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导语:对于寒食节这一中国古代传统节日,许多人都不会陌生,但关于寒食节的休假制度,恐怕了解的人就微乎其微了。放假有益身心健康,这绝对是大家都认可的观点,但是节假制度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历朝历代统治者关于节假制度的考量,具体是什么样,这恐怕就是大家的盲区了。本文将以唐代寒食制度为例,深入分析其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大家也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寒食节假制度中,一窥节假制度的设立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一、寒食节假制度的发展历程

在唐代,第一次有法律明文规定寒食节必须放假,这体现出了寒食节地位的提升。由于政治变革或战乱的原因,寒食节假制度在唐代共经历了确立、发展和完善的三个阶段,下面我们将对此一一进行阐述。

1、第一阶段——确立

《旧唐书·职官志》云:“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行李之命。”根据这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官员有了法定节假日。具体而言,寒食节假制度的设立当始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开元七年,唐代官方首次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诸多节日规定为法定节假日,并给予长短不一的假期,从而使节日放假制度化(但寒食节并不在其中)。此后,唐玄宗又多次对节假制度进行调整,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唐玄宗颁布敕令规定:“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就是说,寒食节放四天假。这是寒食节在发展史上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唐代的寒食节假制度也由此确立。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唐玄宗

2、第二阶段——发展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国穷民困的局面中,此时,节假日的欢娱不但成为了奢侈,就连节假日本身似乎也成了摆设。

唐代宗即位以后,在政治上,平定安史之乱,离间了吐蕃和回纥联手入扰关陇、河右地区的行径,周边的附属小国又恢复了对唐廷的进贡,稳定了政局。在经济上,唐代宗重用第五琦、刘晏等人进行经济改革,增加了国家税收,促进了国家发展。这一时期,寒食节逐渐复苏并日趋兴盛,官员的节假也开始步入正轨。社会生活一旦恢复正常,享乐的意图就暴露了出来,那么延长节假日时间也就成为了必然,大历十三年,唐代宗发布敕令将寒食节假日延长至五天,这是寒食节假制度的一次变革。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寒食节相关的古籍影印

3、第三阶段——完善

唐德宗即位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税制改革——两税法,同时改变了父辈懒政和怠政的旧作派,勤政为民,使得中唐时期出现了一段较为繁盛的时期。唐德宗对过节有着特殊的嗜好,在他看来,热闹过节既是“中兴”时代所应该出现的景象,又是展示时代“中兴”的极好手段。在位期间,唐德宗屡屡发布诏令,支持、鼓励并资助官员们过节娱乐。

贞元六年,唐德宗发布敕令“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也就是说寒食节前给三天假,寒食节后给三天假,再加上寒食节当天,共给七天假。由此,寒食节也跻身唐代为数不多的假期时间最长的节日行列。自此以后,直到晚唐,寒食节放假七天遂成定制。从唐宪宗到唐武宗年间,根据各个史料记载,从寒食节到清明节放假七天。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二、唐代寒食节假制度的特点

1、细致可行

在唐代,对官员的节日休假有着严格的规定。三品以上的官,请假日满后,要去正衙销假,三品以下的官,只需到自己的直属长官处销假即可。寒食休假亦是如此,在唐代,官员节假休满后若不销假,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有逾期不销假的,就会扣掉该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在唐代,逢寒食节等节假日,京司百官都有值班制度,以备急务。韩愈、白居易等官员都曾在寒食节假日期间值过班,他们的诗中对此也都有反映。当值的官员都非常辛苦,必须通宵达旦,下值后还要接着参加早朝,可以算的上是苦差事了,更何况还有连续值班的规定,所以官员多不愿执行。对逃值的人,唐代法律也有专门的规定:如果是值夜班或昼班不到者,笞二十;通昼夜不到者,笞三十。假期结束了,还有一部分官员不能及时来上班,对此,唐朝法律也有明文规定:“诸官人无故不上及当番不到……若因假而违者,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边要之官,加一等”。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你不来上朝或者该你坐班你不来的话,就要处以笞刑,根据旷假日数累加。

依唐制,寒食节假扫墓之际,高级官员可享受免费乘驿的待遇。据《唐会要》载,经常参加朝会的官员,每逢寒食节,可以享受公车出行的待遇。但公私不分,流弊太大。唐文宗太和八年,朝廷整顿公费吃喝的风气,明确规定了公费事项的范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寒食节销假制度、值班制度、出行制度的规定,既有利于规范官员的作息时间、节假待遇,也保障了节假期间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2、时间充足

在唐代,寒食节假日一再延长,使唐人特别是官员拥有了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节日休假期间,官员们不但可以陪伴自己的妻儿老小,还可以还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宴饮吟诗;又或者追思祖先,以尽孝道。

