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给老百姓带来“稳稳的幸福”

麦苗吐出穗儿,葡萄树长出叶儿。4 月18 日,在经开区南垭村,贫困户张许德起得格外早,煮猪食、喂鸡鸭,忙完家里的活儿后,赶紧到村里的农家乐上班。“我主要负责打扫卫生、洗碗端盘,每个月有1500 元的工资。”张许德说,儿子儿媳已出门打工了,虽然2015 年已脱贫,但这几年帮扶力度不减,有产业、能就业,日子充满希望。

据悉,截至去年底,我市仅剩19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全市上下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和发展农业生产,不敢有丝毫松懈。

产业抓牢 斩断穷根

“去年10月,我家代养了两头本地母牛,其中一头牛已经生崽了。前两天,帮扶干部和我一起算了算账,今年上半年增收6000余元问题不大。”在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贫困户胡友德说,以前养牛为耕地,现在养牛为挣钱,加上“借牛还牛”模式,养牛风险小了,日子很好过了。

胡友德所说的“借牛还牛”模式,即政府投入帮扶资金70万元到久云牧业公司,由公司统一购买种牛,按协议“借”给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以5年左右为一个养殖周期计算,以产崽4个为标准,牛崽归贫困户所有,养殖周期满后母种牛“还”归公司。对于重病、重残或无条件养殖的贫困户按协议再反向“借”给公司代养,每年每头牛可获得固定收益500元。为消除贫困户后顾之忧,久云牧业有限公司还为其提供养牛技术、销售、防疫等帮助。领养户只需要出一份人力,腾出两间旧屋,把牛养大就可以。

目前,该镇已经通过以上两种模式带动25户贫困户自养45头牛、56户贫困户双向委托公司代养60头牛,实现户均增收达1200余元。同时,通过“公司+专合社(大户)+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养殖大户和有发展能力的贫困群众自建家庭农场25个,养牛1300余头,同步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余人,贫困户400余户1400多人增收致富。

今年,我市根据个体实际分类完善帮扶计划,在产业断穷根上,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进产业发展。

增加岗位 稳定就业

一大早,通江县沙坪乡滥井坝村里,村民们陆续出门,种菜耕地、管护青花椒、放牛,春光下,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格外亮丽。

“在森林高火险期和森林高火险区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听到熟悉的小喇叭声,村民们知道是胡大成巡山了。“这份工作一年能领5000多元,我还领办了种植养殖合作社,不仅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动2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胡大成说,自己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对有劳动力、有意愿就业的,要作为就业帮扶第一梯队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今年,我市选聘5500名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资源管护并获取劳务报酬,年人均报酬在5000元左右,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除了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我市正在组织“春风行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专项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推介、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我身体不好,留在家,家属和儿子都通过扶贫干部的帮忙,顺利外出打工。”平昌县南风乡大玉村贫困户莫尚文高兴地说,“现在政策好,挣钱路子多,我们脱贫致富有信心。”

底线兜住 短板补上

这几天,平昌县大寨镇四垭村里,62岁的唐金碧正忙着育秧,“圈里养着1头猪、10多只鸡鸭,今年我准备栽1亩水稻、1亩玉米,加上政策兜底,应该能脱贫。”在1942名未脱贫困难群众中,唐金碧就是其中之一。

“我老伴儿有肺病,往几年在外面打工落下的后遗症,干不了活,端盆水都不能端重了,两个女儿已经出嫁,条件也不好,我一个老婆婆,一年挣不到钱。”唐金碧说,现在两人都有低保,都已经满60岁,每月能领到养老金,自己再发展点庭院经济,坚决要脱贫。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我市聚焦未脱贫人口,确保实现彻底“清零”。把着力点集中到未脱贫人口收入达标上,减少刚性支出,增加现金收入,做好兜底保障,同时同步做好监测户、边缘户、临时困难户等三类群体的跟踪帮扶,建立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控,防止致贫返贫。

尽管早已经脱贫,但巴州区梁永镇宏福村里,贫困户陈贵宗仍是扶贫干部长期关注的对象。“他中过两次风,老婆又患有精神病,虽然现在搬进了聚居点,但稳定增收还是有点问题。”村支书唐俊说,除了该享受的政策一样不少,目前还根据实际情况帮他家规划了庭院经济,最终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不脱帮扶,除了未脱贫人口外,我市还聚焦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确保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