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增收基础 坚定致富信心

“自家的明前茶都卖完了,虽然价格因疫情受到一些影响,但只要后续茶叶采摘再加把劲,今年茶叶收入还是有保障的。”名山区蒙阳街道郑岩村村民郑尚均说,得益于扶贫好政策,村里茶园每亩平均产值已从过去的3000余元,增加到4000余元。

相对名山其他产茶大村,这份成绩单或许并不亮眼。对此,郑岩村党支部书记杨云芬说,因该村土质原因,郑岩村并不适合大面积发展茶叶种植,全村仅有茶园约400亩。加上该村地处丘陵地带,连片土地难觅,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也受到不小影响。

由此,量小而精、多点开花、夯实基础的增收办法,就成为该村脱贫后始终坚持的增收思路。

夯实增收基础 坚定致富信心

史小丽(右)与村干部商讨藤椒产业发展事宜

产业 因地制宜谋增收

13日上午10时,天空飘着细雨,郑岩村村民郑云国犹豫片刻后,还是迈出了家门,约15分钟后,他来到了一处道路斜坡上的藤椒地里。远远望去,藤椒地碧绿一片,枝条上还挂满了果实。

这样的藤椒地在郑岩村共有150亩,涉及村民100余户(含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且种植时间都在2017年。那年,郑岩村先后邀请川农大专家实地考察、区农业部门农技人员分析土壤,在此基础上,郑岩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经市场调研后,确定藤椒种植项目为该村首个特色产业。

同年3月底,在村里党员带头下,郑岩村有了第一家合作社——名山区永前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此后,通过与藤椒加工企业合作,该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签订鲜藤椒回购保底协议,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销路问题。

“再过约3个月,这些藤椒就能上市了,预计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郑云国说,今年是种植藤椒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正式投产第一年。“五年进入丰产期,明年亩产值肯定还会有不少提升。”

与此同时,当地驻村工作队还依托“农民夜校”,以每个季节至少组织一次系统培训、开展一次病虫害集中防治的频率,为种植户夯实增收保障基础。

此外,该村从2018年起还开展了蔬菜订单式种植。种植项目为青菜,所用地块也均为收获油菜、玉米后的闲置地,闲置时间为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从最初仅有15户村民参与、种植面积只有20亩,到去年增加到30户村民、50亩。今年,该村计划再新增20亩种植面积,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看到了稳增收的前景。

“以前闲置的土地没有丝毫收入,现在平均每亩可得纯收入2000元呢!”当地村民说。

夯实增收基础 坚定致富信心

藤椒

实干 多措并举固基础

最近几天,郑岩村村民郑朝营心情格外好,因为村里计划第二阶段施工的林区产业路即将开工建设。

郑朝营所在的郑岩村第一村民小组,林竹种植相对集中,共有竹林约1000余亩。过去因没有林区路,村民采伐贩卖竹子十分不便。“距村道最远的有600多米,最近的也有200多米,竹子全靠肩膀扛出来。”郑朝营说。

变化始于今年3月初,一条全长2.3公里的林区产业路,在该村民小组动工修建,仅一周就完成毛路施工。至4月中旬,该项工程按预定计划进入碎石路面铺设阶段。此路的修建给村民带来的心理变化,也出乎郑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小丽的意料。原来,郑朝营还打算依托产业路,在今年秋季将自家4亩竹林变为茶园。

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郑岩村当前还在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对于前期自查查出的问题,史小丽并不讳言:共有10户村民房屋存在住房安全短板,其中脱贫户8户、五保户2户,主要存在房屋漏雨、居住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该村3组村民刘正华,即在其中。

根据刘正华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为他确定了新修两间砖混结构房屋,并同步改造厨房和卫生间的方案。“从3月28日开工到现在,只待安装门窗、粉刷墙面就能完工了。”看着已完成主体工程的新屋,刘正华说,保证可在4月底前与其余村民一起完成提升改造。

硬件基础提升不歇气,软件提升齐步走。按此前确定计划,从13日下午起,郑岩村将连续5天召开村民小组户长会。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开展郑岩村首届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该评选,让村民更积极参与到文明乡村建设中;强化“高岗村垃圾治理模式”推行力度,提高村民共建美丽乡村自觉性。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