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金馬獎最佳電影《陽光普照》是一部表面平靜,實則波濤洶湧的複雜電影。片名如溫暖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海面上,但是劇中的殘酷悲哀的現實就像一場接著一場的暴風雨,逐漸把一艘看似平穩的大船掀翻。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故事發生在臺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父親是駕校教練,母親是美髮師,大兒子阿豪乖巧懂事,小兒子阿和調皮叛逆。一家人過著平靜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阿和帶著朋友菜頭去教訓一個欺負自己的人,沒想到菜頭直接砍下了對方的手,阿和因此鋃鐺入獄。

家裡從此麻煩不斷,阿豪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跳樓自殺,父親為了守護小兒子成了殺人兇手,母親瀕臨崩潰邊緣……

是什麼讓這家庭走向了支離破碎的局面?

在我看來,劇中看似普通、溫馨的家,實際長期暗藏著一個養育危機。當危機長年累月的積壓,任何一個事件,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這個養育危機,正是父母長年累月讀不懂孩子,不能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長期生活在陽光照射不到的陰暗處。

父母把“全部的關注和過度的期待”壓在大兒子身上,而把“長期的忽視和無形的比較”壓在小兒子身上。大兒子覺得太累了太喘不過氣了,小兒子卻覺得太不公平了太委屈了。這對父母卻從來聽不到兄弟倆的心聲,從來沒有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真正的需求,只是一味地以自己的一套準則來要求孩子,最後釀成了一出悲劇。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父母缺乏讀懂孩子的眼睛,無法看見孩子內心的“破洞”

面對大兒子阿豪突如其來的跳樓,父親難以置信,那個自己引以為傲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

母親看著他的屍體,一直唸叨:“那不是阿豪,那不是阿豪”,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兒子會用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父親一直以來都堅信著駕校班的宗旨:“把握時機,掌握方向。”他把寫有這八個字的筆記本送給孩子,以示鼓勵。

他期待阿豪可以一直保持優秀。但是,父親從來沒想過,這是不是阿豪真正想要的。他自以為自己給阿豪的就是愛,就是鼓勵。

影片最讓人心酸的一幕是母親和阿豪女友在葬禮後的一次聊天。母親從女孩身上得知了阿豪的很多事情,這些事情自己從不知道,而且從未意識到。她大為震驚、徹底崩潰,彷彿從來都沒有真正認識陪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大兒子。

她看著阿豪每天出門去上課,很晚回家,以為一切很正常。女孩卻跟母親說,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去上課了。

阿豪發給女孩的最後一則短信,影影綽綽告訴了我們他走向死亡的原因,他說: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維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誰能想到阿豪這個明明是全家最明亮溫暖的人會那麼壓抑,以致絕望?

明明是朝夕相處的一家人,父母卻從來沒發現阿豪的疲憊與負擔。

阿豪擔心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男朋友、擔心不能兼顧愛情和學業,擔心考試考砸了無法給父母一個交待、擔心沒考上好學校讓爸爸唯一的希望破滅,甚至還擔心自己拖累家人......

他畢竟不是太陽,長期持續的閃耀讓他力不從心。正如他說的,他沒有地方可以躲。沒有人告訴他可以歇一歇,沒有人跟他說失敗了沒有關係。

他就像一個一直奔跑的人,而且這條長長的跑道沒有終點。

父母一直給他貼著“乖孩子”、“優秀“的標籤,讓他承受不了如此高的期待,承受不了一絲一毫的失敗可能性,他最終只能選擇殘酷的方式來解脫自己。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阿豪的弟弟阿和,則跟阿豪相反,他一直在陽光照不到的陰影下,沒有人看見、沒有人關注、沒有人誇讚。

他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光環下,他也一直都渴望被看見、被關注、擁有和哥哥一樣公平的愛。

這種強烈的不公平感,讓阿和變成了不快樂和會打架的人。

母親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阿和小時候很喜歡坐在腳踏車後座,每次都要纏著母親騎車載他兩三個小時,如果母親不答應,他晚上就鬧著不睡覺。

