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溫江,中國稱怒江。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也是最險峻的大河之一,又稱潞江,它深入青藏高原內部,源流稱納金曲,南流入錯那湖,過那曲縣東流稱那曲,,與右岸支流姐曲匯合後稱怒江。至西藏昌都附近轉向南流,穿行於怒山和高黎貢山之間,怒江大部河段奔流於深造峽谷中,落差大,流勢急,多瀑布險灘,歷史上這裡是沒有橋的。人們要跨過怒江,只能“舟筏以渡”。惠通橋稍上的江面較寬之處,就是歷史上的“將軍古渡”。相傳明朝萬曆年間,戍邊名將鄧子龍在龍陵大敗入侵緬兵後,就是從這裡渡江返回施甸姚關的。《龍陵縣誌》記載:“清道光以前,臘勐無橋,往來皆渡筏。水夫之役,系大平子金剛園、白虎山(均在施甸一側,原屬龍陵)所供。”在江空橫架一橋,把天塹變為通途,是滇西曆代人民的夢想,為了把夢想變為現實,曾經歷了不少失敗和挫折。
惠通橋,始建於明朝末年,初為鐵鏈索橋。它位於滇緬公路(中國段)六百公里處,是連接怒江兩岸的唯一通道。民國二十五年,新加坡華僑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資,將舊橋改建為新式柔型鋼索大吊橋。吊橋全長二百零五米,跨徑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最大負重七噸。1942年,日寇進犯滇西,為阻擋日寇進犯,守橋國軍將橋樑炸斷,將日寇阻擋於河對岸,為保證西南後方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軍沿江布放,敵、我兩軍隔江對峙三年,日寇始終未能渡過怒江。
1944年5月滇西反攻開始,該橋又被修復,成為中國軍隊反攻的起點和戰時物資運輸樞紐,惠通橋在我國的滇西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終將永垂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