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坐在火車上看窗外,沿途風景總是驚鴻一瞥。


如果走下火車,從另一個視角打量成昆鐵路,又會有怎樣的發現?


4月14日,懷著滿心期待,記者一行從峨眉出發,經245國道南下,沿著大渡河金口大峽谷探訪成昆鐵路。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過了峨邊,進入金口大峽谷。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峽谷西起漢源烏斯河,東至樂山金口河,全長26公里,成昆鐵路貫穿其間,時隱時現。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大渡河如同綠色絲帶飄落山間,河面平闊,兩岸奇峰對峙,如筍生,似劍立。偶有山間落石,提醒著來訪者這裡地勢險峻。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一路車行,總算踩上了關村壩站站臺。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環顧四周,但見壁立千仞,仰望山頂時不得不用手扶住帽子。長長的站臺,兩端連著黑洞洞的隧道,大渡河不知疲倦地在小站背後流淌著。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位於峽谷腹地的關村壩站是成昆鐵路上一個被群山掩映的寧靜小站,目前每天只有2趟旅客列車停靠。


當笛聲劃破峽谷的寂靜時,大山裡的人們與鐵路聯繫在一起。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該站副站長鄭洪東在這個五等小站已經度過了21個年頭,對這裡的一山一水都熟悉而倍感親切。


他現在仍然記得初見關村壩站時的情景:他帶著床、臥具、鍋碗瓢盆隻身來到關村壩站,山風呼嘯,等待他的只有一排紅磚瓦房,站徒四壁,冷冷清清。


見證了小站變遷的鄭洪東很是感慨。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沒有電話、電視,方圓幾里基本看不到人。現在不一樣了,有空調、熱水、無線網絡,生活環境、工作條件都變好了。特別是這裡被打造成旅遊區後,來的人也多了。”


55年前,成昆鐵路建設者用388噸炸藥在山間炸出一塊平地,造就了這個全國罕見的橋隧相連的洞中火車站,關村壩站“一炮而紅”。


若干年後,電影《觀音山》讓這座小站再次“走紅”。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現在,關村壩站已然成為成昆鐵路上的“打卡聖地”,遊客紛至沓來,用影像將峽谷風光和小站風情一一珍藏。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車站旁,半山腰處,鐵道兵博物館依山而建。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這座全國唯一以鐵道兵為主題的博物館,是峽谷深處一道亮麗的紅色景觀。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遊歷在展廳中,一件件老物件叩開時光大門,一下子把人帶回到鐵道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艱辛築路年代。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峰迴路轉,沿河岸繼續前行。


“老昌溝,老昌溝,十人見了九人愁。一天不見太陽面,只見猴子扔石頭……”


當地人的傳唱在耳畔迴響。


橫跨在老昌溝上的“一線天”石拱橋如彩虹凌空,天塹變通途。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這座僅用99天建成的橋,至今仍保持著中國跨度最大的鐵路石拱橋紀錄。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夾縫中觀天,僅剩天光一線,當列車從橋上呼嘯而過時,遊弋在兩側峭壁間的穿堂風撲面而來。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為防止崖壁落石影響鐵路安全,幾經改造,如今的“一線天”石拱橋戴了“帽子”、穿了“衣服”,變成了“廊橋”。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過深溪溝大橋,來到此行最後一個目的地——“天下第一柱”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黑區溝一號隧道口上方數百米高處的護壁,是原烏斯河工務段職工身繫繩索從山頂吊下來用水泥抹成的。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護壁如巨掌將半座山承託固定住,上刻“天下第一柱”五個大字

,隔塹相望的黑區二號隧道口上方的護壁上則相應地留有“世上無雙璧”字樣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原本紅色的大字已字跡斑駁、模糊難辨,但巍然聳立的高邊坡防治工程仍日復一日地守護著南來北往的列車。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飽經半世紀風霜,成昆鐵路蜿蜒盤旋,嵌入這高山長河中。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沿鐵道一路南下,即便雄闊如金口大峽谷,也終被拋在身後,不見蹤影。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寥寥長風,莽莽奇景。


想來這便是成昆鐵路的魅力,既莊重肅穆,又令人心潮澎湃。


關村壩、一線天,鐵路遇上大峽谷


(文/黃鈺皓 圖/向陽 袁亮 黃鈺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