誰能想到,阿和只能在自行車後座,找到獨佔母親關懷的滋味,找到獨屬於自己被關注的時光。哥哥帶走了父母的太多關注,阿和沒有其他辦法去贏取父母的目光。

這樣的童年缺憾,他得花一輩子去治癒。

阿和長大成人後,他仍然懷念坐在媽媽自行車後的專屬時光。有一天他邀請媽媽到家附近走走,偷了一臺腳踏車,換媽媽坐在後座,感受他童年最幸福的時光。

其實,母親何嘗不知道阿和一直不快樂呢?只是她不懂得,這些不快樂是來自他內心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渴望,來自父母的偏愛和強烈的不公平感。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東野奎吾在《解憂雜貨鋪》裡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令人頗為觸動:“他們內心有破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洞中漸漸流失

。”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的“破洞”,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察覺和理解,想辦法去修補這些“破洞”,等到孩子內心的“破洞”越來越大,流失掉對自己的尊重,對外界的信任。孩子最後只能選擇放棄自己。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父母的高期待,遮擋孩子看見自己。


電影裡的阿豪真的是一個非常懂事溫暖的孩子,他總是事事為別人考慮,但別人卻不知道他的想法。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看到母親為弟媳產檢的事情而憂心時,他二話不說,迅速攬下這個重任,主動幫母親排憂解難。

即便是在自殺前,也是將手機裡的資料全部刪除,把房間整理得乾乾淨淨,衣服也都疊放整齊。

就算結束生命他也不願意給別人帶來麻煩。他從來沒有和父母溝通過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家人眼中,他永遠是那個不需要操心的、值得驕傲、善良優秀的孩子,就像女友說的那樣:“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忘了留點給自己。”

父母眼裡聽話的孩子,總是被高期待包圍著。這不禁讓人想起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女孩林茉莉。

林媽媽是一個盡心盡力的全職媽媽,她費盡苦心為家庭貢獻,為孩子做營養餐,操心孩子學業。

在她看來,自己是愛著孩子的,為了孩子願意犧牲一切——“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什麼都給你們好的,起早貪黑地幹活都是為了你們,為了這個家。”

但衣食無憂,成績優秀的茉莉卻一點也不快樂,她覺得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強迫茉莉學習,不讓茉莉讀中文系,即使茉莉取得了好成績,媽媽也不會表揚她,而是告誡她不要太得意。

於是每次成績略有下滑,她就會拿刀在手腕上劃一道道傷痕。她壓力很大,絕望地認為自己“可悲又沒人愛”。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阿豪和林茉莉這樣的孩子,總是想法設法地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哪怕身心俱疲,也還是要掙扎著努力。

從來沒有察覺“真實的自己“是不是願意這樣做,他們的生活從來不是為了自己,也沒有在乎自己的感受。

在他們心裡,只有“應該表現出的自己”而不是“真實的自己”。

一個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自我的人,一味遵循著父母的期待,按照父母早已設定的標籤式生活,他會慢慢失去“活著的喜悅”,甚至出現“不要做自己”的念頭。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阿豪自殺後,精神恍惚的父親在最後一段影片裡忍不住反省

:“我兒子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是因為我沒有注意到,如果當時我及時注意到,就不會……”

在父親的眼裡:

他看到孩子的懂事,看不見懂事背後的孤獨;

看到孩子的優秀,看不到優秀背後的無助;

看到孩子的善良,卻看不到善良背後的陰鬱。

父親只是把阿豪當成他的替身,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

如果父親可以把阿豪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關心他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讀懂他的內心,相信阿豪的悲劇不會發生。


記得張德芬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些父母的確可以表現出真愛的特質,但很多父母都是以愛為名,讓孩子為他們而活,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歷程。


許多悲劇的發生,歸根結底都是父母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的人生,忽視孩子的內心,看不到孩子的“呼救“,將一個有生命力的孩子無情地扼殺了。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如何才能真正讀懂孩子、接納孩子呢?

