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肃顺斗,肃顺为何不联合恭亲王,肃顺胜利了古代历史会怎么走?

龙吟阁主


谢谢。这个问题有几个小问题,一一剖析。

第一,肃顺有无可能联合奕昕?答案是不可能!肃顺和两宫斗争的本质是权臣对皇权的染指。对肃顺来说首要问题是八大臣的权力分配,不可能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下,再加入一个人分蛋糕。对奕昕来说,无论出于国家还是皇族利益都无法与肃顺达成合作。也正因为这样,奕昕无法自立为帝,只能选择与法统上的皇权者两宫皇太后合作。

第二,如果肃顺赢了会怎样?答案是更加糟糕。根据古代历史游戏规则,肃顺赢了,大概率是八大臣的互相清洗,最终首要权臣携天子以令诸侯,此时的政府对湘军淮军楚军没有政治上权威,天下大乱。对,这个情形和东汉末年是一致的,随后就是无休止的军阀混战。不要天真的认为肃顺会支持改革,作为满清贵族和他的教育背景,保守的政策才是他的合理选择。长期以来历史对慈禧的评价是非常负面的,但我个人认为慈禧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远大于失误。在镇压太平天国中崛起的汉族政治军事集团臣服于她高超的政治手腕,在保守势力强大的政治氛围中扶植了洋务派,承担了甲午战败的政治后果。最终,维护了清帝国的完整,这一点对于中国后来的领土完整至关重要!可以说慈禧在那样的年代交出这份答卷不容易。

附带说一下,古代历史有两个叙事硬伤,1、对女性的污名和贬损,把国家问题归结为女人的比如杨玉环妲己甚至陈圆圆,无视女性功绩夸大问题的比如吕后武则天,包括慈禧。2、脸谱化。好人坏人泾渭分明,坏人就是头顶冒脓脚底张疮的怪,反之好人也是德行高洁济世救民的好人。可真实世界并非如此,每一个人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他在历史中的选择和行为必然有其逻辑,也必然有其局限。


徐超UPever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表明两个观点,一是肃顺与恭亲王如“一山两虎”不可能联合,二是“辛酉政变”是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而绝非慈禧和肃顺二人。

肃顺


肃顺与恭亲王奕訢如“一山两虎”,不可能共存,联合更无从谈起

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咸丰帝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召恭亲王奕訢作为军机处行走进入军机处,进入军机处的奕訢一直是首席军机大臣,参与权利中心的决策部署,一时间权倾朝野。

然而政治游戏,瞬息万变,两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对于肃顺和恭亲王奕訢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这年七月,恭亲王奕訢在自己生母病重的时候,向咸丰皇帝请求册封生母为皇太后,咸丰含糊答应,却没有下旨,于是恭亲王奕訢就借首席军机大臣之权,传旨册封了,这可是大不敬,于是这件事引起了咸丰皇帝强烈的不满,和对奕訢的反感。后来,当奕訢的生母下葬后的第二天,咸丰皇帝就以“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解除了恭亲王奕訢的全部职务。

这对恭亲王奕訢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连奕訢自己都没有想到,两年后,自己便成了一位空有“亲王”封号的摆设皇子。恭亲王奕訢的“下位”,却对应的是肃顺的“上位”。

恭亲王奕訢

无巧不成书,原本厮混的肃顺便在这一年开启了政治生涯,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肃顺由一个御前侍卫升为户部尚书,又被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引入军机,共参要政”。超擢之速不仅令“廷臣咸侧目”,也使奕心生不快,因为肃顺的发迹和自己的失意这种时间上前后相连的巧合,实在使恭亲王奕訢难以生出对肃顺的亲近感,“一山两虎”初现端倪

咸丰八年,发生的耆英议约违旨案,让肃顺和奕訢的矛盾升级。这个案件的焦点,便是给耆英量刑定罪,朝中权臣争论不休,主要分成了两排,以奕訢为首的为其开脱罪责,以肃顺为首的主张将其立即处斩。此时奕訢虽未复职,但其仍在皇族宗室中有较强的威信和政治势力。耆英被咸丰帝处死的结果,将肃顺和奕訢的矛盾又往前推了一步

一年之后,“五宇号官钱案”发生。肃顺为整顿财政,实行强硬手段,打击范围比较广,此案前后延续二、三年,波及数百人之多。“恭亲王府首领太监孟来席因与此案有涉,其家人也被查抄”。恭亲王侧福晋的父兄也受此案牵连,

该案件将肃顺、奕訢两人变成了“一山两虎”

后来两人在朝中,只要有分歧出现,必定是针锋相对。《北京条约》签订后,奕訢上奏“借师助剿”,以肃顺为首的强硬派,以“遗祸将来”为借口,予以否定。此时,以奕訢为首的北京集团和以肃顺为首的热河集团正式对立

