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兩套賬”合一

賬務核算體系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石。沒有賬務核算,其他財務管理工作也就無從談起。現實中,很多企業的賬務核算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比如財務界最敏感的一個問題就是“兩套賬”問題。

我在無數次給老闆和財務人員講課時,問:“不做兩套賬的企業請舉手!”結果舉手者寥寥無幾。好不容易有個舉手的,我問他是什麼原因不做兩套賬,結果他的回答讓我啼笑皆非:“老師,我們不做兩套賬做三套,一套給稅務、一套給銀行、一套給老闆!給稅務的賬要“瘦點”,給銀行的賬要“胖一點”,給老闆的賬要“真實點”。這就是中國民企財務管理的實情,規範財務系統忽視此問題,就像隔靴搔癢、紙上談兵。

案例

2019年4月份在成都開課時,有一個老闆娘在課間休息時問我,說他們給自己公司的總經理發了600萬元的年終獎,金額怎麼樣?發得高不高?

我聽了以後,心想:就算不包括平時的工作,600萬元的年薪都已經算很高的了,看來這是一個格局不錯的老闆,也引起了我對他們企業的興趣。

我仔細瞭解情況後得知,這家公司的經營業務主要銷售“酸豆角”“豆瓣醬”等產品,2018年銷售額為43億元。這個總經理已經在公司效力了六七年,是個職業經理人,在公司沒有股份。春節之前領了600萬元的年終獎,可是總經理並不開心,覺得老闆發的少了。

董事長看出總經理不開心,讓擔任財務總監的老闆娘去跟總經理聊聊。老闆娘跟總經理聊的過程中,一開始決定給總經理再補200萬元,後發覺總經理依然不滿意,老闆娘只好從自己的私房錢裡又拿出200萬元給總經理。這樣一來總經理相當於共拿了1000萬元的年薪。總經理在春節之前拿到了1000萬元,非常高興,這事算過去了。可是過完春節,正月初七開始上班的時候,總經理又不開心了,說自己是1973年出生的,幹不了幾年了…想要公司的股份!

我聽到這個老闆娘講述公司分錢的事情,忍不住打斷老闆娘,反問她:“去年公司的淨利潤是多少?”

因為利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家公司的利潤有2000萬元,老闆娘這種分錢的方式相當於給了公司50%的淨利潤;如果這家公司的利潤是4000萬元,則相當於給總經理分了四分之一。

老闆娘聽了我的問題,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說:“問題就在這裡,我自己也不知道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我非常吃驚!又問公司有多少財務人員,他們的水平能力如何,老闆娘說一共有13位財務人員,而且其中有兩個是中級會計師(一個是本地招聘的,另一個是去年從深圳打工回來的)。

我覺得很不可思議,13位財務人員都沒有把這家企業的利潤計算清楚。後來,老闆娘提到,個人銀行卡里多了2000多萬元。

我們在浙江曾經做過一個調味品企業的財務諮詢案,想起許多問題,比如:企業採購的辣椒、豆角等材料,用大卡車運送到工廠,連車帶材料從工廠門口過磅就進去了,從來沒有進行過嚴格的檢驗和檢測。財務人員根本算不清楚每一瓶辣椒醬或酸豆角的成本是多少,因此整個企業的賬就是一本糊塗賬。

類似的企業不在少數,這只是眾多案例中的一個。我在跟許多民企老闆溝通後發現,很多企業的賬都是“糊塗賬”+“兩套賬”。

兩套賬、糊塗賬給企業的融資、上市等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和不便。如果財務人員報給老闆的是錯誤的報表,而且老闆也不相信報表的數據,老闆會覺得這種錯誤的數據沒有必要進行所謂的財務分析,因為給決策提供不了什麼幫助。但是如果面臨掛牌上市、併購、風險投資時,提供不出套完整、準確、合法的報表,企業將錯失發展的機會。所以,兩套賬的整改是民營企業的當務之急。

企業“兩套賬”合一

1.為什麼建兩套賬

有一些支出沒有發票的企業,做兩套賬。還有一些財務人員,壓根就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做兩套賬,僅僅因為從事財務崗位若干年來一直做兩套賬,以至於換了新的公司,也想當然地認為該做兩套賬。

在河北唐山有一家做鋼材貿易的公司,年營業額有3個億左右。這個公司的老闆很年輕,是個“創二代”。因其不想變成當地的納稅大戶,硬生生把一家公司拆成了3家公司,每家公司都做兩套賬,一共做了6套賬。我仔細看了這6套賬,財務異常混亂!該企業老闆聽過一次我的財務課之後,幾乎一堂課都沒再落下,課上還經常向我請教一些財務問題,慢慢地我從她口中得知,之所以由她來接班,是因為她爸爸因財務問題兩年前被抓進監獄了。

我們的國務院前總理曾經在國家會計學院的門口題字: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但是現實中,做兩套賬已經成了普遍現象。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發現,被稅務局查處的企業、老闆和財務人員,大多數都是因為偷稅、漏稅、做“兩套賬”被攻破。

因此,各位老闆不得不去思考一個問題,是要生命安全還是要財富積累?

