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下陶村:“花經濟”如何“盤活”一個小山村

廣西柳州下陶村:“花經濟”如何“盤活”一個小山村

在廣西柳州市石碑坪鎮下陶村九品香蓮種植基地,駐村工作隊員韋霽琛在搬運剛剛採收的九品香蓮。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在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石碑坪鎮,下陶村種植的九品香蓮正值採摘季節,池塘裡溢滿花香。近年來,這個西部山村大力發展“花經濟”,走上了致富道路。

因地制宜 憑“花”致富

下陶村曾被當地人戲稱為“山坳村”,三面環山,耕地稀少,曾經交通十分不便,同時產業薄弱,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子日漸凋敝。“那時是風過一身灰,雨落一腳泥,本村人往外跑,外地人也不進來。”說起以前的日子,下陶村黨總支書記鍾敏很感慨。

如今,這裡除了山仍舊翠綠,很多地方已大大變了模樣:寬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裡,曾經的泥瓦房變成了小樓房,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圍起竹籬笆,種上花苗,打扮成一座座小花園。

下陶村的發展,離不開花。68歲的村民覃引成如今閒時便到九品香蓮基地務工,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家裡還種有3畝的紫荊花苗。她回憶,在2006年之前,村裡還沒有人培育花苗。和周邊的村子一樣,當時下陶村主要種植甘蔗,不同的是,其他村種甘蔗能致富,而下陶村的甘蔗種植,一直沒有太好的效益。

“各家土地都不多,平均三四畝,收成好時,勉強解決溫飽,難以存下積蓄。”覃引成說,村裡的土地大多位於丘陵地帶,相對貧瘠,且甘蔗種植、採收都不方便。想要發展,還需尋找適合下陶村的產業。

窮則思變。彼時,外出務工的村民在廣東看到了紫荊花,便將一些紫荊花種子帶回了下陶村。“種子都是在大馬路邊、公園撿的,那時候都沒錢,不捨得花錢去買種子。”鍾敏說,當時,只有膽子大的村民,才敢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土地用來培育花苗。

2009年,紫荊花苗市場需求旺盛,一些村民通過紫荊花苗掙到了第一桶金。同年,在村委會擔任村乾的鍾敏加入了培育花苗產業。“那時1公分的紫荊花苗能賣1塊錢1株,3公分的15塊錢一株,一畝地能賺好幾萬元。”鍾敏說。

柳州市海波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湯海波也於2009年放棄在廣東經營的餐飲店,返回下陶村,發展紫荊花苗產業。他認為,花苗畝產值高,且當地的氣候十分適宜種植,前景良好。

鍾敏介紹,如今村裡種有2000多畝紫荊花苗,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其中,除供應柳州本地做綠化外,還遠銷雲貴川等地。下陶村近年來還拓展了不少花苗品種,發展了100畝九品香蓮基地。“2000畝紫荊花苗每年銷售額都有近700萬元,九品香蓮年產量約有60萬朵,2019年收入200萬元左右。”2017年,下陶村實現了全村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整體脫貧。2019年,下陶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000多元,同比增長約8%。

花木經紀人搭建市場“綠色橋樑”

隨著花苗產業越做越大,產品如何賣得掉、賣得好、賣得久?這成了下陶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普通的村民銷路不多。”柳州市時鮮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覃向鮮說,花苗產量增大後,缺少足夠的銷售渠道,一些村民只能將花苗挖出來,拉到附近的集市上擺攤售賣。“有時賣不出,花苗也死掉了。”

此外,當時村民的組織程度相對較低,村裡的花苗售價混亂。“散戶很多,有的要價過高,有的給錢就賣,忽高忽低的價格不利於產業的長遠發展。”鍾敏說。

為了破解這些難題,當地黨委政府開始引導村民成立合作社,同時培養一批花木經紀人。2015年開始,村裡的專業合作社漸漸組建起來,如今,下陶村僅大型的花木合作社就有10個,經紀人近30人。“市場由經紀人去對接,一般村民只管種植。”鍾敏說。

“經紀人不但給花農們帶回來信息,自己也帶頭培育新品種,優化當地的苗木種植結構。”下陶村駐村工作隊員韋霽琛說。經過多年的探索,下陶村培養出了一套涵蓋苗木培育、種植、銷售的隊伍。“平時村裡的花苗都是經紀人和合作社幫忙銷售,跟著訂單走,有多大訂單我們供多少苗,再也不用拉著花苗到處售賣了。”覃引成說。

轉型升級 釋放“美麗經濟”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苗木的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紫荊花苗的市場逐漸飽和,伴隨而來的則是行情整體下滑,村民收入減少。

此前大量供應紫荊花小苗的下陶村受市場衝擊更為明顯。“如今做紫荊花苗產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小苗市場已經飽和了。”湯海波說,像從前那樣單一地供應小花苗,很難再有市場。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相比較過去苗小而量大的狀況,花苗種植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才是當下的發展方向。”石碑坪鎮農服中心主任陸安妮說,在她看來,換個思維理解市場下滑,就是苗木產業結構的一個調整期,也是提升標準的過渡期。

陸安妮認為,雖然小花苗行情不比從前,但在市場上尺寸大的苗木還是供不應求。“要跟市場接上軌,不僅品種要好,樹形要好,檔次也要提高,符合市場需求才有出路。”

為了適應市場,下陶村從調整供給側發力,看準市場曲線播花種,合理調整苗木供應時段,同時將小花苗的種植面積縮小,逐漸轉變為培養成品紫荊花樹。此外,針對市場需求,村裡漸漸拓展種植其他花苗品種。

與此同時,一些花產品開始往深加工方向發展。覃向鮮種植的九品香蓮,除供應花苗外,形成了集蓮花種植、採摘、烘乾、包裝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打造花茶產品,帶動下陶村30多戶農戶就業。

“花經濟”不僅直接帶動村民增收,還將村容村貌變得更加美麗。如今的下陶村裡,粉色和白色的紫荊花,紫色和藍色的藍楹花,黃色的黃花風鈴木,金色、紫色、黃色和藍色的九品香蓮,各色花卉隨著季節變化而綻放,下陶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彩虹村”。(記者農冠斌 麥凌寒)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