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連環畫圖書俗稱:圖書、連畫圖、小人書,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期,對於全民文化的提升和娛樂人民群眾的業餘生活,可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當時主要的大眾書籍之一。深得人民大眾的喜愛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工農群眾和孩子們,家有幾本圖書是很值得在小朋友們中間自豪的。聽書、聽戲、看連畫圖是那個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不少文盲的年代,是人們瞭解歷史、瞭解社會、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文化水平普遍較高的今天己不多見了。

圖書的內容種類繁多,有各種中外古典名著、現代名著、各種民間故事、神話童話、歷史的和現代的各類事件或人物、和平年代與戰爭年代、城市的和農村的各種故事、或根據各種小說編畫的連環畫圖書,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那時從新華書店買一本連環畫圖書,價格一般一角七、八分錢左右,好的頁數厚的稍貴幾分,反之則便宜幾分。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那時擺看圖書的生意極好,以此為生的長攤,圖書數量至少得六、七百本,有的上千本。圖書都是一本本半重疊的一趟趟地擺放在書架上,一般都是在一些小馬路向陽避風的路邊或市場房邊路角,用竹杆搭個布頂棚,夏日遮陽擋雨冬季遮風祛寒,有點經濟實力的布頂棚用帆布的。大門洞也是個好去處,省去了頂棚的花銷,當時連島城著名的劈柴院大門洞都有擺書攤。搞一些一米多長的小窄凳,人們便挨擠地坐在上面看圖書,大人孩子都有,一般孩子多於大人,凳子不夠時便蹲著看,有些孩子乾脆坐在地上看。價錢是一分錢一本,頁數多厚的二分錢一本,有的擺圖書的就乾脆將厚得從中間一拆二半,再糊上牛皮紙封皮成為上、下兩冊。有家中貧窮的孩子就二、三人合夥湊在一起看一本,嘻嘻嚷嚷、吆二火三倒也其樂無窮。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經濟實力再好點的就搞間趴趴屋,晚上鎖門不用收攤,圖書也多,並順便出租一些中國古典名著小說和民間故事小說。如:三國演義、:三國志、紅樓夢、水滸、封神演義、隋唐演義、三俠五義、儒林外史、西廂記、說岳全傳、金瓶媒、濟公傳等老版本的書籍,也有一些近、現代小說和外國名著等書籍。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我家南面小路邊,即現在的阜新路東邊當時有一擺圖書長攤;原小村莊蔬菜副食品店和小村莊糧店對門前,即小村莊前街靠人民路(當時叫小陽路)口處有幾個圖書長攤,也有幾個短攤(即地攤);四方大樓(即以後的第五百貨)、海雲街等處也各有幾個書攤,即有露天的長攤,也有短時的地攤。鐵中、鐵小路外的大門外也有擺圖書攤的;宣化路與寧化路、尚志街交匯處也有擺圖書的長短攤位;水清溝街頭處(即現今南豐路與四流南路交叉口處)也有擺圖書的攤位;攤位最多,書攤最大的要數四方市場的書攤了。當時的四方市場(主要即人民一路與人民二路之間,嘉善路與新豐路之間的區域),是東西走向一趟趟共有六趟房屋的市場(每趟房屋即有分為背對背的雙趟,也有純單趟的較大磚瓦房),房屋即有磚瓦平房也有木製棚屋,大部分是背對背雙向營業。在這兒有四、五家較大型的圖書攤,它們都是在木製棚屋裡的長攤,由於在屋內,所以都是風雨無阻、長年開放的長攤,並出租上面所講的舊時小說書籍,同時在小路邊也有露天長攤和一些短時地攤。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本人從小喜歡看書,兒時的我是這些圖書攤的常客。因我是家中小弟,學齡前,大學畢業在外地工作的大姐,便從外地按時給我寄[小朋友]圖畫雜誌等各種兒童畫書。稍大點,母親因擔任居委會主任較忙時,便讓我買醋打油、買菜割肉時便“割巴子”,七天八日的就能積攢下二、三角錢,便去書店買本連環畫圖書。幾年下來也儲藏了近二百本圖書,光三國演義就攢齊了全套,後來在文革中均被一火炬之全燒光了。

  記得六O年生活災荒年月,到處都是做小買賣的。況且那時因經濟收入少、營養品缺乏,成人不少都有浮腫病。寒、暑假期間守著這堆書幹什麼呢?我便和一發小的朋友一起,早上向母親要了中午兩個人吃的乾糧,用一大包袱包著圖書,還怕被同學看到,倆人用扁擔抬到離家較遠的四方大樓路邊,擺起了看圖書的地攤,這兒除了二、三個露天長攤外,每天都有一些地攤。我是不管書的厚薄一律一分一本、二分看三本,比別人家便宜,一天下來能掙一元多錢,好時能掙到2元多。大頭回家上交母親,留個一、二毛錢自已積攢再買圖書。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連環畫小人書——童年的美好回憶

寒假時冒著嚴寒,頂著往脖子裡灌的呼嘯的西北涼風;暑假頭頂無處可避烤人的烈日,汗水淋漓,雖挺辛苦挺忙碌倒也逍遙自在其樂融融,傍晚收攤時,看著口袋中的一分二分最大是一毛的紙幣甭提多高興了,花錢買的這些書終於排上用場了,“割巴子”的錢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還給母親了。這畢競是少年兒童的我第一次用自己的汗水掙到了錢,現在回想起來仍有新鮮的感覺,挺有趣有意思,心裡樂滔滔的美。

今天,早已不再為買書的花費而費盡心思了,但那種對連環畫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滋味卻也化作了一首懷舊的老歌,在時光的隧道里悠悠地迴響……

小人書,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已經有些陌生了。因為歷史的原因,它已經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可是對於人們的娛樂生活相對簡單的七八十年代,小人書卻給當時的少年兒童帶來了很多的歡樂。本圖文作者為網友“東方潤”,島城作家、文史學者張潤東,發表於2011年7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