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前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誕生於生物科技行業


幾年前,微軟創始人、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曾經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我相信下一位全球首富將出自於生物科技領域”。


2020年,一場持續了幾個月的新冠疫情,無論是在醫療方面還是經濟方面,新冠病毒都已經讓全球各國陷入了危機之中。3月28日,美國單日淨增18227名確診病例,總確診病患數量超過10萬人,成為全球第一。


即使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新冠病毒面前也無能為力。


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再次佩服比爾·蓋茨的高瞻遠矚,如果現在真的有一家公司有新冠病毒特效藥或疫苗,它的大股東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成為世界首富。


疫情的爆發對於人類來講是不幸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人類也從未向現在這樣迫切期待生物科技能飛速發展,儘快解決這些令人束手無策的難題。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人們將會因為新冠病毒的肆虐而牢記這一年,同時,對於生物科技行業,這是里程碑的一年,所有人都意識到,下一個十年裡爆發的不僅將是5G和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也將是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各國重點發展的科技戰略核心。


對於廣大的投資者,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已經越走越近,過去十年,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風投基金和產業資本投資了大量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美國,比爾·蓋茨以愛妻命名的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全球落後國家和地區醫療和健康的改善,同時也投資了大量的生物科技公司;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私人基金投資過抗癌製藥生物科技公司Juno Therapeutics,早期癌症診斷生物科技公司GRAIL,研究延緩衰老的生物科技創企UNITY Biotechnology等;谷歌今年也投資過數十家生物科技創業公司。


在中國,包括人們熟悉的高瓴資本、紅杉基金和天士力資本等等,投出了不少生物科技的明星企業,最著名的例子是高瓴資本從2014年A輪便開始投資,一直到IPO上市後仍然堅定長期持有的百濟神州,這家從事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分子靶向及免疫腫瘤藥物的研發和銷售的公司2016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IPO的公司,當時的發行價為24美元每ADS,現在已經股價已經漲到125.5美元,四年時間漲幅高達423%,年均複利51%。


百濟神州股價的一路上漲是因為公司持續在研發上鉅額投入,研發潛力巨大,並且成功和國際藥企巨頭新基和安進達成密切合作,去年底安進更是購入價值27億美元(約190億人民幣)的20.5%百濟神州股份。


而今年初,另外一家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天境生物在納斯達克的IPO也引人矚目。


正文:天境生物的發展歷史、企業戰略和管線介紹


天境生物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創新生物藥公司。公司聚焦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生物藥的早期發現,藥物開發和商業化,以填補尚未滿足的重大醫療需求。


北京時間1月17日晚11點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IMAB”。天境生物發行價為14美元,發行規模740萬股,每10股ADS代表23股普通股,募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


天境生物創始人臧敬五曾擔任GSK高級副總裁、GSK中國研發中心總裁,主持組建了GSK中國研發中心。2013年,臧敬五加入先聲藥業,任先聲藥業首席科學官,同時任先聲旗下百家匯平臺的負責人,負責創新藥物項目的評估、篩選等工作。2014年,臧敬五創建創新藥研發企業三境生物,後三境生物與多家公司合併,2016年成立天境生物,臧敬五擔任天境生物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如果說高瓴資本在百濟神州的成長和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的話,天境生物的背後也有一家關鍵的基金公司做推手,那就是康橋資本,而康橋資本的背後是大名鼎鼎的天士力,據悉,天士力佔據了康橋資本LP份額的50%以上。康橋資本和天士力在天境生物的B輪融資中便投資1.5億美元,並在之後的融資中也全部參與。除了康橋資本和天士力之外,參與天境生物融資的大牌基金還包括高瓴資本、弘毅投資、鼎暉投資、清池資本和厚朴金融等,另外,藥明生物不但是天境生物的戰略投資者之一,同時也是天境生物重要的業務合作伙伴。

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背靠天士力這棵大樹,還有眾多明星基金的幫助,天境生物無論是在戰略定位、資本融資和商業運作上節奏都非常清晰。而眾多基金的鉅額投資也說明對天境生物長期潛力的認可。


天境生物的業務模式主要基於其兩大特色的研發策略:


一:針對中國研發管線的“快速產品上市”策略:這一戰略主要專注於從全球生物製藥企業尋求針對試驗用藥物在大中華地區的開發以及商業化授權引進機會;


二:針對全球研發管線的“快速概念驗證(PoC)”策略:這一戰略主要專注於在美國地區推動公司自己的創新性或差異化生物藥進入臨床驗證階段。


根據中金的報告,生物製劑產品市場空間廣闊。2018 年,全球範圍內銷售的抗體類生物製劑中大約有 60.8%是針對腫瘤免疫療法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的藥物。考慮到醫保覆蓋範圍逐漸擴大,同時創新療法不斷增加,中國的腫瘤免疫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生物藥市場均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天境生物目前的藥物研發管線中共有10款針對臨床治療需求較大的腫瘤或免疫性疾病的候選藥物,預計其中四款公司內部開發或授權引進的候選藥物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包括TJ202(靶點:CD38;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TJ101(Longactinggrowthhormone長效生長激素)、TJC4(CD47)以及TJD5(CD73)。


