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有人知的滇军“法械师”

1937年8月,国民党中央军云集淞沪抗日战场,因不少部队战前不同程度接受了德国顾问的训练,加上引人注目地戴着德国M35钢盔,今天很多军事迷喜欢称之为”德械师”。鲜为人知的是,当时还有一支地方军队颇具特色,他们头顶法式亚德里安钢盔,装备比利时、法国等欧洲国家制造的先进武器,这就是来自云南边隆的滇军“法械师”。

龙云控制云南

龙云,字志舟,1884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县的一户彝族人家,彝名纳吉乌梯。1912年5月,龙云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后逐渐成为唐继尧的亲信干部。1927年2月,龙云与胡若愚等几位镇守使联手发动政变,推翻了唐继尧对云南14年的统治。然而,兵变仅仅过去4个月,胡若愚等人又与龙云兵戎相见。云南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情形可见一斑。因为官兵吸食烟土者较多,当时的滇军有“三杆枪”之称,即步枪、烟枪、水烟筒。

南京政府的统治基础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鞭长莫及之下只好择优录取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第13路军总指挥。胡若愚心中不服,组织“靖滇军”相抗衡,直到1929年冬天,兵败逃往上海,云南的乱局这才有所改观。中原大战期间,滇军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发兵进攻广西,去时15个团,回来只剩下压缩后的6个团。龙云借机提出“废师改旅”的整军方案,意图加强控制军队,直接指挥到团。此举引起卢汉为首的几位师长强烈不满。他们于1931年3月10日以”清君侧“为名起事“倒龙”。龙云表现镇定,借口回昭通扫藤,离开旋涡中心昆明,静观事态发展。卢汉等人的“壮举”得不到南京支持,省垣谣言四起,物价飞涨,只好央求龙云返回昆明收拾残局。

在蒋介石看来,龙云既无问中原之心,也缺乏相应力量,只要政治上能够依附靠拢,暂时维持半独立状态亦无伤大雅。所以,上世纪30年代,龙云与南京政府的关系事实上是若即若离的。1935年薛岳率部追剿红军入滇,虽然与龙云称兄道弟,但龙云始终坚持中央军不得进入昆明市区。1931年起,龙云多管齐下,对云南省实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效果,朱德1938年写信给龙云时就曾说“近年来,云南在吾兄领导下已有不少进步”。

鲜有人知的滇军“法械师”

滇军的新式装备

巩固在云南的领导地位后,龙云锐意整军经武,滇军无论人事、编制、训练、补充,完全独立自主。截至1936年底,滇军共编成6个步兵旅、5个直属团、3个直属大队、4个独立营,合计约3.6万人。另有各县常备部队21个保安营,约万余人。有了相当数量的军队,当然还要充实武器装备,1931年秋冬,龙云与驻滇法国领事商洽,通过在香港的法国贸易商龙东公司,陆续从比利时、法国购入大量轻重武器,这些装备有效提升了云南军事力量的现代化。

滇军采用的制式步枪是比造FN1924/30式,FN是比利时国家火器生产公司的英文简称,与美国的勃朗宁武器公司建有良好合作关系。这种步枪的构造与一般的毛瑟枪没有大的差别,最早来到中国是1924年10月,当时的广州商团私自外购武器,与孙中山的军政府发生冲突,后来有部分枪械落入革命军手中。抗战时期使用比利时造步枪的中国军队不单单是滇军,有数据显示,仅1935年至1939年,从香港运入的FN930式就多达15.4万支,其中2万多支为广东、广西订购,少量来自宋哲元的订单,大宗买家毫无疑问是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

轻机枪主要有两种:比利时造勃朗宁Mle930式、法国造哈奇开斯1922式。滇军的勃朗宁其实是FN公司生产的自动步枪(BAR)外贸型,因其重达9公斤,后坐力又大,身材相对矮小的国人一般拿它当轻机枪使用,鲜有归入自动步枪的文献记录。法造哈奇开斯1922式轻机枪的口碑很一般,1926年落选法国陆军招标,只好打开对外销路。适逢南京政府整军备战,武器缺口很大,于是大量进口哈奇开斯,至全面抗战爆发前总数超过2600挺。此外,滇军亦少量使用捷克ZB-26轻机枪。

