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吃飯,估計是每個家長頭疼的事情。不吃青菜、不吃肉、愛吃零食、追著餵飯、看動畫片下飯是很多父母頭疼的話題。包括我,也常常為孩子的吃飯問題絞盡腦汁,可是收效甚微。
直到有一次我在媽媽群裡,看到有朋友推薦《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這本書。我抱著懷疑的態度買了這本繪本,收到書的時候有些失望。抽象的符號,醜醜的形象、小精靈,誇張的色彩……我當時就隨手放進高處的書架,心想孩子肯定不會喜歡的。
沒想到,孩子兩歲左右在早教中心,翻出了這本繪本讓我講,接連講了兩三遍她還津津有味。而且也是在和她閱讀的過程中,我才發現了這本繪本在娓娓道來中,向孩子傳遞了消化知識,還能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回到家,我趕緊翻出來曾經買的繪本,拿給孩子看。
吃午飯的時候,2歲多的孩子就會說我要給小精靈送食物了;吃青菜時候,孩子會說小精靈喜歡花菜;還會在熟讀十幾遍後,天天嚷著“罷工罷工,我們要全麥麵包,不要冰淇淋”……
從那以後,火車站,給小精靈送食物成了我家吃飯的口頭禪。吃飯也不再是問題,因為孩子不想讓小精靈凍著,不想讓小精靈罷工……
那麼,今天我會從繪本的作者,科普知識的重要性,鍛鍊孩子的咀嚼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本神奇的繪本。
一、繪本創作者安娜•魯斯曼,善於將晦澀的科普知識和繪本完美結合,通俗易懂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繪本創作者安娜•魯斯曼: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妙趣橫生的想象力,傳遞良好的飲食習慣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的作者是安娜•魯斯曼,非常善於將晦澀難懂的科普知識,通過繪本完美地呈現出來。在奇特的想象力中,將消化系統類比成火車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安娜•魯斯曼在因為孩子的吃飯問題說教無數次無效後,萌生了這本幫助孩子養成飲食習慣的科普繪本。而她也在自己神奇的創意中,把我們的消化系統比喻成火車站,以食物的旅行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消化系統,通俗易懂地告訴孩子要細嚼慢嚥、少吃冰淇淋、多吃全麥麵包和蔬菜,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而且,她還是是德國著名的童書作家,除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還有《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皮膚國的大麻煩》等作為德國精選科普繪本,被中國讀者所熟悉。因為詼諧幽默的科普繪本,妙趣橫生的想象力,她多次獲得奧地利青少年文學獎等國際大獎。
而《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和《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被稱為孩子必讀的初級科普繪本雙雄,熱銷22年依然被眾多父母追捧,享譽全世界,被翻譯成18個版本。
2、安娜•魯斯曼和舒爾茲▪史蒂芬:用醜萌的形象和誇張的色彩勾勒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
不論是小精靈、火車,還是火車站內彎彎曲曲的腸道,第一眼看上去就讓我覺得醜醜的不忍直視。可是仔細閱讀後,我們會發現每個小精靈的動作和狀態都是不一樣的。從茱莉婭狼吞虎嚥送食物進入火車站開始,小精靈們的情緒狀態都隨之變化,睡眠時的安詳,趕工時匆忙,封面上草莓上工作時的認真,再到食物暴風山時的生氣、無奈,就在繪畫者的筆下栩栩如生。
初次閱讀時,誇張的色彩會讓我們感覺到太花哨了。可是細看我們會發現,繪畫者通過綠色的小精靈、紅色的食物、藍色的火車、黃色的背景把主題襯托得鮮豔而又光澤,而冷暖色搭配的色彩變化也會給讀者視覺衝擊。
二、在寓教於樂的繪本閱讀中,掌握科學知識
隨著STEM教育的大火,科學知識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父母的重視。但是晦澀難懂的科普知識、高深莫測的原理也讓很多父母望而卻步,不知道如何講給孩子聽。
- 為什麼我們要吃飯?
- 為什麼我們會有大便?
- 為什麼不去廁所就會尿褲子?
