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文化復興——正視歷史,放眼未來

漢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摘自百度)

漢服文化復興——正視歷史,放眼未來

漢服文化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漢服文化的復興也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一部分,“始於衣冠,達於博遠”這是漢服文化復興的初心。中國歷史悠久,在歷史上出現的少數名族統治時期,五胡亂華,元,清時期,很多人無法接受,所以在漢服傳承上是刻意避開這些時期。從民族的角度來講,異族入侵,燒殺搶掠,必是不可忍!特別是五胡亂華,慘無人道,漢族人口急劇減少,如在當朝當代,志當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

漢服文化復興——正視歷史,放眼未來

但從歷史的角度考量,每個朝代都如有機生命體,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泱泱華夏,論經濟,論軍事,論社會發展,論人員數量,都強過少數民族,為何被少數民族所統治?朝代末期都是內憂外患,天災人禍,有著其或內或外的歷史原因,但是不可避免的都伴隨著戰亂,民不聊生,血流成河,白骨成堆。不管是漢人之間的廝殺,還是漢族與他族之間的廝殺,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一代王侯統江山。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其他民族不斷漢化,各民族相互通婚融合,如戰國時期的秦朝,在戰國初期也還當成是狄夷之邦,而後一統天下,現在的我們都屬於中華民族。歷史無法改變,以現代的眼光縱觀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窩裡斗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隨著朝代更替不斷的演變,進化。漢服復興,實際上是漢民族意識覺醒的標誌。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與其他民族一樣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的權利,這個出發點是可行的。作為漢服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過度的強調漢族與“異族”這種不利於民族團結,不利於中國統一的言論和民族情懷,並不適合過度的消費,要警惕極端民族優越感、極端民族主義等現象發生。

漢服文化復興——正視歷史,放眼未來

回顧中華歷史五千年,是不斷的爭天下,治天下,安天下的歷史,直到近代列強入侵,日本侵華。但中華民族世代培育、弘揚、傳承的氣節和信念,是數千年來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樑。如今的天下不是舊時的天下,如今的天下是全球200來個國家在各個領域不斷的衝突與融合,最終形成開放與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看清時勢,眼觀世界與未來,中華民族各個民族之間已經完全融合,民族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形成了

民族命運共同體,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無數的犧牲換來的,來之不易。以史為鑑,窩裡鬥永遠不會有出路,只會給他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漢服文化復興——正視歷史,放眼未來

正確看待歷史發展,正視歷史,不掐頭去尾,不斷章取義,去偽存真,傳承文化,順應時代,是我們每一個傳統文化傳承者應該樹立的歷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