2.是否需要兩套賬

大多數企業在初創階段,基本上會註冊成個體工商戶,這種核定徵收的形式已經把企業的稅務負擔降低了。隨著企業的發展,老闆賺到了第一桶金,甚至賺夠了養老錢,這時候就要考慮個人及財富安全問題了。

有些企業的客戶是終端消費者,因為不需要發票,所以企業做兩套賬的動機、空間還比較大。有些企業的客戶不是終端消費者,而是中間公司,是必須要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的,這種企業做兩套賬的空間極小。特別是上游必給發票、下游必要發票的企業,已經沒有做兩套賬的太大意義。

互聯網的發展,也給企業的記賬帶來了新的挑戰。未來,“互聯網+稅務局”會導致企業所有的資金流水都通過網絡的形式與銀行結算,稅務局與銀行聯網,每一筆流水,稅務局都有記錄,如果這個時候還想做兩套賬,幾乎是不可能的。

老闆和財務人員冒著巨大風險,睡不香、吃不好、提心吊膽、度日如年,這是我們創業者所希望的嗎?順勢者昌,逆勢者亡。與其等到那個時候傷痕累累,不如從現在就開始整改。

3.兩賬合一,勢在必行

我給各位企業家的建議是:最好把“兩套賬”,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逐步過渡到“一套賬”,大公司一般不會做兩套賬。規範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兩套賬從某種程度上說等於賭博,想不留痕跡地做出兩套賬幾乎不可能。而做兩套賬極易導致企業的存貨和貨幣資金嚴重賬實不符,又給稅務稽查留下了明顯痕跡,所以我強烈建議各位企業家把兩套賬過渡成一套賬。

如果企業非做兩套賬不可,我建議老闆把一家公司直接拆分成兩家司,兩家公司各做一套賬,合在一起就是一套完完整整的賬務數據。從邏輯上講,如果要做個三斤重的蛋糕,假如正常配方是一斤面、一斤蛋和一斤糖。那麼現在要做一個一斤半重的蛋糕,配料變成一斤面和半斤糖,出來的是一斤半重的蛋糕嗎?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可是很多企業在做兩套賬的過程中,做出來的就是這個效果。

如何把兩套賬合併成一套賬呢?

第一,注重兩賬合一的時間選擇。可以選擇在第三季度開始做;選擇某一個月末為清產核資日,如6月30日9月30日;到年末資產負債表日調整完畢,兩賬合一完成;兩賬合一過程採取了一些非規範的方法,是不能經過IP0審計的,因此,兩賬合一的年度,通常不能作為報告期。

第二,對企業進行清產核資。査清楚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實際情況,將其和內賬數據進行比較有差異直接調整內賬。按道理,內賬是反映企業真實情況的,但是由於多種原因,企業的內賬也是混亂的,也有很多差錯,因此要通過清產核資,把內賬調整正確。

第三,根據清產核資的結果,直接調整內賬,差異倒擠到“未分配利潤”。內賬的調整沒有忌諱,以差異表做附件接調。

第四,清產核資日之後內外賬不再發生新的差異。有差異都是清產核資日之前的,若有新的差異,那麼差異就會沒完沒了,永不了結,兩賬合一也就失去了意義,只能以失敗告終。(清產核資日之後,企業不可以再進行憑證的“複印”“減少”“增加”,但是必要時可以“變換”,“變換”也應儘量少,不要溢用。因為“變換”通常是費用.不影響資產負債表)

第五,清產核資日之後,內外賬並行到年末。此時,內外賬已經一致。(實際上“應交稅費”和“未分配利潤”還是有差異的,無妨。因為應交稅費是永久性差異,企業只是在報告期規範納稅,此前的稅是無法計算清楚的,也不應該補交,“應交稅費”有問題,當然“未分配利潤”也就不準確)

第六,對經調整的外賬的年末數,重新初始化,作為報告期第一季度的期初數,重啟新的賬套,新的賬套就是以後企業的賬套,原來的賬套停止。

財稅相關問題請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