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保險尚未覆蓋下沉市場期間,互聯網公司發起的網絡互助模式有效的填補了這一缺口,美團等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線上場景,對於人群的觸達優勢將成為社會保障的一大助力,網絡互助則是這一助力的最新探索形式。
這種探索客觀上滿足了部分特定群體的保障需求,成為國家醫保體系和商業保險之外的第三支力量,也是中國大病保障的有益補充。
2020年初突然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可貴,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重要性。
4月24日,第三方平臺美團互助公示了首個互助案例,來自河南省的90後小夥兒小侯成為首位受助者,超千萬會員共同參與此次互助幫扶,每位分攤會員的分攤金額為1分錢。作為首個公示案例,美團互助決定此次分攤費用將由平臺承擔,無需會員承擔。4月27日,小侯已經收到了首筆互助金。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9年6月28日上線以來,短短10個月時間,已有2919萬人成為美團互助會員。美團互助公示首個受助案例意味著,這一平臺的互助保障機制開始發揮效力,這無論對平臺自身還是互聯網互助行業都是一個重大事件。
過去幾年,國內互聯網互助行業風起雲湧,出現了大量大病互助平臺,而美團、今日頭條、螞蟻金服、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的加入,更讓大病互助模式更快的在下沉市場普及和滲透,成為工薪人群大病保障的第三支力量。
大病互助平臺走紅下沉市場
大病互助最顯著的特點和優勢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作為這一保障模式背後的網絡互助平臺,其本質上履行的是商業保險的使命,但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中國商業保險覆蓋嚴重不足。
在全球範圍內,相互保險佔據的保險市場份額超過25%,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更高。例如,日本相互保險市場份額約39%。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相互保險市場份額更是超過45%,但中國目前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可以忽略不計,2016年6月,保監會首次批准了信美相互保險、眾惠相互保險和匯友建產相互保險3家機構。
中國與美國保險業人均繳費水平比較
據Allianz Research發佈的研究報告,按人均保費計算,我國2018年人均保費約295歐元,全球平均水平為614歐元,美國。英國和法國等都超過3000歐元,是中國的10倍。
具體到健康險方面,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我國健康險人均保費不到400元,美國2015年健康險人均保費就已經達到2萬元人民幣,大約是中國的50倍。
除了國家間的整體差距外,中國商業保險的普及率和覆蓋率還存在非常大的地區差異。具體而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人均保費水平雖然仍不及美歐等發達國家,但早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不過,在工薪階層的“下沉市場”,大約5-6億人口對商業保險依然很陌生。在縣城和廣大農村地區,國家醫保體系依然是人們患病後的主要依靠。
這也是為什麼,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家醫保體系要對個人治療費用全額報銷的原因。據國家醫保局披露,新冠肺炎人均治療費超1.7萬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超15萬元。對於很多保障不足的“下沉市場”人群來說,這筆治療費用會讓一個家庭陷入破產。
保監會主席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7000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佔比最高。一些家庭“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而大病保險是解決因病致貧、返貧的有效途徑。
從實踐來看,網絡互助平臺在下沉市場更受歡迎是有原因的。
相對於程序繁瑣和嚴苛的商業保險,網絡互助平臺加入門檻低,負擔費用少。美團互助、螞蟻金服的相互寶為代表的平臺都是在APP上申請加入,只要滿足一定的年齡要求即可加入,不需要體檢,也不需要事先繳納任何費用。而一旦得大病,會員可以獲得幾十萬元的保障,這對於低收入人群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認為,網絡互助作為創新普惠產品,為三四線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群體提供風險保障,補位商業保險並有助於促進前者的發展;此外,網絡互助機制管理靈活,開放性強,與金融科技、健康管理等具有較強的融合創新能力。
周延禮表示:“目前,以美團互助為代表的網絡互助模式,在為老百姓提供醫療風險保障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有利於促進多層次醫療體系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美團“給付+分攤“模式迴歸醫療救助本質
根據公開信息,美團互助成立於2019年6月28日,截止目前,美團互助大約有2919萬名會員。美團2019年年報顯示,其活躍用戶約4.5億,是僅次於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之外的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背靠數億活躍用戶以及豐富的線下場景,美團互助的用戶規模未來達到5000萬、甚至億級以上並不是很難。
根據美團互助加入條款,會員渡過等待期後患病,可以發起互助申請,提交互助要求的申請材料。美團或美團委託的調查評估機構將對案件進行調查審核,根據審核結果出具初步審核意見。
在互助方式上,美團互助採用“定額+報銷”的互助方式,患病成員單次可申領最高35萬元互助金。其中,“定額”互助金為單次最高互助金的20%,且一次性支付給患病會員。後續患病會員根據實際醫療費用,以“報銷”方式申領互助金,既保證了患病會員醫療救助的可持續性,又降低分攤會員的平均分擔成本。
美團互助會員根據實際患病分攤成本,在單次案例中,每位分攤會員單次案件單筆分攤上限為0.1元。參與分攤會員人數越多,分攤金額會越低。
以美團首個互助案例小侯為例,2020年3月5日,30歲的河南小夥兒小侯檢查出惡性腫瘤,隨後在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接受了手術。根據規則,4月24日至26日為公示期,目前公示期間結束並無異議,小侯已經在4月27日拿到“定額”互助金。
美團互助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搭建一個透明、高效、嚴謹的互助平臺,為患病會員提供金額充足的互助保障,同時也合理分攤每一分錢,保障每一分錢都真正用在患病會員的疾病治療上。同時,建立公示制度、信息審核評估制度、監督舉報制度,保障美團互助平臺運營透明、案例真實。”
網絡互助仍需進一步規範
目前,包括美團互助、螞蟻金服互助寶等網絡大病互助產品已經匯聚了下沉市場的數億用戶,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並開始發揮積極的保障作用。但我們也應意識到,網絡互助是中國保險行業普及水平較低和互聯網科技較為發達的特殊情境下的產物。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大病互助平臺是中國當下監管環境和經濟發展階段的過渡性產品,而絕非最終產品。
網絡互助平臺不屬於保險範疇,當前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也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不同平臺的運營模式、收費標準、保障範圍及審核標準都不相同,個別平臺也出現了惡性競爭或騙賠事件,這些都影響到網絡互助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亟待行業或監管部門出臺有效的措施。
未來,伴隨著美團互助為代表的網絡互助平臺運作日漸成熟和規範,網絡互助平臺是否有機會轉正,成為正式的相互保險機構,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