法造哈奇开斯1914年式,被视为世界上第一种可靠的气冷式重机枪。作为制式装备,它在法国陆军中一直服役至1945年。根据法国外交部的记录显示,云南于1935年和1937年分两次购入132挺,足以满足一支规模不大的内陆省份的地方武装。比起同一时期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24式马克沁重机枪,哈奇开斯并无优越性可言,只要能保证供水和供弹,水冷式机枪持续射击能力一定完胜气冷式。云南的这支新式军队,当时还十分罕见地装备了一种“特重机枪”——哈奇开斯1930式13.2毫米高射机枪,既可以打击空中目标又能实现水平射击,这款“特重机枪”显得非同一般,尤其是双管型更具威力。

迫击炮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唯一可以量产的“重型武器”,口径大多是82毫米,滇军外购的法造布朗1927/31式迫击炮为81毫米,精度甚高,是现代迫击炮的鼻祖。宋子文的税警总团大约在1932年少量装备,曾经用于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红军的作战。1938年1月,蒋介石致电孔祥熙要他设法通过香港购置500门布朗德迫击炮,每门配炮弹2000发,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后来是否成功购入就不得而知了。

浩浩荡荡出云南

1937年7月,阎锡山、李宗仁、刘湘、马鸿逵等地方实力派纷纷表态,拥护南京抗战主张。龙云亦不例外,答应先出一个军,另一个军“要看战争的情况再定”。9月初,由滇军原有的6个步兵旅、5个直属团、3个直属大队等混合编成的第60军正式成立,军长卢汉。该军下辖第182师、第183师和第184师,师长分别是安恩溥、高荫槐和张冲。据安恩溥回忆,当时第182师包括官佐、士兵、民夫在内总共11736人,编制为2旅4团制,与一般中国军队并无不同。但考察滇军的团级单位,颇具特色,其中特重机枪队和护旗排是一大亮点,下面以第182师第539旅第107团为例:官佐、士兵合计2480名,全团有战斗营3个,每个营有3个战斗连和1个机枪连,战斗连装备哈奇开斯或克式轻机枪6挺、比造步枪63支,机枪连装备哈奇开斯重机枪6挺。此外,团还有迫击炮连1个,装备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4门;有特重机枪队1个,装备哈奇开斯13.2毫米高射机枪2挺,有护旗排1个,装备比造步枪28支、勃朗宁或哈奇开斯轻机枪2挺。另外,还有通信排、防毒排各一个。

部队编成后,龙云请示蒋介石“法造布朗德迫击炮及哈奇开斯特重机枪甚为犀利,唯子弹数目不多,如果中央能够补充,即令携带,否则还是作罢,免得累赘”。蒋介石急盼滇军出师,虽然并无多少13.2毫米子弹库存,仍然爽快同意补助弹药。1937年10月5日是农历重阳节,第60军在昆明南郊巫家坝举行隆重的誓师出征大会,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送。根据《云南日报》报道,当日下午1时分,进行阅兵礼,龙云坐骑居中,卢汉和各师长随后,龙绳祖(龙云次子)亲率骑兵护卫,“每至一兵营之前,但见旗影横斜,刀光如电”。阅兵结束进入分列式环节,记者笔下文字难掩兴奋之情:“每一兵团,均配以最新式器械,而士兵精神,又极饱满,一排复排由将台下蒙灰而过,间隔合适步伐整齐,不愧为训练有素之部队也。”

经40多天的徒步行军,滇军抵达湖南常德待命。11月底,蒋介石力主固守南京,电令第60军兼程驰进,赴南京增援。龙云极表支持,指示卢汉“力除苟安心理,遇有机可乘时,不惜牺牲,图立大功”,由于运输力量不足,第60军未及参战,南京已经失守。龙云请求各部集中一地以便统一指挥,军委会先是同意滇军集结武汉,旋即又令移驻孝感、花园、武胜关一带整训。出于鼓舞民心士气,蒋介石示意第60军高调移防,整齐的队伍走过武昌主要街道,从江汉码头轮渡,又顺着汉口繁华闹市绕行一周,大有炫耀武威之意。

不久,军政部拨给第60军汽车20余辆、毛瑟手枪800支、子弹10余万发,还将撤退到武汉的苏州博爱医院编为后方医院,专门负责收容滇军伤病官兵。恰好云南后方又送来3个补充团,卢汉分别编入军部、师部的工兵、辎重、通信等直属单位。安恩溥后来回忆说:“这个时期,蒋介石、陈诚对我们滇军相当重视,认为是一支生力军,增发了一些经费和器材,军长、师长先后调去武昌珞珈山受训,听过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讲话。“值得一提的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为滇军创作了一首《60军军歌》,经过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教授传唱,受到广大将士普遍欢迎。