自從孩子兩三歲後,成了十萬個為什麼的好奇寶寶,我也常常被這些問題難住。而趣味橫生的《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則以生動、有趣的形式,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和孩子傳遞科普知識,認識身體的消化系統。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並要求9月開始執行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科學課,並將科學課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
國家開始重視孩子的科學教育和科學素質的培養,從而來培養孩子想象力、創造力、思辨能力,適應未來信息社會的變遷。但是很多父母錯以為學習科學知識,就是靠記憶百科知識、看百科全書才是的。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講道:孩子知識的養成,不是靠知識的堆積,而是靠感知經驗的積累。幼兒時期,孩子積累的感知經驗越豐富,孩子就會逐漸形成創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對孩子科學素養的培養是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對食物的探索,對大自然的觀察,對大自然現象的追問,對科普繪本的閱讀,對科學實驗的嘗試等等所以開始的。
而《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就是這樣一本科普繪本,讓我們可以走進科學知識,揭開科普知識的神秘面紗,讓孩子對科普知識產生興趣,從而產生“我想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不要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小精靈帶客人參觀火車站的旅行中,消化系統的知識在我們面前娓娓道來,吃飯要細嚼慢嚥,不要暴飲暴食;少吃冰涼的食物如冰淇淋;多吃健康的食品,少吃零食;吃了冰涼食物要多喝熱水,多吃全麥麵包……
與其苦口婆心地說教,收效甚微,不如帶孩子一起暢遊在《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的旅行中,讓孩子在小精靈的介紹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吃飯時要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
不論是古人云:細嚼慢嚥,延年益壽,還是中醫中的“脾開竅於口”,都在告誡我們細嚼慢嚥的重要性。可是,現代化的發展無意之中加快了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
很多人都喜歡狼吞虎嚥或者湊合快餐應付自己的腸胃系統,使肥胖、高血壓疾病增加不少。這是因為當我們狼吞虎嚥時,血糖升高,大腦的神經系統還沒有食物的信號,就會進食過量的食物,不知不覺中就會加重腸胃負擔,引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而細嚼慢嚥有助於細小的食物進入火車站,不會砸傷肚子中的小精靈,讓他們可以溫和地把細碎食物與消化液結合,有利於食物被吸收。而且細嚼慢嚥有助於在體內血糖達到峰值時,給大腦神經中樞吃飽的信號,不會暴飲暴食,增加腸胃負擔。細嚼慢嚥時可以分泌許多充足的唾液,含有多種澱粉酶、消化酶和免疫球蛋白,幫助消化以及殺菌作用。
所以,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良好的飲食習慣,請父母和孩子一起細嚼慢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食物不要過於精細、不要煮軟了才給孩子吃,而是根據孩子的特點,適時地鍛鍊孩子的咀嚼肌
在孩子一歲多,我給她吃塊狀的蘋果長條時,隔壁的奶奶很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怕孩子啃不了,兩三歲才給吃整塊的蘋果。還有一些父母害怕孩子咬不動,就把食物煮爛或者煮軟了給他們吃。
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咀嚼功能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不利於咀嚼肌的鍛鍊。
孩子的咀嚼肌得不到鍛鍊,不僅會影響牙齒的美觀,導致牙齒錯亂不整齊,還會影響孩子的眼部肌肉,出現近視,更會對孩子的全身都產生不好的影響。
這是因為孩子在6個月後,開始吃輔食、塊狀的水果,逐漸過渡到粗食、麵條、米飯、蔬菜。孩子會在咀嚼動作中,需要牙齒和牙齦運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咀嚼中影響頜骨的生長髮育,進而影響口腔和麵部肌肉的動作,讓眼部肌肉得到運動,減少近視的發生。
如果我們給孩子吃煮軟的食物,孩子的頜骨就得不到刺激和鍛鍊,就會容易牙齒錯位、牙頜畸形、面部畸形。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用小白鼠的實驗中,他們連續3個月給小白鼠餵養軟硬度不一的食物,來研究小白鼠大腦中海馬區的變化。研究發現:那些長時間吃粉末狀食物的小白鼠的學習力、記憶力比吃固體狀食物的要差許多,而且,吃粉末狀食物的小白鼠容易出現肥胖、消化不良、貧血、發育遲緩、營養不良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從寶寶六個月以後就開始鍛鍊孩子的咀嚼肌。那麼,我們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鍛鍊咀嚼肌呢?
(1)從寶寶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後,可以從細軟的泥糊狀食物、小顆粒過渡到粗顆粒碎片狀,以孩子能接受的為主。
(2)從寶寶吃輔食開始,可以和我們大人同桌,讓孩子可以模仿大人咀嚼的動作,讓孩子可以抓握食物,鍛鍊孩子的咀嚼肌和手眼協調能力。
(3)在孩子一歲後,孩子食物的種類的形狀可以逐漸增加,從切小些的蔬菜、肉粒逐漸適應大人的食物。水果最好不要打成果汁,而是以比孩子嘴巴大、小手可以攥著的大小讓孩子拿著水果自己啃,鍛鍊他們的咀嚼肌。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在過渡這些食物時,要循序漸進,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三次……嘗試著花樣和形狀來引導孩子。
寫在最後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就是這樣一本妙趣橫生的科普繪本,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介紹消化系統,在娓娓道來中讓孩子知道細嚼慢嚥的重要性,少吃零食,多吃健康的食品,多喝熱水,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飲食問題,那麼強烈推薦這本繪本給您。相信我,它會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科普之窗,讓他們在肚子裡的火車站進行一趟科普知識的暢遊和啟蒙,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王旭峰,只有營養師知道[M],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