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得“古怪、陌生”,你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流浪地球》中劉啟說:對於劉培強,我從不承認他是一位父親,也不認同他是一個兒子。這兩個角色的責任義務他都沒有承擔和履行。我四歲以後他對我的成長有什麼作用?我和他之間除了血緣關係,其他的方面對彼此的瞭解基本等於零。

自從劉啟的母親去世,劉啟就跟著他姥爺生活,爸爸劉培強去太空服役17年。人們都認為他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但是他的親生兒子卻說:我恨他。

孩子變得“古怪、陌生”,你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為什麼兒子和父親之間有這麼大的隔閡呢?

在劉培強不在身邊的17年裡,劉啟小時候只能看他的照片,他們直接的溝通和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所有兒子需要父親的場合他都不在, 他們之間的隔閡就是從缺乏溝通和陪伴開始的。

親子關係是孩子降臨世間所建立的第一個人際關係,要想培養好親情,你需要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一道橋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溝通和交流。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父母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16世紀,法國有一位元帥叫德.蒙呂克,他的兒子是一位真正的人,但是嚴肅的元帥與兒子之間卻缺乏溝通。

直到兒子不幸死去後,德.蒙呂克元帥才痛心地說:“我有很多遺憾,其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我覺得從沒與兒子有過內心的交流。父親的威嚴是我永遠失去體會和了解兒子心意的機會,失去向他表示自己對他深沉愛的機會。這個可憐的哈子在我臉上看到的只是皺緊的眉頭和充滿輕蔑的表情,我心裡對他懷著的這種異常的感情,還要留著讓誰去發現呢?”

每個孩子都有溝通交流的需要。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他響亮的哭聲在向世界和父母宣告他的到來,他需要你去安撫和擁抱他。他需要聽到父母溫柔的呼喚。

學說話的孩子需要父母和他不停的對話,他的語言能力才能提高。

再長大一些,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他特別渴望和父母交流,尤其是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他們希望父母多和她交流。

孩子變得“古怪、陌生”,你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期中考試快到了,張老師整天忙著備課,寫教案,下班回家還在網上給學生輔導課後作業。


有一天,張老師正在電腦上磨課,女兒突然走過來說:“媽媽,你怎麼每天都這麼忙啊?”張老師說:“我們馬上要考試了,我得抓緊時間給學生再鞏固鞏固啊!你趕緊去邊上玩,別打擾我。”


“媽媽,我是你的女兒嗎?”


張老師很錯愕:“女兒,你為什麼這麼說媽媽啊?”


“媽媽,你每天下班回家總是忙自己的事情,除了吃飯說幾句話,其他時候都不理我,問你什麼你就總是說等一會,我好想當你的學生,讓你也這麼關心我。”


張老師聽完孩子的話,非常自責,立馬放下手上的工作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這段時間太忙了,忽略你了,你和我說說,考完試就放假了,你有什麼計劃嗎?”


女兒摟著媽媽開心的聊起來。

錯誤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更討厭你

溝通是瞭解孩子內心想法的最佳方式,但是有些家長卻總是用“命令、指揮、責罵和批評”的溝通方式,雖然這種方式短時間可以立竿見影,但是這是很消極的溝通方式,如果家長長期用這種方式和孩子說話,孩子往往會關閉自己的心扉,甚至會對父母產生敵意。


孩子變得“古怪、陌生”,你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1. 孩子需要被賞識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這個故事中校長對男孩“用賞識”的方法來教育,他發現了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了孩子內在動力,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並單純的責罵效果更好。

孩子會從家長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語言和熱烈的鼓勵中得到肯定,他的自信心會變得更強。

2.孩子需要聆聽

英國一個著名的明星,美女英格麗.褒曼,又一次跟丘吉爾還有蕭伯納一起參加一個晚宴,因為她是非常著名的電影明星,而且非常漂亮,就被安排在兩位英國最有智慧的兩個男人中間,左邊坐著丘吉爾,右邊坐著蕭伯納。


然後第二天媒體採訪她,詢問這位大美女他們最感興趣的問題:“請問你昨天,跟英國最有智慧的兩個男人坐在一起,你的感覺如何?他們兩個人比較起來,誰更有智慧一點?”


英格麗.褒曼的回答也很有智慧,她說:“丘吉爾跟我聊天的時候,讓我覺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男人。當我跟蕭伯納聊天的時候,他讓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


所以丘吉爾的智慧在於說,蕭伯納的智慧在於聽。

如何說,孩子才願意聽;如何聽,孩子才願意說。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人很受歡迎,那就是他們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無論對方是誰,他們都會耐心,仔細的聽對方說話,而說話這個人也會覺得受到了尊重和重視。同樣,對於你的孩子,你想讓他喜歡你,聽你的,你首先要學會聽他說。

說,是分享和交流,不是指責和批評。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你居高臨下的教導和打壓。

聽,是用心來聽到對方講的話,和他心裡的話,去感知他的情緒和感受,是認可和接納。而不是當成耳旁風,他說他的,你做你的。


孩子變得“古怪、陌生”,你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3.孩子需要被尊重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頭疼問題:我家孩子啥事都不和我說,還總是關起門來,也不知道他整天干些啥,比陌生人還不如。

小文最近總是對媽媽愛答不理的,要是媽媽問多了就說不知道,要不就是自己關起門來,甚至是反鎖,這個媽媽眼裡的乖乖女,變成了現在的“叛逆小孩”,讓媽媽很傷心。


其實在小文心裡何嘗不是很難受,自從她上初中之後,和同學打電話聊天,交什麼朋友,去哪裡玩,必須和媽媽仔細的說清楚,而且還發現她媽媽翻看她的日記本。


因為和鄰居男同學走得比較近,經常出去玩,她就被媽媽說了很多次,不讓她在和男同學走得那麼近,也限制了她自由玩耍的時間。


雖然多次對媽媽表示不滿,但是媽媽不但不聽,還去老師那裡告狀和打探她在學校裡的表現,她感到很煩惱,索性不理媽媽了,啥都不告訴她。

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很多時候,是我們大人的自以為是,總覺得家長就是權威,就是聖旨,拿著“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還多”這句老話來堵孩子的嘴,不讓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做法和想法,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和你已經沒有溝通交流的必要。

他除了不和你交流內心,還會對你關閉心門,等你想要去靠近他的時候,才發現,你已經失去了在他內心的信任度和權威感。

要想真正的瞭解孩子,讓孩子喜歡你,做你心目中的“好孩子”。

請家長:放下權威和批評,抽出時間去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去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用積極正面的語言和賞識的眼光去看你的孩子,你會發現,在你眼裡那個調皮不懂事,不聽話的孩子,他們有真正可愛和純真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