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清明节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这当中唯一一个

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传统节日)两大内涵的日子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最初的时候,清明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存在的,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那清明是怎么从节气变成节日的呢?

这就要先从古时的另外两个节日说起。

第一个节日叫“上巳”。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后来就固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寓意洗掉身上的晦气。由于大部分百姓住在城里,从住家到城外水边总会有一段路程,所以后来踏青出游也变成了上巳节的一种风俗。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上巳节还有另外一个额外的功能,那就是男女之间的相亲。因为大家都会在这天一起出游沐浴,男男女女之间就多了一个相互见面的机会。一下子就能见到比平常更多的异性,那顺便相亲一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第二个节日叫“寒食”。寒食据说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但春日禁火这一规定在更早之前已有,所以这一说法纯粹是民间传说而已。

古时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是为“寒食”。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在汉代以前,寒食节一度长达一个月。到了唐代,随着人们使用工具能力的提升,火灾没那么容易发生了。而且一个月不吃热食,对身体健康也不好。于是寒食节就缩短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和小寒食”。三天的最后一天“小寒食”,有时就恰好跟清明节气是同一天。所以“寒食”和“清明”就开始混淆使用了。

寒食节还有其中一个重要的风俗,那就是扫墓祭拜祖先。至于这一风俗起源自何时,据说也是从春秋时开始。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开放包容度最高的一个朝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不那么计较之前历朝历代都要严格循序的“礼法”。之前提到,把寒食从一个月缩减到三天就是从唐代开始的。而且唐代还开创了一个影响至今的伟大创举——那就是“清明假期”!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对的,你没有看错,我们的“清明假期”是从唐代就开始有了的。据资料记载,在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便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到贞元六年(790),假日更是增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更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了。

看来我们都要一起来感谢我们伟大的唐朝祖宗们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到了宋代,主流的理学比起唐代的开放包容可以说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理学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的,上巳节这种一起沐浴附带相亲的节日当然不受待见,于是就逐渐息微,直至消失。可是郊外踏春出游这一传统却保留了下来,跟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到了元代,蒙古人成了当权者。

你让他们吃寒食?还要吃三天?不,一天都不可以!

于是寒食就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到了明代,清明终于顺利地完成了三合一的蜕变,从一个节气,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并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1、祭祖

清明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其中以墓祭最为普遍,又称为扫墓,一般都是家族内进行。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还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2、插柳

清明插柳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为了纪念神农氏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以此来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第二种是为了避邪

由于清明祭祖的习俗,有人也将清明视作“鬼节”。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把观音菩萨蘸水普度众生的柳枝视为有驱鬼辟邪的作用,于是便插柳条在家门以作避邪驱鬼。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第三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次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去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3、踏青游乐

大好春光,不去外面浪一下都对不住自己啊!这个小心思从古至今,未曾平息!

所以古人就有清明外出郊游踏青的风俗,他们在野外拔河、放风筝、荡秋千、踢球(蹴鞠)、斗鸡、射柳……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清明节的应节食品

中国人过节,总得吃点好的。虽然清明节的前身是寒食,不能用火,但这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

江南一带吃的是青团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山西地区是提前蒸好大馍“子福”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广东人吃荞菜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客家人吃的是艾粄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很多地方都在吃的“馓子”。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闽东地区的乌稔饭。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还有好多其他的食品,不一一尽录了。

一些有关清明的冷知识

1、 关于清明最著名的诗歌是那首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为啥要去找酒家呢?那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还是有寒食的习俗,而清明是寒食过后的第一天,杜牧这是要去找酒家去开荤呢!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2、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并不一定是清明的景色!关于此画名称中“清明”二字的含义,现在史学界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就是清明节气。二、是宋朝汴京城里的“清明坊”。三、是画家奉承向皇帝示好的言辞,“清明”就是“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的意思。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最后再送大家一张神图,祝大家清明节快乐!

清明的逆袭:我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休过清明假的请为我点赞!

想了解更多生活中好玩的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雅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