影视剧中的肃顺

如果说此时两人矛盾尚可调和,然而咸丰皇帝北狩热河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升级为不可调和的权力之争,已无冰释前嫌、重新合作的可能。

咸丰帝在英法联军进北京后,做出了逃离北京,避祸热河的决定。而奕訢便留守在北京,第一次咸丰在奕訢等人的奏折上,朱批到:“著俟抚局已成,不致别生枝节,即加紧弛奏,以便回銮,慎之!密之!”这时,咸丰是有回銮打算的。

然而,咸丰帝在廷寄中又明确表示如果英法联军离开了,他就回。但是过几日,咸丰皇帝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明确表示不回了,而后来咸丰皇帝也确实没有再回到北京,病死在了热河。

可最让奕訢难以接受的是,自己请求到热河去见咸丰皇帝最后一面的夙愿,都没有得到允许。

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北京集团认为,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咸丰帝的决定转变如此之大,甚至连咸丰皇帝不愿见奕訢的账也一并算在了肃顺等人的头上,这样的结局,直接导致了两个集团彻底死磕,“一山不容二虎”上演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是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而绝非慈禧和肃顺二人

方才已经说到咸丰皇帝避祸热河发生的一起,已经让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北京集团和以肃顺为首的热河集团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辛酉政变”实际上是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而并非慈禧与肃顺二人的斗争。

咸丰皇帝病逝后,立慈禧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景寿、 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辅政大臣,控制了政局。

慈禧太后

辅政八大臣中并没有出现恭亲王奕訢的名字,这也是奕訢最终出手和慈禧联手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后来当以肃顺为首的辅政大臣与慈禧发生了矛盾,慈禧便联合慈安下旨让奕訢到了热河。

奕訢到了热河后,对待肃顺等辅政大臣,都以非常平和的姿态,所以麻痹了肃顺等人。然后私下却与慈禧、慈安密谋政变。后来奕訢先回北京,将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笼络住后,做好了政变准备。慈禧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护送先帝梓宫为由,先于肃顺回到北京,结果等到肃顺护送咸丰皇帝遗体,回到北京便被抓起来,并被斩首了。

由此,可以看出,慈禧与肃顺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政变直接原因,而政变的根本原因便在于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北京集团和以肃顺为首的热河集团不可调和的矛盾。

慈禧太后


如果肃顺胜利了历史会怎么走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已成历史,木已成舟。不过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如果政变结局是以肃顺为首的热河集团胜利了,那么他会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置慈禧、慈安、恭亲王奕訢;二是如何处理自己的集团和北京集团的关系。

第一种假设:如果肃顺胜利后,杀了慈禧、慈安、恭亲王奕訢,那么当作为辅政大臣的肃顺如何面对同治皇帝,你杀了他的生母,他还不等到强大了后,找你秋后算账,即使同治不杀你,背后的北京集团、王宫贵胄也会推动同治清理肃顺,结局也会和现在的历史差不多。

第二种假设:如果肃顺审理后,不杀慈禧、慈安、恭亲王奕訢(当然这个假设有点不可能),那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敌对势力,一定会想方设法搞垮肃顺,宫斗、政变将不休,这样的话,一定会加速内忧外患的清王朝走向灭亡。

第三种假设:如果肃顺胜利后,杀了慈禧、慈安、恭亲王奕訢,废了同治,另立新君,或许能够换来一丝拖延清王朝走向灭亡的时间。毕竟就肃顺掌权后的政绩来看,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得罪了许多利益人群。即使肃顺的掌权能够得以延续,却只能让清王朝“回光返照”。然而清朝的问题,已经坏到骨子里了,内部腐败,外部列强入侵,根本给不多少时间给肃顺折腾。

肃顺


综上所述,肃顺不可能与恭亲王奕訢联合,“辛酉政变”是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绝非慈禧和肃顺两人的斗争。

退一万步讲,即使肃顺胜利了,历史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轩羲十三,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个关注,谢谢!


轩羲十三


可以说肃顺的失败是晚清史上的一大损失。

虽说晚清落后挨打的丢人历史,属于积弊重重,并非一两个人就能改命。但昔日咸丰皇帝的股肱重臣爱新觉罗·肃顺(下面简称肃顺),却是最有可能拯救大清的人。

当然,放在慈禧太后执掌晚清江山的四十八年里,曾在咸丰帝驾崩伊始大权独揽,却一不留神被慈禧绑了杀头的肃顺,是个在晚清贵族里相当“拉仇恨”的人物。肃顺被绑赴刑场时,北京城里的权贵子弟们,就家家兴高采烈围观,还嘻嘻哈哈朝肃顺扔石头,简直比过年还喜庆。肃顺遇害几十年后,大清老王爷奕譞还得意洋洋炫耀自己曾“拿肃顺”。但大清救星曾国藩,却四个字叹息了肃顺之死:自坏长城!

