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爷党见证了康熙传位,为何还说雍正抢了胤禵的皇位?

大话说史


“十是十,四是四,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四十四是四十四。”这首小学绕口令,因读音相似,稍不留意,读出来就容易混淆。《雍正王朝》中,胤禛是四阿哥,胤禵是十四阿哥,“四”与“十四”读出来同样容易口误,听众也容易听错。胤禩是八阿哥,“八”与“四”无论无何也难以混到一起。因此,八爷党制造谣言,说康熙传位于老十四,纯属利用文字游戏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然后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

力挺老十四,更有说服力

老十四原本就是皇位热门竞争者,说传位他更容易让人相信,而老八没这个优势。早在传尔丹兵败后,康熙已经放出风,说谁成为了大将军王,谁就是大清未来的继位人,老八对比也是深信不疑。因此,他才会积极争取大将军王的位置,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胤禵执掌兵部多年,野心也越来越大,他背着胤禩,私下里跟胤禛达成交易,成功取得大将军王的位置。这让胤禩对胤禵刮目相看,也埋下两人间的矛盾,你胤禵厉害了哈,看你这节奏,是要跟我抢皇位了啊。就这样,老十四成了台面上举朝公认的准太子。

出了“死鹰事件”后,胤禵作为直接当事人,康熙却不露声色,并未追究责任,这让许多人都产生误判,以为皇位非胤禵莫属,甚至连胤禛都这么认为。此时的胤禵,呼声是相当高,根据形势推断,只怕关于他继位的传言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流传。

但是,老天爷偏偏给胤禵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康熙将皇位传给了胤禛。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很意外,昨天胤禵还是准太子,今天就变成臣子,不明情况的人就会胡思乱想,是不是当中有什么内幕,是不是胤禛抢了胤禵的皇位……正是因为很多人已经朝着雍正篡位胤禵那个方向思考,所以,八爷党的几位成员作为传位夜里的见证人,他们出来煽动一下,制造点谣言,只会让不明真相的人更加确信雍正篡位,说服力与传播效果更好。

老八很早就被康熙定义为“其心可诛”,在议举新太子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遭遇“滑铁卢”,后又争夺大将军王时败北。可以说,全天下的人都已经知道,康熙并没有属意于他。何况,传位那天夜里,胤禩就在现场,而且已经与胤禛争吵过,还玩过“四”与“十四”的文字游戏,最后看着胤禛继位,自己还下跪确认了。事后,八爷党如果再说雍正抢了老八的皇位,那不仅很难让人相信,而且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既抹黑了雍正,还挑拨两兄弟的关系

雍正继位后,八爷党对皇位依旧贼心不死,他们不甘心,一直都在找机会对雍正下手。明面上用祖宗规则、圣祖言论约束雍正;暗地里抹黑雍正。要抹黑,最致命的无疑是动摇其皇位的合法性。失去合法性,雍正的所有政令都名不正言不顺,下面的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执行。说雍正篡了胤禵的位,就是八爷党夺嫡失败而对雍正发动的反击。

胤禵是八爷党的边缘人物,有很强大的军事影响力,胤禩既要防着他,也可以牺牲他。胤禵本人也一直都认为,康熙传位于他,是雍正篡位。八爷党再把谣言煽动一下,胤禵只会更加确信皇位被别人抢了,他会对雍正耿耿于怀,会处处与雍正作对。

雍正听到这些谣言,肯定也会对老十四有意见,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因此,两兄弟的隔阂,只会更加深重,不管这对兄弟最后谁胜谁负,只要他们开战,就符合八爷党的利益,既削平了老十四,也让雍正受到损失,还背上打击兄弟的骂名。

如果说成康熙传位胤禩,那就是将他放在炉火上烤。当时,几位上书房的大臣和胤禩都在现场,这样低水平的造谣只会让其他见证人看不起,人家会打心里觉得老八沽名钓誉。此外,雍正会怎么想?你老八抢皇位,我既往不咎还给你高官厚禄,没想到你竟然还在睁眼说瞎话。雍正肯定会将打击的矛头,对准胤禩。与其引火烧身,还不如隔岸观火,看你们亲兄弟斗得死去活来。

胤禩等人被抄家后,还在坚定不移地用文字游戏谣言,无非是作困兽之斗,顺便将老十四拉下水。

秋媚说:谣言是一柄“攻心之剑”,其威力不亚于一支军队。八爷党通过文字游戏抹黑雍正,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打击手段。雍正的“新政”,本已不得人心,也让很多人对其产生不满,这些人面对抹黑雍正的谣言,宁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

秋媚读史


在《雍正王朝》中,八爷党是雍正皇帝的死对头。他们不仅与雍正争皇位,在争位失败后反对雍正的新政,妄图阴谋逼宫,还极力捏造谣言,说雍正弑君,抢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胤禵作为谣言的主角,而不是别人,是因为这样说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后来居上的十四阿哥胤禵

太子胤礽被废后,八爷胤禩一度志在必得,这时十四阿哥胤禵也是八爷党成员之一。但后来康熙逐渐发现胤禩其心可诛,遂利用推举新太子一事,将其彻底打压。而在这之后,胤禵开始逐渐脱离八爷集团,形成自己的势力,后来居上。



康熙朝晚年,储位虚悬,朝野都在观望。这时西北罗布藏旦增造反,康熙决定从皇子之中择一贤者,封大将军王,前往西北挂帅。朝野猜测,谁成为大将军王,谁就是康熙心目中默认的继承人。

此时,八爷集团、四爷胤禛和十四爷胤禵三大势力都在竞争大将军王。最终,在胤禛的推举下,胤禵成为大将军王,八爷党的企图再次落空,而胤禛则与胤禵达成政治交易,把年羹尧放在了陕甘总督的位置上,以便在关键时刻牵制胤禵西北大军的粮草。

由此,胤禵继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八爷党开始反扑,在康熙的寿诞上将胤禵送的寿礼调包成一只死鹰,康熙并没有追究。实际上康熙是在稳定形势,不给胤禩搅乱局面的机会,以便能在大限将至前顺利完成传位。但朝野内外并未看出康熙的意图,都以为康熙早已内定了胤禵继位,这才有意纵容胤禵。

这时,朝野基本都认定胤禵是铁定的新君了。

四,还是十四?

