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本 期 導 讀

倪海廈老師曾經說過:中醫從陰陽開始辨證,治療是在陰陽上下手,最後判斷是否治癒還是要回到陰陽,陰陽是中醫的最高指導原則。


小編跟隨倪師弟子——施合一老師學習,施老師承倪師醫脈,對臨床上陰陽法則的應用又有所發揮。不敢獨佔,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古人說「不知陰陽,不可以為醫」。道家也說「醫不離道,道不離醫」,因為修道,什麼時候應該文火,什麼時候應該武火,什麼時候修法可以激烈一點,什麼時候應該致虛守靜,都牽涉到你對陰陽的理解。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我們翻看歷代的中醫、道家典籍,發現對陰陽、陽氣、元氣、生命力這些名詞,很多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中醫裡,我跟隨倪海廈老師學習,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把陰陽分成整體的陽氣和臟腑功能的陰陽。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從一個命題講起……


我先問大家一個命題:「陽越高越好。」這個命題是對還是錯?有人說對,有人說錯。


對或錯,過去的很多醫家都有論證,其實問題在於——他們講的不是同一件事。如果說「陽越高越好」,說的是整體的陽氣,那是對的!


道家修煉到最後是「純陽之體」,是整體陽氣水平極高的狀態,而且因為他的陽氣水平很高(9分),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超過肉體所能承受的狀態,就會over,所以就要辟穀。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全真七子中有一位,他學醫也學道,他在道家典籍中寫到了,他一不小心沒有辟穀後的嚴重後果:他平常就只是吃穀類,沒有蔥薑蒜這些,但是因為他的陽太高了,半夜口渴,起來一直找冷水喝。他只是沒有辟穀,就導致了陽太亢,因為他已經修煉到了純陽之體。


當然這只是例外,我們正常人最好是這樣,整體陽氣在7、8分的水平。這種情況下,陽(整體陽氣)就是越高越好的。


但是,如果我們講的是臟腑的陰陽,這個陽越高越好對不對?不對!這叫陽亢。這個有時候連一些主任醫師都搞不清楚。


我有個學生,剛到醫院實習的時候,感冒、怕冷,可是喉嚨腫痛,結果他科室的主任開給他的都是寒涼藥,因為主任就認為:「喉嚨痛,就是熱嘛;感冒發燒,燒就是熱嘛!」結果吃到他人很虛,拉肚子,感冒並沒有好,然後趕緊求助我。


他是得到風寒以後,很累,很虛,整體是怕冷的,雖然有一些假熱,陽比陰高一點(臟腑陰陽),可是他的整體陽氣是很低的。


所以治他的病,要一方面提升他的整體陽氣水平,另一方面把局部的臟腑陽氣(熱)降低。


可是那個主任只是想到他有喉嚨痛、發燒有熱,就只是想辦法開寒涼的藥,把熱壓下來;而沒有考慮到整體陽氣水平,不敢開乾薑,不敢開補骨脂,結果整體陽氣更下降,更虛、更累、更怕冷。


所以說陰陽的時候,有兩個:一個是整體的陽證或陰證,一個是臟腑的陰陽。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我要講這個陰陽的目的,是為了和古人對接,古人有時候講的陰陽,是整體的陰陽,有時候是臟腑的陰陽。


當然如果能回到2000年前,我會建議仲景先師把整體的陰陽叫做「元氣」,元氣高就是比較好;而臟腑陰陽就叫陰陽,陽太高、太亢就是不好嘛。


我們要「陰平陽秘」,平就是夠用就好,秘就是陽要潛在裡面,就是「致虛守靜」這種健康的狀態。


你看那種陽太亢的運動員,我喜歡舉的例子就是,衣索匹亞(按:埃塞俄比亞)的長跑運動員,好幾屆的奧運馬拉松冠軍都是他們培養的,他們平常大量地跑步,喝牛血,沒人跑得贏他們,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之後都是有錢人,但是他們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因為陽氣太耗散了。


日本的摔跤選手平均年齡都是50幾歲,他們一餐都能吃兩斤牛肉。


所以我們要「致虛守靜」,這是我個人的中醫學術思想。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什麼是整體陽氣?


怎麼判斷「整體陽氣」的高低呢?我講的都是可操作性定義,都是你觀察得到的,問得出來的。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比如說適應氣候的能力,假設你整體陽氣高,今天突然把你掉到北極去工作,國內也做過類似的實驗,把人放在一個定溫的艙室裡工作,去測量他身體發熱的能力,結果年輕人快則三五天,慢則一個禮拜,他就把自己的身體代謝提高,發熱提高,就漸漸變成不怕冷了,這就是一種適應能力。


可是體質熱不是陽氣高,真正陽氣高的人,倒過來從北極調到赤道工作,一樣能很快適應。如果只是體質燥熱的人,他從北極調去赤道很快就中暑了。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三高的病人,你看他以為是陽氣高,紅光滿面、能吃、講話大聲,真的在太陽底下走一會兒路,就馬上頭暈,要回車上吹空調了。這不叫陽氣高,這叫熱。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身體越熱就是越健康,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認為是這樣(越熱越健康),你就會在自己、家人的身體保養上搞錯方向,你會把他們搞得身體很燥熱,陽氣提早耗散,這就不是我希望的。


我希望我的觀念以後推廣到網絡上,大家都能接受,會減少很多醫師、中醫愛好者犯錯誤的情況。


還有適應飲食的能力,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能都聽過,以前有些道人修得很好,下山到村落有人供養他,一吃就吃很多;然後回去山上沒得吃,他又幾個禮拜沒吃。或者說是辟穀,很久不吃都撐得住,出谷之後很快適應,可以正常吃,這就是整體陽氣很旺。如果你是虛證,就不能這樣,要看你自己整體的陽氣在哪裡。


還有適應時差,以前我們去美國,撐過去第二天就正常工作了,回來上班打瞌睡,到第二第三天也正常工作了;到現在,可能一個禮拜後還昏昏沉沉的。這就是適應時差的調節能力。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陽氣真的是越高越好?來聽施合一老師講陰陽...

什麼叫臟腑調節能力呢?


比如說今天你是健康的,有一個風寒進來到肺裡,這種情況叫風證束肺,你只要一吸氣,就忍不住想咳嗽,好像有一個東西綁在肺這邊,這個我們用麻黃杏仁可以治好。


可是假設你沒有被治好,你會發現,你的心跳變快,變有力了。因為風寒導致你的氧交換效率不好,身體就只好讓心跳快一點,讓血液流進去多一點,這樣身體的氧氣才夠用。這時候是你的心臟努力工作,來代償你肺部功能的下降。


整體陽氣是爆發力+耐力+恢復能力。


如果你只是爆發力好,就是陽亢。可是要做到耐力好,你必須做到陽要夠,陰也要夠,前面初期是爆發力,陽氣夠就可以,可是你後面要持續,你的陰要夠。


就好像打戰的時候,你叫一個衝鋒隊衝出去,這叫陽氣;可是你要打個三五天,兩個月,你還需要糧草,還要有足夠的休息,這就是陽要夠,陰也要夠。


恢復比較強調陰,這時候陰比陽更重要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