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天安門城樓緣何要祕密翻建

「揭秘」天安門城樓緣何要秘密翻建

一直以來,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廣受世人矚目。令人想不到的是,51年前,被神秘“天棚”密封起來的天安門城樓不是在簡單維護,而是進行了秘密重建,這段歷史至今鮮為人知……

天安門城樓具有500多年的歷史,由於長期失修,建築結構已嚴重變形。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多次維修加固,但未能徹底解決問題。1969年河北邢臺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使天安門城樓損壞變形更甚。

因此,1969年底,國務院決定:徹底拆除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原規格和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門城樓。

重建天安門城樓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此次項目極為敏感,需“秘密翻建”,為此,施工期間採取了諸多保密措施。

參與人員嚴格保密

重建天安門城樓的工程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組成了由總參、北京衛戍區等有關部門組成的“天安門城樓重建領導小組”。承擔這項任務的是北京市第五建築工程公司。

當時,參與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因此,“五建”選派了一批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精兵強將,施工隊伍按軍隊編制管理,組成了木工連、瓦工連、彩油連、架子工連和混合連5個施工隊,施工人員總計約500人。

為保證施工過程的絕對安全,有關部門還調派了北京衛戍區兩個連的解放軍戰士加入工人隊伍,參與施工,防止有人破壞。

整個工程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所有參與這項工程的人員都經過了保密教育,要求他們絕不能向外界透露消息,即便是對家人也要守口如瓶。

據當時的木工連組長姚來泉回憶:“那段時間連家人都不知道我在哪兒幹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每個工種各有各的證件,每道工序之間不準互相打聽……”

8天搭出一個巨大的施工“天棚”

為確保工程秘密進行,整個天安門城樓必須嚴密遮蓋起來。

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高32米,要將這個龐然大物整個罩起來,為它做“世紀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用鋼管搭架,需一個月。所以工人將杉蒿綁在一起,層層連接,用葦蓆搭起“天棚”,除留出送料的馬道外,整個城樓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絲毫不露。搭起這個堪稱世界之最的“天棚”,僅用了8天時間,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為嚴守秘密,不僅北京市民不知道,就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園的工作人員也不知被葦蓆圍起的天安門城樓裡在幹什麼。

原樣不動,尺寸不變

此後,是秘密拆除城樓。為使重建後的天安門城樓“原樣不動,尺寸不變”,保持城樓的建築形態,在拆卸時,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把拆下來的一磚一石、一瓦一木都按順序編號放好、登記入冊,拍下照片,內外、上下、左右,按原樣碼起來。

參與重建的姚來泉現在還保存著當年的“重建紀念”鏡框,裡面嵌有毛澤東的手書:“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

重建天安門城樓工程,整個工期共112天,施工速度之快,質量之高,舉世罕見。重建後的天安門城樓,完全保留了它原有的外形和結構佈局。

“天棚”拆除後,展露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天安門。

(文章參考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等相關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