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五臺山|五臺山佛母洞

佛母洞又稱千佛洞,它是一個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南臺東南支脈接近山頂的地方。從臺懷寺廟集群區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雲寺,轉向西入溝登山路五里,就到了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頂處有一段巖壁,右側有天然大山洞。


帶你走進五臺山|五臺山佛母洞


佛母洞又被人們稱為千佛洞,按佛經說,釋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釋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國善覺王的女兒,迦毗勻衛國淨飯王的第一夫人。


帶你走進五臺山|五臺山佛母洞


千佛洞之洞,分內外兩洞,外洞大而明,內洞小而幽,中間有一個扁圓形孔穴相通。內洞中,可以容納五至七人。內洞的洞壁上,山岩經水溶化,產生許多乳石及石筍,夾有各種色質,猶如人體心肝五臟,洞形又呈葫蘆形狀,後人便稱之為母腹。佛教宣揚進入小洞就是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復出小洞就是洗掉人生一切煩惱,獲得無上歡樂幸福。


佛母洞牌匾


天地造化的佛母洞,更有佛教經典關於釋迦牟尼佛的誕生載記所印證。釋迦牟尼出生於古印北部的迦毗羅衛國,父親是國王淨飯王,母親是摩耶王后,一個春夜,摩耶夫人睡夢中見菩薩乘白象從空中向她走來,從右肋進入她的腹中,醒來發現自己懷孕了。摩耶夫人臨分娩前,按照當時風俗,回孃家待產。她途徑一座花園藍毗尼園,安詳徐步,處處觀看,當手攀柔軟低垂的無憂數枝時,隨生太子,太子從她的右肋脫胎而出,太子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佛。五臺山佛母洞靈蹟,與佛教經典所載佛誕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顯示為人體母腹,右側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樣石色,說明洞口恰好處於右肋部位。這與佛教故事中的菩薩乘白象從右肋下入胎,太子從右肋下誕生完全巧合。可以說,佛母洞在中外佛教靈蹟中是獨一無二的。


佛經記載,佛母不僅是指生育釋迦牟尼的摩耶夫人,還指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原本早已多世成佛,且為諸佛之母,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乃化作菩薩,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度化道場,山色景觀都是文殊菩薩發大願力之所持,觸類而彰,隨緣而顯。佛母洞即為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三世佛母隨緣教化顯應之處。


世人入洞即為"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出洞即為"佛母重生",脫胎換骨。朝拜五臺山的善信和遊客,絡繹不絕登臨佛母洞,虔誠發心,把入洞出洞示為大因緣,懇請佛母加持,獲得重生,消除業障,福慧雙增。


據《清涼山志》載:"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進裡許,飄然聞波濤,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後人又因石洞、石佛建殿堂,取名叫千佛洞。這個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分內洞與外洞,外洞闊大,洞口有石雕佛像,進深幽暗,洞後有扁圓五孔,與內洞相通。石孔剛剛穿一人通過,而且必須一條骼膊抬起緊貼頭,另一條骼膊拖下去緊貼腰,使肩膀傾斜,才能鑽進內洞,從內洞往外鑽的姿勢也是如此。內洞為葫蘆形狀,可容六、七人,有乳石及石筍多種,如五臟脊骨形狀,所以入洞稱為"投佛母胎",出洞稱為"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說法,"佛母重生"能夠洗掉以往所犯的"罪過",獲得"新生、千佛洞的這個"佛母洞",是佛教信徒,特別是蒙藏佛教信徒和海外佛教信徒朝拜五臺山的必到之地,不少遊人也到此賞玩。


佛母洞靈蹟為佛法應化世所罕有。石洞分為外洞和內洞,大洞套著小洞,外洞闊大,洞口敞開,高約三米,寬兩米多,進深幽暗,由外而裡漸漸收縮,在盡頭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內洞。內洞的構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圓狹窄,呈彎曲管狀,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進入葫蘆形狀的洞腔。這個扁圓石孔剛好能容一人爬鑽而入,洞腔裡可容納五六人。內洞有乳石和石筍,洞壁石色班駁。形狀凸凹,猶如人體五臟六腑形樣。特別是洞腔右側乳白色條紋,和人體脊椎骨、肋骨一樣形象逼真。正因為內洞天巧成,示現為人體腹內形狀,所以稱為佛母洞。


入洞出洞是一種神聖的佛教儀式,也是一種充滿妙趣的新生體驗。乍看起來,佛母洞內洞口十分狹小,成年人是無法鑽進鑽出的。實際上,無論大小胖瘦皆能遂其所願。鑽洞時,雙臂舉直,緊貼頭部兩側,身體半側,頭、手先進,隨後蹬地的雙腿發力,同時腰部竭力蠕動前伸,當伸直的雙臂雙手夠著入口邊沿時,骼膊肘抵著洞壁往開撐,拉著身軀蠕動前伸,便入得洞內。出洞時,取同樣的姿勢,頭、手先出,身體半側,由於洞口是斜下的,靠腰腹部蠕動爬伸,就能順利出得洞外。


人,肉身凡胎的出生只有一次。人生歷程各各不同,命運有順有乖。佛母洗世塵,重生逢運轉。體驗"投胎佛母"和"佛母重生",在佛母的甚深大願加持下,便有圓滿的果報。


萬物變遷,生而又滅,一切寶中,人命第一,生當感恩父母生養之恩,感恩所有幫扶之人,感恩佛母生育之恩。人生在世,信念為先,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要讓別人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對未來充滿信心,要對佛母的加持護念充滿信心。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實相是三世諸佛之母也",空有不二,破除我執,)故應常懷歡喜心,並將歡喜佈施他人。


佛母洞正在創建體現獨特佛教文化意蘊的佛國聖宇。將在環周的青山下建一座潔白挺拔的石牌樓,半山建一座木構彩繪建築圓緣亭。已修成總長五百多級的石階路,此為五臺山最長的石隊員路,石階級級梯進,上達佛母洞,寺內將重修和新建佛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僧寮、居士寮、多寶如來塔等。佛母洞因有特殊的佛教意義,所以還是有必要前往的。尤其是男遊客,一生都無法直接感受到女人生育的艱辛與痛苦,在努力完成了從"投胎"到"重生"這一過程後,也許就會體會到接近現實的體會,有了這種體會,也許就會感慨於生命的偉大及大自然的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