一、摒棄僵硬的標準和設定,重視孩子的感受,才是父母正確打開愛的方式。


漫畫家幾米曾說過:“當我變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樣,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讚美我原來的樣子。“


尹建莉老師曾分享過女兒圓圓小時候的一件事:

有天晚上,圓圓看電視的時候大哭不止,尹老師很吃驚,忙思考孩子哭泣的原因。

後來通過不同方式的問話、一步步的引導,終於知道孩子的想法:原來孩子放玩具的盆子是紅色的。

而電視劇裡那個媽媽離家出走,自己又餓又思念媽媽的小女孩同樣有一個紅色的盆子。孩子因此推想:家裡有那樣的盆子,是不是媽媽就會離家出走,所以她害怕得大哭。

如果尹老師當時沒有嘗試去了解孩子大哭的原因,只是單純地認為孩子任性胡鬧,進而把孩子一頓責罵,可想而知,孩子解不開的心結要花多長時間才可以解開。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影片中的父母,就長期缺乏關注孩子內心的意識,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

當阿和痴迷於自行車後座的時候,他們只想到了無理取鬧;

當阿豪頭上頂著各種學霸光環的時候,他們只想到了理所應當。

而父母這一切的表現,都展現了只接納優秀的孩子,而忽略平庸的孩子。

這種不能接受孩子真實樣子的父母,註定不會去關注孩子真實的感受,也不懂得真正地去愛孩子。

因為父母內心已經裝滿了一缸水,這缸水裝滿了期待、完美、理想等美好的設定,自然就無法容納普通、平庸、失敗這些差強人意的設定。

恰恰是這些設定、標準,讓人無法活出真實的自我,無法正視真實的自我,所以也促成了一個個波濤洶湧的漩渦,隨時都可能讓人深陷進去,無法自拔。


二、放下自以為是,擁有一雙發現孩子真實需求的眼睛


《非暴力溝通》書中說到:人無論如何做或者不做某件事都是為了滿足內在的某種需求。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心裡面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當他的需求沒有被看見、被照顧、被關心,可能就會出現生理或者是心理的症狀。

被過度關注的孩子,希望自己有一個陰影把自己遮住,在這個陰影裡,自己可以犯錯、可以失敗、可以不按要求自由行走。劇中有一句話,白天和黑夜都各一半,我們怎麼能一直呆在白天呢?

被過度忽視的孩子,希望自己有一種能量讓自己發光,在這個光芒中,自己可以被關注、被矚目、被讚揚、被愛護。

在電影裡,如果說阿豪是被高度關注、高度期待的孩子,那麼阿和就是被嚴重忽略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十分渴望家人可以看見他的存在,所以阿和才會用各種反叛、胡鬧、任意妄為的舉動提醒父母,家裡除了哥哥以外還有一個自己。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愛與父母“作對”,所有對抗的背後,其實都藏著孩子未被滿足的需求,他們只是太希望被父母看到和讀懂。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可惜父親對他的態度是讓人失望的。他在外人面前從不願意承認這個兒子的存在,對自己的駕校班學員也只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準備上醫學院。

在聽到兒子入獄的消息,他甚至說出希望阿和可以被關到老關到死。阿和的需求至始至終都沒有被父親看見。

發現孩子的需求真的很難嗎?

杜江和嗯哼一起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嗯哼不願意上交自己的玩具汽車,大哭大鬧,一開始也不願意參加遊戲,只是在旁邊看著別人玩。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爸爸杜江並沒有責罵他,因為他知道孩子哭鬧和不配合的背後,可能是對新環境的害怕,對遊戲規則的陌生。

所以他給了嗯哼充分的時間去觀察、去熟悉,而不是強迫兒子加入其中。

所以有的時候,看見孩子的需求並不難,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最後,劇中最讓人震撼的是阿豪說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在阿豪的理解裡,司馬光打破水缸並不是為了救小孩。真正的故事是這樣的:司馬光跟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後來所有的小孩子都找到了,可是司馬光一直堅持還有一個小孩沒有被找到。於是,小朋友們就跟他一起去找那個“還沒有被找到的小孩”。

他們走了好久,終於看見一個水缸。司馬光高高舉起石頭,把水缸打破了。令人意外的是,水缸裡面沒有水。水缸的深處,蜷縮著一個孩子,那就是司馬光他自己。

這就是每個人心中住著的小孩,也就是孩子內在的自我,代表了真實的需求,真實的模樣。

因此,愛孩子的父母們,請接納孩子真實的自我,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傾聽孩子的聲音,讀懂孩子的內心。請不要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完成大人沒有完成的使命和要求;請不要把自己的標準和設定強加到孩子身上,畢竟他們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啊!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在陽光下自由、快樂地共同成長!


《陽光普照》:父母不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再多的愛也是徒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