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佳縣城南10公里的峪口村歷史悠久,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村裡至今也保留著古老的手工造紙工藝,生產著祭祀燒紙和糊窗紙。這裡的人世代以造紙為生,已經延續了數百年。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1958年峪口村民打水井時,發現一處深埋於地下的古民居,裡面保存有曬紙的窯內牆,周邊還發現了碾子和碓臼。峪口村關帝廟南側的一處古院,被改造成了手工造紙工藝展館。在峪口村的烏龍河畔,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孔窯洞。這便是昔日峪口造紙最集中的地區,但現在大多已經廢棄。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在《汪東興日記》中記載了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期間,毛澤東到峪口參觀造紙廠的過程,“陪同我們參觀的廠長向我們介紹說‘這個紙廠主要生產馬蘭紙。’毛主席問‘一天能生產多少紙?’紙廠的廠長回答‘一天可生產10刀’……”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據《佳縣誌》記載,戰爭時期,峪口紙廠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和軍民生產過識字課本、票證和制幣用紙。從峪口村走出去的孫存政,收藏著“陝甘寧邊區銀行”所發行三張紙幣,這三張紙幣用紙均為佳縣峪口紙廠所產,也成為了峪口手工造紙昔日輝煌的最好見證。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1955年,佳縣縣政府在峪口成立佳縣造紙廠,是當時佳縣最大的企業。其生產的糊窗紙、衛生紙暢銷陝北及寧夏、甘肅、內蒙古、山西等周邊省區。由於經濟政策的調整,成本上漲等因素,1995年佳縣造紙廠宣佈停產。如今,峪口的造紙作坊也從最盛時的200多家減少到十來家。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2017年,佳縣縣委,縣政府決定重煥峪口造紙廠活力,邀請並委託北京劉若望藝術工作室對造紙廠及周邊景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將其改造成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集自然景觀與藝術景觀為一體的藝術小鎮。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劉若望,1977年生於陝西佳縣,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助教研究生課程班,2005年作品《東方紅》參加中央美院"學院之光"優秀作品展並獲獎。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破敗的廠房經過改造成為藝術創作與展示的空間。國內外藝術精粹匯聚一堂,藝術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共同塑造一種大文化,大藝術的蓬勃跡象。人猿仰望,呼喚遠古文明與意識;群狼俯衝,呈現時代衝突與力量;彰顯大國氣度,映襯黃河文明。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藝術小鎮已完成了藝術核心區書院、美術館、窯洞博物館一期的主題工程及布展,已具備接待遊客條件。這裡將成為黃河文明文化展示平臺,為佳縣全域旅遊發展注入新內容、新活力,有效帶動促進佳縣本地及周邊餐飲住宿、商貿物流、文化娛樂和農業產品的發展。

昔日陝甘寧邊區造紙廠華麗變身,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如今,昔日的陝甘寧邊區造紙廠,正在煥發出新的魅力,成為佳縣鄉村旅遊的“網紅”藝術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