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躲猫猫”这个游戏。

如果孩子是那个数秒的人,这可以培养他的自制力,也能感受到找到人那一刻的惊喜;如果是那个躲藏的人,每次孩子被找到的时候,也都是非常的兴奋。

不过就是这样一项看似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游戏,却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有些孩子在玩躲猫猫游戏的时候,只要父母假装喊几句,孩子自己就出来了,但是也有的孩子非常认真,每次都藏得很好,让父母一通好找。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小陈有一个十分招人喜欢的女儿丽丽,今年才4岁。白白嫩嫩的,在家里是一个十足的开心果,周围的邻居也都很喜欢她。这天周末天气非常好,于是丽丽就央求小陈带着自己下楼玩一会,妈妈觉得难得有这么好的天气,于是就答应了。楼下的小朋友非常多,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有的孩子小陈之前也没有见过。丽丽跟他们不熟,所以也不好意思走过去跟他们一起,看到有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玩的哈哈大笑十分开心,丽丽忍不住也想玩一玩。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于是丽丽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想让妈妈陪自己一起玩。小陈觉得现在时间还早,再加上小区里有这么多孩子,平时也没有什么时间能够陪孩子好好玩一玩,没有想太多便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俩人玩了好一会之后,小陈感觉到有些累了,于是和女儿商量今天就玩到这里,可是丽丽似乎并没有玩尽兴,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拖着妈妈玩最后一局再回家。为了不打断孩子的兴奋劲,也架不住丽丽的软磨硬泡,就答应了。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最后一局,小陈却总也找不到孩子到底藏在哪里。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发现丽丽的影子。小陈焦急万分,大声的呼喊:"宝宝你赢了,快出来,我们该回家啦",但是无论她怎么呼喊也没有任何的回应。感到事态严重的她赶紧报了警,警察在调取监控录像之后发现,女儿就藏在草丛里,一名蒙着脸的妇女将她带走。看到这一幕,小陈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一方面深深的自责,是自己的疏忽没有把女儿看好,另一方面也担心女儿从小都没怎么离开过自己,被拐后会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可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作为父母,最害怕的就是孩子被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么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1.带孩子出门,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带他们出门需要加倍小心。尤其是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一定要紧紧牵着孩子的手,也一定不要让他们离开视线。因为人多拥挤,一不小心走散了,寻找孩子的难度很大。如果孩子这个时候遇到心怀鬼胎的人,那么危险系数将会大幅度提升。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2.不单独和孩子玩藏猫猫的游戏

躲猫猫的游戏看似很简单,但是其中潜在的危险还是很大的,家长能尽量不和孩子玩就不玩,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可以在两个家长同时在的时候玩,这样一个家长找,另一个家长带孩子一起藏,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3.给孩子灌输自我保护的意识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待在他们身边。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说明一些可能遇到的危险,比如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陌生人的车不要坐以及不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陌生人,遇到危险就赶紧报警或者大声的呼救,这些基本自我保护的方法可以在孩子遇到危险时起到一定的作用。

“宝贝快出来,你赢了!”妈妈跟女儿捉迷藏却再也找不到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家长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避免悲剧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