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企业的生与死

梁宁在谈增长中,谈到:“企业什么情况下会死?”她提到,在《总体战》这本书中,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我觉得这个定义,非常准确。

企业的死,其实是以主导者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新创企业的失败,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呢!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新创企业为什么会失败,以及新创企业如何获得成功的问题。

众所周知,九成以上的新创企业都会半道夭折,只有不到一成,能存活下来。不妨将目光聚焦于我们熟悉的那一幕,一群怀揣梦想的人,组成了一个创业团队,仅仅因为当初的那个共同的目标便开启了一段创业之路,其中大部分创业公司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不乏能力卓越且拥有远大抱负的人;也不乏对某企业家充满崇敬之情而开启创业,向往着有朝一日也成为那样的人;更不乏大企业的优秀高管。分析这些企业之所以会失败,大抵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被成功企业或者企业家分享的成功经验所误导。

试 想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被要求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时,通常会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好的计划,可靠的战略和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没错,这些都是衡量成功可能性的指标,把它套入新创企业去的想法,也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和令人难以抗拒。但是我想说的是针对新创企业,此路不通。因为新创企业往往缺乏这样能做完美计划和战略的高手,新创企业的运营中也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企业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应该长成啥样,也不知道自己的顾客到底是谁,老的管理方式似乎无法胜任新创企业所面临的扑朔迷离的环境。所以一切妄图一旦开启创业就能拥有成熟企业那样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创业者都是固定思维,拥有这种固定思维的人过度关心当下能力,运气好企业能顺利发展倒没有问题,一旦企业遇到经营困难了,就容易灰心丧气,而新创企业大概率会遇到各种经营困难。这时如果你作为企业的主导者都失去了战斗意志,你的企业也就随之失败了。

第二个原因,部分新创企业领导者或许明白运用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干脆就撒手不管,企图回到想做就做,跟着感觉走的状态;

他们认为新创企业就不应该讲究成熟期的那些条条框框,多数人认为流程和管理枯燥无味,创业公司则需要充满活力与激情。

然而,新创企业是需要活力与激情, 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可以说这种混沌状态必须加以管理。

所以新创企业必须进行管理,不是说要求做多少严格的传统企业管理, 而是应该进行创业流程管理;创业者情绪管理。

创业流程管理。说到底是要管理企业所面对的极端不确定状况。这个管理流程具体说来是:找到目标—小范围实验—找到目标客户—接触客户—获得反馈—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敢于直面失败—坚持还是放弃的选择—开启高速增长。我把它叫做九步法则,需要注意的是这九步,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可能要经过好几个九步法则的选择与迭代,才正真找到适合开启高速增长的商业模式。

创业者情绪管理。都说创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行当。但是每个创业者偏偏像徐小平老师说的那样:“创业者不懂创业,就像初恋者不懂爱情一样,总是那么懵懂。”所以新创企业要避免主导者丧失战斗意志,就必须进行情绪管理。新创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首要目标,是要活下来,至于活的怎么样需要创业主导者保持成长性思维。只要是企业还在成长,就值得恭喜。哪怕是某个新创企业,由于某种原因,真的失败了,只要企业主导者战斗意志不倒且获得了成长,总有一天,还能整合身边的资源东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