短片中,媽媽們在幼兒園門口等待放學的孩子,當看見滿身汙泥的孩子們走過來時,媽媽們的情緒直接“炸開鍋”,立馬開啟“嘮叨”模式,指責孩子

“嘮叨”結束時,學校的電視上開始播放一個叫做“今日好學生”的小視頻,主角正是她們的孩子。

原來,孩子們之所以渾身泥巴,是為了幫助滿載花盆、推著獨輪車、摔在泥巴里的園丁爺爺。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覺得很意外:“我沒想到是這樣”、“我以為他又調皮了呢”,她們為孩子的舉動而感動驕傲,有的甚至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用命令的口吻,他們會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所以無法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

這種父母往往會剝奪孩子表達意願的權利,他們不願意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總是無情打斷孩子的言語。

這必然會讓孩子產生反感,更會讓孩子感到委屈,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會通過和父母辯論的方法引起他們的注意。

所以父母應該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語氣,讓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理解,那麼他們自然也就願意好好的和父母交流,甚至成為朋友。

2.教育孩子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情緒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越來越激動,不自覺的聲音分貝就提高很多,這時的教育已經變了味,更多的是帶有批評和責罵的意思。

更有甚者發展到最後還會對孩子使用暴力,認為只有讓孩子受一頓皮肉之苦才能長記性。

但其實如果能夠真正理解孩子,讀懂他們的內心,心平氣和的去引導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那麼孩子才會向父母吐露自己的心聲,很多問題才會迎刃而解。因為人們在發脾氣時往往會失去理性,只會讓矛盾激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現實生活中,孩子犯錯時,有的父母也會不明真相劈頭蓋臉亂指責一通。而不知有時傾聽孩子,瞭解事情的經過,讓孩子有機會解釋自己的行為,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比如這位媽媽:

一個小孩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接到老師電話的母親很納悶,每天走得那麼早的兒子為何會遲到。

她沒有氣急敗壞地打罵孩子,而是用平緩的情緒和孩子交流,問他:“為何你那麼早出去,卻總是遲到?”

孩子見媽媽沒有指責自己的意思,就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我去給賣早餐的老奶奶幫忙,忙著忙著就忘記了時間……

媽媽聽後抱了抱兒子 ,決定第二天和兒子一起去幫助老奶奶賣早餐。

孩子放學回家收到一張紙條和一塊手錶:“幫助他人是好事,但總以耽誤學習為代價,你幫助他人的力量會一直微不足道。”感動的孩子再也沒有遲到過。

正確的看待孩子頂嘴行為,好好的愛護孩子,才是一個合格父母應該做的事情。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越來越好,這雖然並不容易,但是卻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作為父母來教育孩子也是應該做的事,但是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犯了錯,即使是一丁點的小錯,也喜歡指責,怒罵孩子,經常對孩子進行毆打。

  甚至還有一些父母因為夫妻關係不和或者自身原因發怒,就將怒火發洩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進行打罵。

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講述父母情緒失控對自己的影響,導致自己變得自卑,易怒,缺乏安全感,多疑等等。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有醫學專家做過統計,生活在父母情緒不穩定狀態下的孩子,智力上往往會低於其他的孩子。

  而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Edward Tronick(託尼克)曾做過一個紅豆世界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也驗證了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在實驗中,一位媽媽剛開始與孩子互動交流,我們可以看到寶寶很開心。但是當媽媽開始面無表情面對孩子,不在對孩子做出回應的時候,寶寶得到了負面情緒,而開始大哭起來。

  孩子對於父母的情緒很敏感,當孩子接收到父母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如果無法處理這些情緒,就會積攢在孩子體內,對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響。

  而在處理這些負面情緒的過程中,孩子如果沒有正確的處理方法,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就如同踢貓效應一樣,當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發洩的時候,孩子因為沒有正確的發洩途徑,就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到貓的身上,造成壞情緒的惡性循環。

父母情緒失控,影響孩子的不僅僅只是一時,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的甚至一生都難以癒合。

別將壞情緒傳遞給孩子

  將孩子作為出氣筒、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是一種極端不負責的表現。

  身為父母,將自己的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不是一種本事。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發洩真的有那麼難嗎?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那我們應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先說說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時應該怎麼辦

1.一定不能傷及孩子的頭部。

說到這一條,不是鼓勵家長打孩子,而是在自己確實無法控制情緒,非打不可的時候,那你要選擇打的方式,絕對不能傷到孩子的頭部還有脊椎等部位,更不能連續傷害上述部位。

2.·一定要告訴孩子,家長在何時最容易發怒。

有些家長髮怒是有規律的,比如煙癮很大的家長,要是一個小時沒吸菸,那怒火來了,可以燒著屋子。有一些則是工作壓力打,負荷重,連續長時間加班,身體狀況不好也容易暴躁。還有女性的生理期,也是一定要讓孩子躲著點的。諸如此類吧,特殊情況下家長容易“火山爆發”,在平時相安無事的相處中這些特殊情況要讓孩子知道。
3.一定要告訴孩子,當家長髮怒時,一定要躲著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硬碰硬,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加劇情緒的發酵,導致事情向惡的方向發展。因此,這個時候,孩子一定不能激怒家長。因此,平時家長要教導孩子,做個乖巧的孩子,媽媽就會成為溫柔的媽媽。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第二,平時通過一些方法改變自己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負面情緒很正常,關鍵在於如何掌控負面情緒並採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排洩。下面就教大家幾個小技巧:

1.改變錯誤觀念

父母想要掌控自己的情緒,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錯誤的觀念。孩子的成長道路並不是筆直的,他總是要走一些彎路。父母希望孩子一直聽自己的話永遠不犯錯,那是不現實的,持有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犯錯很正常,自己要努力接納孩子犯錯誤。這樣父母就能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做出正向的情緒反應,及時給孩子關心和指導,幫助他獲得成長。

2.改變語氣語調

語氣語調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和情緒,很多父母會發現,自己發脾氣時會大聲吼叫,語氣也很嚴厲。因此,當父母意識到自己說話聲音慢慢變大,語氣也越來越激烈時,可以試著改變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讓它變得沉穩和友善起來。這樣就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了。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3.調節自己的表情和體態

當父母發現自己有負面情緒,可以對著鏡子做出一些肯定、友善的表情和動作,比如微笑、伸懶腰等。父母還可以回憶一些愉快的經歷或者想象一下未來美好的願景,把負面情緒化解掉。

當父母和孩子交流得不是很愉快,眼看就要發生衝突時,父母可以暫時離開,比如去廚房泡杯茶、去衛生間洗個臉等。如果不能離開,父母應立即轉換話題,不再去想不愉快的談話內容,避免自己情緒失控做出打罵孩子的行為。

改變就是否定過去的自己,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想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需要強大的自制力和韌性才能做到,我們可以和另一半相互約束,提醒。一起改變,一起進步。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告知孩子,父母正在改變,讓孩子看到你有一個向上的心。

“爸爸,真的起不來了,拉一下我吧,”這是孩子留在世間最後的話

生活本就是一曲交響樂,充滿不同的聲音,父母要努力的,是去營造和諧的氛圍。

孩子沒有義務為父母的不良情緒去承擔責任,別讓他們過早地揹負上枷鎖,父母是孩子的心之所在。

父母的好情緒,才是給一個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下一次情緒失控的時候,請停下來看看身邊孩子眼中的恐懼,聽一聽ta的呼喚,此刻的ta一定需要一個微笑和擁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