鲜有人知的滇军“法械师”

苦战鲁南禹王山

1938年4月,第五战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重庆统帅部决定调集重兵保卫徐州。19日,第60军奉命增援鲁南战场,龙云鼓励卢汉:“此次大会战不独国际观瞻所系,且我国之生死存亡亦在此举。务须转饬所属特别努力为盼。”李宗仁命令第60军占领台儿庄东南面运河北面阵地,归左翼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22日,第183师先头一部率先赶到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一线,突然与兰陵镇南下的日军第10师团长支队不期而遇,尹国华营长立即率队奋勇抵抗,全营官兵500余人先后壮烈殉国,仅一名士兵生还。傍晚时分,第542旅旅长陈钟书指挥所部突入敌阵,不幸头部中弹负伤倒地,但仍大喊:“冲锋!前进!"当晚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两天激战下来,卢汉意识到鲁南地形平坦适合敌人机械化部队展开,滇军平时的教育和技术明显落后,电请长官部提供炮兵支援。龙云获悉子弟兵伤亡惨重,丝毫没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一再电令前方“猛力奋斗,摧顽敌之胆”。对付日军的空中优势和装甲力量,滇军的哈奇开斯高射机枪作用明显,既能防空,迫使敌机不敢低飞,又能降低高度充当反坦克武器。可惜132毫米子弹太少,上级反复强调节省使用,官兵们打得很不解气。

考虑到禹王山俯瞰第60军防守阵地,卢汉提出第184师全面接防,孙连仲请示李宗仁,同意该师一个团留守台儿庄,主力转移禹王山阵地。结果日军先到一步,张冲师长立即布置反攻,从各营连挑选敢死队,一举攻克制高点。此后,双方围绕禹王山展开激烈争夺,形成犬牙交错的阵势,滇军的哈奇开斯轻、重机枪和布朗德迫击炮弹药充足,成为杀敌利器。一次,日军偷袭第542旅第1086团阵地,摸黑占领了一处掩蔽部,旅长万保邦不知虚实,调来一个步兵连支援。拂晓后,杨洪元团长看得清楚日军占领的掩蔽部距离迫击炮连阵地不过70多米,于是严令该连协助步兵歼灭突入之敌。精通迫击炮技术的罗谦连长使出看家本领,第一次齐射,4门布朗德稍微打远了一点,第二次齐射,不偏不倚,正中掩蔽部顶盖步兵乘势冲了上去。后来从尸体数看,其实日军不过一个小队。龙云十分关心鲁南战事,询问“日军用兵有无惊人之点及特长之处”,卢汉据实报告:“当面之敌装备较我完整,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轻式器虽与我军不相上下,然训练有素,技术优良,故作战能力较优于我”。

滇军苦战台儿庄、禹王山一线,蒋介石连电嘉奖卢汉:“贵部英勇奋斗,嘉慰良深。查敌之苦困缺乏,较我尤甚,盼鼓舞所部,继续努力,压倒倭寇,以示国威。”5月中旬,死伤过半的第60军获准移防后撤,徐州会战也因日军渐渐完成合围而落下帷幕,李宗仁指定孙连仲负责断后,滇军守卫徐州城垣,掩护大军转移。卢汉对此有不同意见:“现在鲁南的大部队都自动撤完,已再无掩护的必要。如要固守徐州,统帅部是否已做好反攻部署?有无其他部队协助?要守多久时间?“孙连仲不置可否,只好回答说:局势已经这样,你们第60军也随大部队之后一并撤退吧。

6月初,滇军成功突围,转道豫南到达鄂北黄陂休整,清点人数尚存官兵伙夫18494人,武器装备除了留守后方的山炮营、工兵营、辎重营不计外,尚有步枪2758支、轻机枪302挺、重机枪66挺、高射机枪12挺、迫击炮24门。龙云复电卢汉,婉言提出批评:“损失如此之巨,诚属惊人。未经溃败而武器遗弃如是之多,亦属万料所不及。各级人员管理公物殊欠认真于此可见。须知国弱民穷筹措维艰,以后尚希有所改善。”龙云的痛惜完全可以理解,外购武器本身困难重重,比利时、法国被德国打败后,勃朗宁、哈奇开斯、布朗德更是一件也没运来,那时的抗战艰苦万分。

鲜有人知的滇军“法械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