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纯洁的梦想,凄美的爱情,痛苦的命运,不朽的传奇


这是《穆斯林的葬礼》封面中对这本小说的内容提炼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本著名作品会在现代被众多读者抵触呢?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获奖介绍

《穆斯林的葬礼》是由女作家霍达于198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并且四年后荣获矛盾文学奖。

说到茅盾文学奖,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我们所熟知的《白鹿原》、《长恨歌》、《暗算》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可以说,获得茅盾文学奖,就足以证明该作品在国内文学讲坛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我曾有幸在中学时代读过此书,当时深深被新月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还经常安利给同桌和好友,心疼新月心疼了好久。

但是近几年,《穆斯林的葬礼》争议不断,风评断崖式下跌

成为众多读者所不齿的文学作品,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简单概括这本书的故事脉络和事件主体,可以简单归纳为一部关于二代人的言情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妹妹插足姐姐婚姻

作品介绍 -主要有两条感情线

  • 一是新月和青年老师楚燕潮的师生之恋

师生之恋似乎有些违反世俗的禁忌,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开明的时代,仍然被一些人抵触。这个故事线确实是不太好。

开始是这样的,新月与青年才俊的班主任楚雁潮暗生情愫,但是不幸的是,因楚雁潮系汉族,被有着伊斯兰教信仰的“母亲”梁君壁反对,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在家庭的阻挠中愈加炽热

一次偶然的机会,新月意外得知梁君壁非自己的亲生母亲,自己的亲生母亲梁冰玉幼年抛弃自己远走高飞,不堪打击的新月风湿性心脏病复发,不幸病逝。

楚雁潮和梁家一家备受打击,楚雁潮日日徘徊在新月墓前,眼神空洞,似乎灵魂泯灭一般。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平心而论,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故事确实凄美,也不存在三观不正的问题,按理说不应该被读者无比向往感伤才对,那为什么会在现代被诟病呢、

原因出在他们这段爱情故事太纯洁太美好了,新月和楚雁潮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个单纯优秀聪明漂亮,离尘脱俗,总而言之她就是没什么缺点,一个博闻多识、才华横溢,俩人活在世上就像是为了追求爱情的。

而且作者在描述他们之间的纯美爱情时,用辞藻华丽的语句来大幅描绘他们的日常,语言之浮夸不切实际,就像是在他们在演当代玛丽苏电视剧一样,令读者鸡皮疙瘩起一身。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 另一段就是被一些读者恶评为乱伦之恋的韩子奇和梁家二姐妹之间的爱情纠葛了

主人公韩子奇与梁君壁结为夫妇

但是好景不长,日本全民侵华战争开始了。

韩子奇为了守住传承多年的家业决定出国暂避风头,但是保守固化的梁君璧死也不肯,执意守着空宅。

为了能保住梁家世代的珍贵玉器,韩子奇一人带着这些宝贝踏上了出国的轮船。

旅途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开放、俏皮,又饱受情伤的小姨子梁冰玉跟了上来。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冰玉和韩子奇相爱


出国后的两人颠沛流离,因为误会国内老宅被毁,家人失散生死难料,梁冰玉爱上了姐夫韩子奇,并生下了女儿韩新月。

梁君璧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韩子奇又难以在两姐妹之间抉择,冰玉只好只身一人离开

为了掩盖这个丑闻,梁君壁抚养妹妹与丈夫的女儿韩新月长大,但因心结难解,始终无法像对待亲生孩子那般真心对待新月。

这也是导致新月红颜薄命的间接原因,可以说这段伦理之恋是致使二代悲剧爱情故事的诱因。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冰玉带着孩子回家

其实客观来说,这本书并没有一些恶评读者说的那么不堪,在这个作品出版的时代,可以说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但是为什么在现代却被冠上狗血乱伦恋的名头呢?

四十年前,读者们歌颂这本书里面的伟大爱情,丝毫不觉得价值观扭曲;

而四十年后,读者们却觉得毁三观了,拼命谴责梁冰玉和韩子奇呢?

归根结底,是时代的影响

我觉得应该辩证的去看这本书、这个现象,作品的受众和风评其实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987年,人的个性还比较单一固化,那个时代是需要释放的时代。

霍达作者的这个作品,采用大胆的思维,以解放天性不受伦理纲常束缚勇敢追求爱情为主线展开的故事,在当时那个时代,极大地鼓励了当时的年轻人积极勇敢地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勇气,所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穆斯林的葬礼: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狗血乱伦之恋?


但是回到四十年后,个人的恋爱权利更加鲜明,我们更加看重婚姻的忠诚,大家经常受一些媒体发布的断章取义的文章所影响,排斥一切与小三相关的信息。

在回顾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会因为其中一些与当代价值观不符合的观点,觉得排斥厌恶,因为大家的价值观已经在社会变迁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也充分说明了,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时代局限性。

所以,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偏激否定一个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而是辩证的去看待它,汲取其中符合当代观念的营养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