元稹曾写诗描写自己一家人出去游玩的场景,又细致地刻画了郊外的绿水青山,“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诗中充满了轻快的语气,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闲适和喜悦。毕竟能享天伦之乐,实乃人间一大幸事。

而对于白居易来说,在寒食假日与自己的一众好友去郊外踏青宴饮,或许才是放松自己的最佳方法。在寒食假日的一次宴会上,白居易酒后诗兴大发,曾写诗道:“东郊踏青草,南园攀紫荆。风圻海榴艳,露坠木兰英。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喝着美酒,赏着美景,这恐怕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

除此之外,寒食假日的设立为唐人扫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有记载曾提到过唐代寒食节道路上的情景:“田野道路,士女遮满,皂隶佣丐”。平民尚且如此,官员扫墓的盛况就可想而知了。寒食节祭拜先人,不但是恪尽孝道的一种体现,更能使生者的心灵得到慰藉。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寒食节的宴饮图

3、富有人文关怀

在唐代,包括寒食节在内的大小节日都是属于官民同庆的,所以每逢节假日,民间的劳作也多休止。同样,士兵、工匠、奴婢、囚犯等特殊人群也享有这一节日。

唐武宗信奉神仙之事,于会昌四年的十月开始在大明宫修筑望仙台,想在来年的三月三登台成仙。结果第二年的二月十日是寒食节,唐武宗为了不延误工期,取消了三千神策军士卒的寒食假期。结果引来了工人们的罢工抗议,武宗又惊又怕,只好每人赐绢三匹并准休假三日,以示安抚,方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唐律规定,犯了徒刑或流刑的犯人在腊八节和寒食节都可以享受两天的假日,当然了,不可以出关押他们的地方。除此之外,在少府服劳役的奴婢和官户也是一样的待遇。

除了以上各项外,最特别的是,在寒食节期间,司法部门是不允许执行死刑的。这个规定在《唐律疏议》和《唐六典》中都可以发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寒食节的假期问题上,唐代表现的很有人情味,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会让其享受寒食节假日。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寒食节放风筝

三、唐代寒食节假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的寒食节假制度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唐代到元代,寒食节假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其进行了删减或增加,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一下各代是如何修改寒食节假制度的。

五代时期,寒食节假制度仍沿袭唐代,据《册府元龟》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二月辛卯,寒食假,帝出宣仁门,幸东宅。”就是说,在寒食假的时候,后唐庄宗可以不在处理繁忙的政务,可以得闲出去逛逛。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册府元龟》图书影印

宋代的寒食节假制度亦承袭唐代,北宋初期,寒食节给假7天就成为定制。后来真宗朝和神宗朝虽然也对各项节假日的法令进行过删改或者增补。但是对于寒食节假日的规定并没有做任何变动。

到了南宋时期,寒食节假日期就有所缩短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南宋刚建国的时候,边疆地区经常会被北方国家骚扰,因此规定,如果节假日有突发事件,各机关单位也要正常办事;第二点,南宋后期,有臣僚以宋金南北对峙、朝廷事务繁剧为由,先后多次上书请求缩减假期。从这一点再加上上文安史之乱后那种节假日形同虚设的表现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寒食节假制度和国家实力有很大关系,国家强大繁荣,百官和百姓才能享受安逸的假期,国家如果内部动荡,外部纷争,基本上寒食节假制度只能是个虚名了。

中原正统王朝的优秀制度,也为少数民族统治者争相效仿,最明显的就是金朝和元朝。

据史料记载,金朝曾多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推行寒食节假制度。金熙宗的时候,曾经规定寒食节可以休假三天;海陵王的时候,认为百官们的休假天数太多,为了不荒废官务,决定把寒食节假日减少到一天;金世宗的时候,又将寒食节假日增加到了三天,但规定“公务急速,不在此限”。金章宗的时候,寒食节假期延长至五天,并成为定制。

虽然在宋代之后,关于寒食节假日越来越不如之前的朝代了,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唐朝寒食节假制度的影子。

寒食节放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揭秘寒食节假日的前世今生

寒食节荡秋千形象

元代的相关制度也深受唐代影响。在元代,寒食仍为大节,放假时间也是诸节中最长的。中统五年,忽必烈颁布法令规定寒食节放假三天,但“公务急速,不在此限”。也就是说元代的寒食节假日又恢复到了三天。元代的的寒食假日相比唐代明显减少,但还是和唐代的节假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元朝的刑法中记载,囚犯或者遭到流放的人也可以享受寒食节假日,这显然是受到了唐朝制度的影响。

明朝建立后,对唐宋时期以来的假日制度作了重大改动,只保留了正旦、冬至、元宵三个节假,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寒食节假制度遂废止。

四、结语

我们从唐代寒食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发现其无论是从对社会心态的影响、还是对国家事务的处理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再一个方面,我们发现各阶层都享有过寒食节假日的权利,从中体现出了一定的人文关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借鉴该制度来调整社会事务的运转,提高社会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