(下圖為天境生物的研發管線,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報)

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這其中的重點分別是TJ202和TJC4(CD47)。


先說說最有可能產生大額收入的TJ202。


TJ202是一款具有明顯差異化優勢的 CD38 單抗產品,適用於多發性骨髓瘤,可以作為單一治療藥物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抗腫瘤製劑進行聯合使用。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數據,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市場在過去幾年裡實現了大幅增長。2018 年,中國多發性骨髓瘤相關治療藥物的市場規模達到了 6 億美元,同年全球多發性骨髓瘤相關治療藥物的市場規模合計約 194 億美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多發性骨髓瘤相關治療藥物的市場規模到 2025 年有望進一步增長至 24 億元,主要因國內對創新藥物研發的政策支持以及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有望納入醫保。

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天境生物正在同時進行兩項註冊試驗,將 TJ202 分別作為三線單一療法和與來那度胺聯合的二線聯合治療療法來治療中國臺灣和內地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試驗正在進行中,目前已有 32 名患者參與。預計於 2021 年年中前後提交 BLA 的計劃將保持不變。


根據天境生物管理層的預計,TJ202未來的市場規模有望在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


再說說當前市場最關注的的TJC4(CD47)。


今年2月28日,彭博報告披露吉利德正接觸FortySeven並提出49億美元的收購邀約,當日FortySeven股價應聲上漲32%至64美元,並在隨後一週內達到94美元高點。


Forty Seven, Inc.於2014年在特拉華州註冊成立。該公司是一家臨床階段免疫腫瘤學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檢查點療法,以激活巨噬細胞對抗癌症。該公司基於阻斷CD47(一種在癌細胞上過度表達的關鍵信號分子)使腫瘤易受巨噬細胞影響的見解創立了Forty Seven。


從2019年12月ASH會議上披露Magrolimab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適應症優異療效,FortySeven的股價從12美元一路飆升至94美元,漲幅683%。

百濟神州股價四年漲四倍,天境生物能否成為下一個百濟神州?

如此巨大的漲幅說明在醫藥巨頭用真金白銀投票後,市場對於CD47的一致看好。


而天境生物在CD47的研發上同樣具有極大的潛力。1月28日,天境生物宣佈其自主研發的,針對CD47靶點的創新全人單克隆抗體TJC4於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25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臨床試驗許可,該抗體臨床試驗將針對腫瘤免疫領域進行開發。雖然在開發時間略晚於FortySeven,但是與其他已知的CD47抗體有所不同的是,TJC4有一個獨特的結合表位,可最小程度與紅細胞結合,並無凝聚,且在食蟹猴毒理實驗中無貧血表徵。此外,TJC4在針對惡性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動物模型中,無論是單一療法還是聯合療法均呈現療效。


CD47抗原除了在腫瘤細胞上表達外,還在正常紅細胞上廣泛表達。因此,目前的在研CD47抗體都不可避免的會與紅細胞相結合,引起紅細胞凝集或者貧血等不良反應。較其他CD47單抗,如forty seven的magrolimab和Celgene的CC-90002,TJC4具有同等的抗腫瘤活性,但是基本不結和紅細胞,不會引起紅細胞凝集,在安全性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天境生物的CD47相比之下更加安全有效,這也和公司的戰略目標一致:做到同類最佳(best-in-class)。


根據最新的管理層透露信息:


TJC4 目前正在美國的晚期腫瘤患者中進行1期劑量遞增的臨床試驗。已完成三個劑量組,沒有觀察到嚴重的不良事件或嚴重的貧血現象。劑量遞增份量的完整數據預計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公佈。正在進行的研究預計將擴展到與默沙東公司 (MSD) 合作針對患有幾種實體瘤的腫瘤患者進2行 PD-1 抑制劑派姆單抗 (KEYTRUDA®) 聯合試驗,以及與羅氏公司 (Roche) 合作針對淋巴瘤患者進行利妥昔單抗 (RITUXAN®) 試驗。


在中國,天境生物已獲得試驗性新藥批准,可以在國內開展 TJC4 用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患者的臨床研究。


長期來看,TJC4將是天境生物最有爆發潛力的管線項目,吉利德提出49億美元的高價收購FortySeven充分說明了這個項目在未來的巨大潛力。我們知道,新藥從研發到上市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臨床研究,而TJC4已經在美國展開臨床試驗,預計安全數據將在今年下半年公佈,同時今年也將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TJC4的安全數據將有可能是公司股價的一個催化劑,如果臨床效果出色,必然會引發藥企巨頭的關注和市場的看好,公司價值也將在極短的時間裡大幅提升。


其他管線的最新情況:


用於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 (PGHD) 的 Eftansomatropin TJ101(長效生長激素):


天境生物正準備在 2020 年年中前後提交試驗性新藥申請,在中國進行 3 期註冊研究,以便評估 TJ101 對 PGHD 的療效、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