而放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这话绝不夸张:肃顺被杀后,清王朝接下来的五十年国祚,甚至大清权贵们骄奢淫逸的生活,却正是这个招他们恨的肃顺,强硬打下的家底。具体说来,就靠了肃顺三个本事。

一:通透的治国眼光

作为郑亲王家的婢妾之子,肃顺年轻时和北京城其他闲散宗室一样,过了好多年花天酒地的浪荡公子生活。可他硬是在市井胡混中练出了本事。照《近代名人小传》里形容,肃顺“接人一面,终身能道其行貌,治一案牍,终年能举其词”。简直天赋秉异。

待到四十二岁那年,身负奇才的肃顺得到了咸丰帝的重用,瞬间让咸丰帝有“捡到宝”的幸福感觉:此人说话办事都从不拖泥带水,且专扛苦活累活。越得罪人的苦差事,他摊上越是战意高昂。放在满朝庸才的北京城里,简直就是异类。于是官位刷刷高升,成了咸丰年间“一人之下”的柱国重臣。不过比起这办事能力来,肃顺更关键的本事,就是治国眼光。

与同时代那些或混日子或无知的“大清重臣”们不同。长期混迹底层(京城茶楼市井)的肃顺,早看透了清王朝的病根:为什么从嘉庆帝到咸丰帝,都知道大清朝每况愈下,每个皇帝也都励精图治,可这大清江山,为什么却越治越糟?肃顺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咱们旗人(晚清权贵)混蛋多,懂得什么?”

说白了,这个大清江山,已经被腐败的权贵们,几乎抽干了血肉。不扫掉这些“混蛋”,大清朝再怎么折腾都没救。只此一句,肃顺的觉悟,已经碾压道光至咸丰年间,所有中枢重臣们。

二:襟怀开阔的用人思路

本着“旗人混蛋多”的坚定信念,大权在手的肃顺,开始了对晚清政治的强硬改革,尤其叫权贵们叫苦不迭的一条,就是肃顺开阔的用人风格:别管生得多好,把持高位的混蛋,统统给我滚蛋。大小官员选拔,更要不看出身资历,是人才,就给我大胆用!

肃顺的的府邸,当时夜夜灯火通明,许多后来中国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都是他的座上宾。中国近代首任公使郭嵩焘,当时还是他的心腹幕僚。这些人或是得到肃顺推荐,或是被肃顺暗中助力,从此大展拳脚。比如曾国藩在前线组建湘军,受到重重刁难时,也是肃顺“遥控”局面,帮曾国藩清除一切阻碍,这才有了湘军虎狼般横空出世。

不夸张的说,在19世纪那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来,许多叱咤风云的英才,却都是肃顺早早替大清朝“储备”下来。

而咸丰年间一心物色人才的肃顺,却也无意之中,做了另一桩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力救左宗棠。

身为未来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咸丰年间的左宗棠,还只是湖南巡抚骆秉章门下的幕僚,却只因几句话得罪了总兵樊燮,被樊总兵一怒泼了脏水,忽悠的咸丰帝都下了“可即就地正法”的命令,眼看铁板钉钉是死。与左宗棠从无来往的肃顺,却在得知了左宗棠一身才华后,不假思索站出来:死定了?我救!

随后,肃顺巧妙布局,不顾“满族大臣不得私自结交汉臣”的官场忌讳,与潘祖荫等大臣们一唱一和,又“忽悠”得咸丰帝消了气,反而发现了左宗棠人才难得,立刻赦免了左宗棠,并从此大力提拔——十六年后抬棺出征,为中华收复一百六十万新疆国土的大英雄左宗棠,就这样奇迹般的,被肃顺从鬼门关上拽回来!

三:铁腕的反贪手腕

如果说肃顺用人,是让权贵们叫苦,那么肃顺的反贪,那更是在整个朝堂拉仇恨。

肃顺为官,常挂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唯知要钱耳”。而他最咬牙切齿的,就是“唯知要钱”——不治腐败,大清没救。

于是,在肃顺平步青云的咸丰年间,他的反贪风暴,也是多年如一日狠刮,甚至走到哪里就刮到哪里。在户部尚书任上,就严查“户部银案”,一口气抄没官员数百家,抄出赃款数千万两白银。在左都御史任上,又严查科考舞弊,把卷入科场舞弊案的内阁大学士柏葰,咬牙送上法场杀头。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血腥的大案:顺天考案。

可以说,肃顺任上掀起的,是清王朝自雍正帝驾崩后,又一次力度空前的反贪风暴。效果也是“数十年诸弊净绝”。清王朝能够以高效的行动力,启动火热的洋务运动,首先就得益于肃顺整顿后,那焕然一新的政风。当然,这好政风,也没维持多少年。

不过,待到肃顺死后五十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大清的满朝权贵,却只剩了哭和跑:当年那个力挽狂澜的肃顺,已在他们的喝彩声里被杀了。不会有下一个肃顺站出来,顶风遮雨给大清续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