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路街道分类施策让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


为进一步发挥好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着“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素质提升、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福利路街道根据不同党员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一制五式”党员精细化动态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分类施策”着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激发党员责任意识和乐于奉献、发挥作用的热情。

一是积分制贯穿党员管理全过程。坚持“服务交换、互帮互助”的原则,结合党员先锋指数争创、西固区党员积分考核管理手册和社区“爱心银行”积分兑换项目,继续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支部记录、个人申报、党员评议、组织审定等途径进行积分申报和审定,其中基本分由各支部根据每名党员履行基本义务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先锋分通过个人申报、党员评议等途径形成,扣除分通过支委会商议、党员评议和群众举报等途径形成。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通过量化评定,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

福利路街道分类施策让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


二是在职党员实施“双重式常态管理”。针对在职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地相对固定等优势,引导在职党员深入居住地社区报到,有效强化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严格实行“上班时间单位管、下班时间社区管”的“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制度,进一步充实在职党员的业余生活。结合党员特长和实际需要,设立志愿服务项目和“党员+X员”双向岗位认领,即设置政策宣讲员、党务监督员、矛盾调解员、治安巡逻员、文化宣传员、红色宣讲员、卫生监督员、志愿服务员、战疫先锋员等近10个角色,把各项任务细化到个人,通过个人选岗、党员议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方式,年终集中评议、奖惩和调整。

三是离退休党员实施“关怀式实时管理”。全街现共有党员3617名,其中退休党员3064名,占党员总数的84.7%,构成了社区党员的主体。针对这类党员空闲时间多、工作阅历丰富以及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三三制”(即:“三个一批”理顺组织关系、“三种方式”规范学习教育、“三力并举”引导发挥余热

),引导他们当好“监督员”、“参议员”、“宣传员”、“调解员”,开展社区党务居务党风廉政监督、帮助社区居民解除邻里家庭纠纷、开展革命传统精神宣讲、提供社区建设意见和建议等,发挥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心、退岗不退色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参谋作用。

四是流动党员实施“跟踪式动态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流入、流出动态管理台账和双向联系记录,指定专人定期联系,确保“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对流出党员实行网上动态学习管理,探索“互联网+支部”新路径,建立“网上党支部”,以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日为抓手,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微信QQ群等学习平台和载体,每月定期向党员发送学习资料、推荐红色读物,组织党员开展线上学习,并通过积分功能监督流出党员学习情况。针对流入党员,及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组织学习和各类培训,结合党内双向认领机制开展关怀帮扶,帮助流入党员实现“微心愿”,切实解决流动党员集中难、学习难、管理难,组织生活开展难、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在外关怀缺失等问题。

五是两新组织党员实施“共建式联络管理”。对辖区非公企业的党员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积极在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建党支部。对辖区内有党员但未设立支部的企业,采取“企居共建”形式,加强与非公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其培养成为企业发展的引领者、企业文化的宣传者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近年来,积极协调帮助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5个,设立天鹅湖社区“工地临时党支部”,街道党工委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重点培养非公企业的精英,注重将非公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为党员。

六是商铺党员实施“亮牌式示范管理”。设立“党员示范商铺”,从商铺室外环境、门头广告、室内环境、门前秩序、门前绿化等5个方面,对商铺进行评定亮牌,对去年已挂牌的2家商铺重新进行审核复审,让在辖区创业的商家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党员开设的商铺亮出身份,以挂牌的方式树立诚信经营与优质服务的典型,激励“党员示范户”不仅增收致富,还要从党员党性、精神文明、助人为乐等方面为群众当好“领路人”,让党员示范户成为群众的精神标杆,引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双向发展,进而带动文明诚信建设。

福利路街道分类施策让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


福利路街道党工委推行党员“一制五式”分类管理模式以来,有效破解了党员“学习不经常、作用难发挥、队伍无活力”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党员教育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