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UC) 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Olamkicept TJ301(差異化白介素6抑制劑):


天境生物繼續在 2 期臨床試驗中招募患者參與試驗,以便評估 TJ301 對活動期 UC 患者的藥代動力學、安全性和療效。整體數據預計將於 2020 年年底發佈。


TJD5(差異化 CD73 抗體):


美國的臨床研究: TJD5 目前正在接受評估,通過合作伙伴 Tracon Pharmaceuticals 對美國晚期實體瘤患者進行 1 期劑量遞增的臨床試驗。原始數據預計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公佈。


中國的臨床研究: 2020 年 3 月,天境生物對中國首例患者採用了 TJD5 的 1 期臨床試驗,目的是主要對包括肺癌在內的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藥物代謝動力學/藥效動力學和潛在療效進行評估。


TJM2(GM-CSF 抗體):


2020 年 3 月,天境生物宣佈計劃研發 TJM2,用於治療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狀病

毒肺炎 (COVID-19) 伴發的細胞因子風暴 (CRS)。


天境生物的目標是評估 TJM2 初期在美國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計劃擴展到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影響最為嚴重的其他國家/地區。


天境生物的 TJM2 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NMPA) 對類風溼關節炎 (RA) 患者多劑量 1b 期研究的試驗性新藥許可。對類風溼關節炎的 1b 期研究預計將於2020 年第二季度啟動。目前正在探索 TJM2 的其他適應症,例如減少或預防 CRS和與 CAR-T 療法相關的神經毒性以及潛在的罕見疾病適應症。


兩種新的單克隆抗體預計在美國開始臨床研究。


TJ210 是一種新的單克隆抗體,是與 MorphoSys 合作研發的 C5aR 腫瘤靶向藥。TJX7 是天境生物內部研發的一種靶向 CXCL13 的單克隆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天境生物預計最早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向美國 FDA 提交試驗性新藥申請,隨後在美國啟動臨床研究。


天境生物還計劃在中國啟動 TJ210 和 TJX7 的研發。


天境生物對自身前景也頗具信心,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海外動作頻頻:


2019年7月11日,宣佈與美國MacroGenics就全新腫瘤免疫抗體藥物Enoblituzumab達成獨家合作協議;


2019年9月3日,宣佈任命Neil K. Warma為美國子公司總經理。


2019年9月24日,宣佈與默沙東開展TJC4與KEYTRUDA®聯合用藥研究


2020年3月23日,宣佈任命馮琦擔任副總裁與全球企業傳播負責人,馮琦自2018年起擔任安進公司日本及亞太區企業事務負責人,領導安進在亞太區14個市場的傳播事務。


2020年3月27日,宣佈Fernando J. Sallés博士加入天境生物,擔任高級副總裁及美國和歐盟業務拓展的負責人,Sallés博士曾服務於 Pteropsida, LLC、梯瓦製藥和默沙東,在梯瓦製藥和默沙東他負責全球戰略許可和併購部門。


2020 年 3 月,天境生物就TJD5在東盟地區、中東和北非、和斯里蘭卡的商業權與Kalbe Genexine Biologics公司簽署了戰略伙伴關係協議,總交易額將有望超過 約3.4 億美元。


總結:天境生物也許將是下一個百濟神州


我們能從天境生物這一系列的動作中看出公司經營業務正在快速發展,而多位行業內的資深專家加盟說明對公司的前途是非常有信心的。


天境生物的國際化佈局和百濟神州頗為相似,目標是通過自身研發和在國內的許可優勢,和國際藥企巨頭建立合作關係,如果新藥臨床數據理想,相應的海外許可以及和國際巨頭簽訂戰略伙伴關係,甚至允許巨頭入股,補充研發資本,核心價值得到完全體現,股價就會在短期內大幅增長。


對於研發型生物科技公司,IPO上市其實只是個新的開始,真正的好戲都在後面,在過去幾十年裡,新藥的研發非常漫長,但是從最近十年開始,各國政府政策的鼓勵和鉅額資本的湧入,極大地加快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創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也更早地被市場認可。


當前的創新藥研發公司前期的研發費用都非常高,2019年全年研發支出為人民幣8.404億元(約 1.207億美元),同比增長97%。這個數字屬於正常範圍,沒有如此鉅額的資金投入,創新藥的研發進程也就不會這麼迅速。


至於營收和虧損,在管線產品商業化之前,幾乎所有的創新藥公司數據都不太好看,其實也不是很重要,和互聯網公司相似,創新藥公司一旦開始商業化,營收會爆炸式增長。


天境生物,無論是創始人及其團隊,還是背後的產業資本和私募基金,都是非常靠譜的。而且公司的研發管線中也包含極具潛力的產品,用投資界的話講就是“有了好的賽車手同時還擁有好的賽道”,這樣的公司長期潛力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TJ202商業化進展和TJC4下半年的臨床數據,如果表現理想,公司股價必然會大幅上漲,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也許天境生物就是下一個百濟神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