也正因为死鹰一事,康熙遂一病不起。

康熙弥留之际,说要传位给四阿哥后,便撒手人寰。这时,胤禩打断了大家的哭声,质问已去世的康熙:“皇阿玛,您刚才说传位给谁?”

胤禛自然针锋相对:“大家都听清了,皇阿玛说传位于四阿哥。”这时候老十出来反驳,说皇阿玛只说传位,没说什么四阿哥。紧接着,又有两位阿哥站在胤禛一边,异口同声地说:“我也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这时,九阿哥胤禟灵机一动,说:“没错,是有个四字,不过是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

在这里,胤禟固然是胡搅蛮缠,浑水摸鱼,但他确实走了一招妙棋。因为康熙已死,到底传位给谁已经死无对证,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只要大传没有落到老四胤禛手里,一切就都还有回旋的余地。而老十四胤禵在康熙去世前是最热门的储君人选,所以说编造传位给胤禵的说法,对在场的皇子和大臣们而言都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而且,胤禩已经买通了丰台提督成文运,只要调动丰台大营的兵马控制京城,然后再改了诏书,直接继位。老十四胤禵虽手握重兵,但他毕竟远在西北,主动权并不在他手中。

但让胤禩没想到的是,被圈禁了十年的胤祥突然出现,赶在八爷党之前调动了丰台大营,并迅速率兵包围了畅春园。八爷党见再无翻盘希望,也只好下跪。

胤禵搅局,胤禩推波助澜

但是,八爷党虽然下跪,但并没有真心认输。

雍正继位后不久,胤禵被解除了兵权,然后在图里琛的监视下回京奔丧。一到京,胤禵便大闹灵堂,话里话外指责雍正夺走了本应属于他的皇位,骂尽皇子百官。



而胤禩、胤禟等人在灵堂煽风点火,哭着闹着说康熙死得冤,死不瞑目,这无疑让胤禵更加确信,康熙之死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紧接着,西北战事再起,胤禵对自己当年的大将军王之位念念不忘,遂跃跃欲试,结果雍正却故意封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北统帅大军,与罗布藏旦增作战。


胤禵一方面私下联系自己的亲信富宁安,令其不要听年羹尧的指挥,结果富宁安被年羹尧设计杀死,年羹尧反而巩固了自己在西北的绝对地位;另一方面,他还找到宠爱自己的母亲乌雅氏,让他去劝雍正封自己为大将军,结果乌雅氏的请求被雍正断然拒绝,乌雅氏也在雍正和胤禵的争吵中病情加重,最终病死。

心灰意冷的胤禵躲进王府,与乔引娣双宿双飞起来。而八爷党见状,非常不愿看到胤禵知难而退,便开始暗地里推波助澜,而胤禩还亲自前往府上游说,鼓动胤禵出来和他们一起跟雍正斗。胤禩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撺掇雍正和胤禵同室操戈,而他们也可趁机从中渔利。



但胤禵并不傻,他虽对传位一事心存疑窦,但也不想让胤禩当枪使。所以,他只说自己不会袖手旁观,但也没有许诺什么,胤禩可谓是空手而归。

胤禩的抹黑让雍正留下了千古骂名

借整顿旗务之机,不甘心失败的胤禩与关外四大铁帽子王勾结,突然发难于朝会,要求实行八王议政。最后,逼宫被胤祥粉碎,雍正下定决心,将胤禩、胤禟等人抄家查办,八爷党也灰飞烟灭。

当然,胤禩也不会让雍正好过。在临死前,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继续撺掇弘时夺嫡,与弘历去争,好让雍正感受到骨肉相残和丧子之痛,第二件事就是命令发配到云贵极边的门人散播雍正弑君并篡改传位诏书的谣言。



由此,雍正抢了胤禵的皇位并将诏书上的“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的流言从宫廷逐渐散播到民间,并被曾静等落魄文人利用,添油加醋,写到书中,雍正也因此背负了弑君篡逆千古骂名。

正因为如此,胤禩才在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中告诉雍正:“我输了,可你并没有赢,你争了一辈子,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千古骂名罢了。”

胤禩和雍正斗了一辈子,最后仍不过是一败涂地,但他却用散播谣言的办法去抹黑一代圣君雍正的名声,说到底不过是输不起罢了。


达摩说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八爷党见证了康熙传位,为何还要说雍正抢了十四弟的皇位呢?

他们这样做不外呼几个目的:

制造谣言故意黑雍正为人处事不光明磊落,给他创造压力;制造舆论的力量趁机挑起了雍正和十四弟之间不可挽回的矛盾;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个假象——雍正为了做皇帝,可以不择手段从兄弟手里抢皇位;也让雍正失去了十四弟成为他帮手的可能性,让雍正多了个对手,八爷党这边则多了个帮手,趁机好浑水摸鱼。

不知回答的是否到位?请老师点评,谢谢![微笑][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