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这几天的娱乐的大瓜#周扬青##罗志祥#

,大家吃了吗?

说实话,这原本是别人的私事,这瓜我原本不想吃的!但是随着朋友圈不断更新事态发展,忍不住看了,结果很不是滋味,因此想说几句自己心里话。

虽然算不上罗志祥的铁粉、老粉,但至少曾经喜欢过他的作品。可新闻一出,瞬间觉得其虚情假意,作品也让人觉得所索然无味了。俗话说"爱屋及乌",反之"恨屋及乌"也是情不自禁的。

我明知这便是传说中的"晕轮效应",可就如那句话说的,道理都懂但依然过不好生活。如果我真能只将眼光放在艺人的作品上,而忽视其人品那该多好,可是我做不到,看到这人我就条件反射的联系到我所知的那些事情,如今这是闹的人尽皆知我又岂能忽略?为了尽量避免类似情况,因此极少关注艺人八卦的原因,因为怕自己逃不掉"晕轮效率"的手掌心,而失去欣赏许多作品的机会。

如果这事情仅仅停留在周将事情曝光,罗简单回应上,决不至于到忍不住想说心里话的地步,真正让我忍不住的是有些网友们的奇葩回应及逻辑。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周的长文中情感真挚,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同时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篇简单的叙事文,看不出有故意渲染的趋势。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看完周的长文已经大跌眼镜,可是看完罗的回应,真的是火冒三丈,头冒青烟。

因为当我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周的位置,被男友以这样的方式劈腿,以这样的方式结束9年的感情,而回应中我感受不到对方的真诚,满满的敷衍了事,似乎在说"对,我又犯错了!"请问这是什么道歉?

随后又安慰自己,或许他们已经私下联系了,别的细节不便多说。于是内心慢慢平静。

可为何内心再起波澜,全靠那些奇葩逻辑及回应。

1、 你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我们先来看看疑似周小号霸气回应网友。回应干净利落,看得真是爽!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奇葩网友说周喜欢当弱智博取同情!说周就该好聚好散??我就想问,这样的弱者你愿不愿意当呢?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被谈了九年的男/女友以道德败坏、丧失底线的方式劈腿你愿不愿意好聚好散?

更何况若罗没有做这些事,周又何来的当弱者博取同情呢?当自己被劈腿,被失恋,难道还不能发声?请别颠倒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做善事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发声交代事实,怎么就不是好聚好散?

周的发声至少能让那些即将被伤害或已经被伤害的女孩明了真相。周的做法,有功无过,至于罗的损失,那因在他自己,怪得了谁呢?

2、感情这件事,请及时止损!

①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周在长文中明明白白写着,罗不是第一次劈腿。我真想问,世人都说"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可你为什么不听?

除了周,身边也有人遭遇过类似狗血之事,男的再三保证但却一犯再犯。你可知?当你选择原谅他,其实也是在给他再次犯错的机会,强化他犯错的欲望。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说"人的行为不是自由选择的,而是环境影响与人所积累的经验与结果。"而所谓的环境及个人积累就是指强化。类似于学生帮老师擦黑板后得到表扬,往后其擦黑板的欲望会增加,其中老师的表扬便起到了强化孩子擦黑板行为的作用。而在出轨事件中,当过错方被轻易原谅,这一结果其实在告知他犯错的代价不大(至少在可承受范围),因此下次可再犯。

所以类似事件中受害者同时也是强化者,要做好对方再犯的准备。

②碗里的就是不香吗?

作恶在先,凭什么劝别人善良?

蝴蝶姐姐发文道歉,有种不打自招的感觉。

一夫一妻制早已实行,对于插足者、出轨者的惩罚也从不会少。可是为什么总有人明知故犯?

有人说"这是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别有事没事查手机"?有人说"我天生喜欢新鲜感,所以忍不住尝尝别人碗里的东西?"

你们的锅男人不背,手机不背,新鲜感也不背!

别忘了是人渣出的轨,不是所有男人!新鲜感人人有之,有的人用于科技研发,贡献国家、造福社会、发家致富,可怎么到你这就变味了?所以问题在于自身!

所以一不不做人渣,二遇到人渣及时走人。

3、如何从失恋中走出来?

心理学家曾提出:哀伤五阶段理论,失恋后的我们大致会经历拒绝,愤怒,交涉,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大致表现为:

"他/她只是一时不快,我们并不是真的分手。"—— 拒绝

"背信弃义,道德败坏"—— 愤怒

"倘若当初好好珍惜就好了"—— 交涉

"世界可还有真爱,我还能相信爱情吗?没有了爱情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抑郁

"我现在可以冷静对待分手这件事情了。"—— 接受

由此可见,失恋后我们绝大多数人会经历失恋创伤,而失恋创伤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心灵疗愈的过程。每个人经历的五个阶段排序会有所不同,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间不同,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是一个过程,痛苦终将会过去,春天总会来临。而了解自己的所处的阶段将有助于你的情绪稳定、有效减少你的莽撞行事,加快你心灵疗愈的脚步。

如何了解或确定自己所处的阶段呢?一是你可以根据五个阶段的含义,结合自己的情绪特征那个做判断,这个需要比较高的自我反省能力;二是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找专业人士帮助的过程中,请注意对方的学习培训经历,尽量选择那些科班出身、又有一定资质的人士。

作者:明明,大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爱生活爱心理学!

#罗志祥出轨##情感事务所##心理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